清徐秧歌簡介
“ 秧歌”清徐當地亦稱“扭秧歌”,是徐溝東門外 關村人杜慶堂、胡小惠二人從關東(即東北三省)引 進徐溝東關村的一種民間文藝形式。清徐秧歌歷史淵源
在民國初期,杜慶堂、胡小惠走關東做買賣時,他 們對東北的大秧歌民間藝術特別喜愛,便產生了把東北 “大秧歌”帶回老家的念頭。時逢年節,他們回老家過年 時便自籌資金,購置服裝道具和樂器,組織本村喜愛鬧 紅火的人,一起排練扭秧歌。
杜慶堂、胡小惠在引進東北大秧歌時,他們不是原 樣照搬,而是在大秧歌的基礎上,結合當地民眾的喜好進行了改進。第一是將原先大秧歌的東北小打扮服裝, 改制成有山西晉中農村生活氣息的服裝打扮;第二是將 原來統一的女式服裝和女子扮相秧歌隊,改成有男有女, 有老有少,有丑角的多樣化扮相的人組成;第三是將原 來雙手舞扇道具,改制成白天雙手握大紅花,夜晚演出 雙手舞荷花蠟燭燈道具。他們倆這樣改進東北大秧歌, 使這項民間文藝變得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氣息, 這樣富有表現力的多樣化人物,故事內容,奇異的道具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
清徐秧歌特色
大秧歌隊伍的人員不限,多者二三十人,少者十多 人都可以。表演者服飾扮相有年青姑娘,中年婦女、青 年相公、長鬍須的老者多個和一個丑角扮相的牛角角老 太婆和小頑童,這兩個人舞得道具是農家搗穀物的棒錘, 此二人在表演隊中,可以踩著鼓點嬉耍著自由扭捏,不 受秧歌隊形的限制,這樣給秧歌隊增添了熱鬧嬉戲的氣 氛。
徐溝東關村的大秧歌,在秧歌表演時,伴奏的鑼鼓, 專門製作8人抬的鼓架,敲鼓人站在鼓架上敲鼓。抬鼓人 與敲鼓人穿戴著古典服飾,一邊敲著鼓點,一邊扭著秧 歌鼓點歡快地進行表演。
清徐秧歌發展
扭秧歌的最盛行時期是1948年清徐解放和建國初期, 每逢節日必扭,中國小生、機關幹部、各單位都有秧歌 隊上街。臉上搽些紅、畫畫眉、腰裡拴一條紅綢子為腰 帶,套在兩手手指上,扭起來,彩綢飛舞、身子翻飛。 工人隊伍則穿工作服、戴勞動布帽、脖子上纏白毛巾, 有腰系紅綢子的,有兩手舞動鐮刀斧頭的。1948年秋, 晉中軍區文工團來清徐城表演以後,很快普及起來。 1976年秋粉碎“四人幫”後,清徐街頭再度出現扭秧歌 慶賀的熱潮。
隊形的編排
一是一字長蛇形,二是雙行並列行的 編排。表演形式有一字形,單雙排交叉形、面對面、走 圓場、扭八字、雙開門、十字隊形等。
舞步:邁左腿甩右臂,邁右腿甩左臂,前行兩步, 後退兩步的舞步表演。扭秧歌的舞步是踩著鼓點扭,快 慢結合,表演到激情豪放時,鼓點敲的快,扭得舞步也 快;優雅表演時,鼓點放慢,舞步也放慢。
音樂伴奏
只用鼓和鑔。
節拍的快慢,隨表演情緒的變化而變化快慢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