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學術筆記叢刊

也沒有收入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以致後人對他們的著作有些已尋覓不易,更談不上利用他們的學術成果了。 根據初步調查,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撰有學術筆記,而整個清代的學術筆記至少有500餘種。 出版界深知學術筆記的學術價值,但長年來,由於種種原因,僅出版為數不多的清人學術筆記。

內容介紹

在中國古代的學術研究中,清代的學術研究在許多領域達到了最高峰。乾隆朝編《四庫全書》是一項功垂千秋的工程。但是,根據規定凡參加者本人的著作是不能收入的。那時參與纂修的一大批學問家,莊存與、戴震、紀昀、邵晉涵、王念孫等,都是乾、嘉之學的佼佼者,而他們的著作一種也沒有收入到《四庫全書》中去。也沒有收入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以致後人對他們的著作有些已尋覓不易,更談不上利用他們的學術成果了。
根據初步調查,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撰有學術筆記,而整個清代的學術筆記至少有500餘種。按照其內容,清人學術筆記大致可分為經史匯釋、群書集校、雜考瑣議三類。由於作者不必太拘泥於文體,也不需只爭朝夕地趕製出來,既可與同仁討論商榷,又可以孤芳自賞,可在一定程度上避開文網的迫害,所以清代的學術筆記就迅速地發展起來,成為清代學術最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
出版界深知學術筆記的學術價值,但長年來,由於種種原因,僅出版為數不多的清人學術筆記。因此它也是一座亟待開挖的內容非常豐富的寶藏。
今學苑出版社特聘請華東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徐德明、吳平教授主持編輯。本叢書,共收錄清代筆記240餘種,基本上可囊括清代學術筆記之精華,其中絕大部分未見影刊出版。每種筆記前撰寫提要一篇,以提要釣玄、考鏡源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