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志魯在任三年,政平事簡,應邑人之請,乃開館修志,並親自主持纂修,由本縣儒學教諭、訓導參訂,歷時十月書成,後又經知府、巡撫加以鑑定。本志因兩舊志合訂而續成之,其中訂偽者十之三,補缺者十之七,重編體例,較前數志完備。
書凡十六卷首一卷,首有河南巡撫湖序,歸德知府趙璦序、知縣李志魯序,凡例二十一條,順、康舊序七篇,目錄,修志姓氏,圖五幅。目錄為:卷首聖制,卷一輿地誌,卷二建置志,卷三、四職官志,卷五賦役志,卷六學校志,卷七祠祀志,卷八選舉志,卷九至十一人物誌,卷十二至十六藝文志。各門又分細目若干,總計六十四目。
本書以鋼統目,較舊志諸目平列為系統清晰,便於觀覽。其內容亦較舊志充實有據,如:製圖精細工整。沿革一地理、建置、古蹟諸國,不考深稽,不明者存疑,均多見功力。柘為平原,無山川,舊志多不重視。此志認為:“柘蕞爾耳 之奇,山無岞崿之奇,水無灝瀚之大,所云山川, 徒虛語也。然部嶁亦山之支也,溝渠赤水之餘也”。於本境崗巒詳述其形狀、土質、形成及其風景、古蹟等,給人以清晰生動的印象,如臨其境。河渠目是本志修得最好部分,亦是歷次志書中最完備的。其云:“河於豫為要由寧城而南人於渦,由毫而抵荊出口者二,所謂河之三道也。皆瀦於拓而浸於宋。故拓亟望治焉”。後列自金、元、明以迄清,黃河決口泛濫,危及本縣的史實,並歷年開浚老黃江,惠濟河、文風校盛。另收錄明朱睦槽《平寇記》一篇,記嘉靖辛丑間本縣師尚詔、壬邦用起義事,完整翔實,很有價值。
其物產目過於簡略。如謂“黍多種”、“眉豆三種”、“李、杏、桃亦多種”,如此籠統,令人遺憾。
此書見《八千卷樓書目》著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