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口
清口原為泗水入淮之口,在今淮陰北,元修成京杭運河後成為黃、淮、運平交匯合處。
簡介
清口,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開成中運河後,不再由黃河行運,運河自北而南僅在清口處與黃、淮交叉,有幾里的共同河道(見圖)。清代清口為治黃、淮,通運的重點。明潘季馴、清靳輔治黃,採用以洪澤湖蓄淮河清水抵禦黃河倒灌,並引淮水自清口暢流,以清水沖刷黃淮合流後黃河的淤沙。淮水自清口暢流,則淮水可治;又可沖刷黃淤,則黃河下游順流。運河過清口,既怕黃河溜急,更怕它淤堵南北運河口。由於水勢南流,南運河口(裏運河口)的防治更重要。防治原則是避開黃水,引淮河清水入裏運河,既為淮水找一出路,又不致淤堵運道。關鍵還是淮河清水能否順利流出,用以刷黃、濟運。清代建了大量工程,目的是:使南北運河口儘量接近,少走黃河;南運河口能防黃水侵入,引淮水進入;還要防黃河倒灌洪澤湖,淤塞淮水。工程及措施包括一些挑黃、御黃、逼黃河遠離洪澤湖口的建築物;許多引淮水外出的引河和堤壩;約束清水入運,加大流速沖黃的建築物和管理的辦法。但這些工程及措施僅能延緩黃河的淤堵,到乾隆以後清口處黃河終於淤高,南灌南運河口,西淤湖口,淮水不能出,運河口不能開。嘉慶以後,西建御黃壩隔斷黃河和洪澤湖。道光時,在南運河口修建臨時性河塘(類似現代船閘),用“灌塘濟運”法通航。北運河口情況稍好,也曾一度採用灌塘濟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