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明仙館

簡介

淨明仙館,位於湖南省岳陽市湘陰縣城郊,為明代萬曆年間公元15世紀所建,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觀內塑有呂祖、關帝、城隍爺、張天師、文昌帝君神位等,可供四鄉信仰者朝拜。

淨明仙館淨明仙館

張天師:道教門派之一的“正一道”龍虎宗各代傳人的稱謂。“正一道”(即“天師道”)由張陵(張道陵)創立,後世稱張陵為“(祖)天師”,其子張衡為“嗣師”,其孫張魯為“系師”,曰“三師”(“三張”)。其傳人為其子孫世襲,後皆稱為“天師”,因此張姓即被稱為“張天師”。從元世祖忽必烈開始,官方上正式承認“天師”的稱號,在《制》文中稱張宗演為“嗣漢三十六代天師”。
淨明仙館淨明仙館

文昌:原是天上六星之總稱,即文昌宮。一說在北斗魁前,一說在北斗之左。六星各有星名,稱上將、次將、貴相、司命、司中、司祿等。文昌封為帝君,並且又稱梓潼帝君,當是元仁宗時之事。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年)封梓潼神為"輔元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梓潼神與文昌神合為一神。《明史》的《禮志》稱,"梓潼帝君,姓張,名亞子,居蜀七曲山,仕晉戰歿,人為立廟祀之"。張亞子即蜀人張育,東晉寧康二年(374年)自稱蜀王,起義抗擊前秦苻堅時戰死。後人為紀念張育,即於梓潼郡七曲山建祠,尊奉其為雷澤龍王。後張育祠與同山之梓潼神亞子祠合稱,張育即傳稱張亞子。唐玄宗入蜀時,途經七曲山,有感於張亞子英烈,遂追封其為左丞相,並重加祭祀。唐僖宗避亂入蜀時,經七曲山又親祀梓潼神,封張亞子為濟順王,並親解佩劍獻神。宋朝帝王多有敕封,如宋真宗封亞子為英顯武烈王,宋光宗時封為忠文仁武孝德聖烈王,宋理宗時封為神文聖武孝德忠仁王。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年)敕封張亞子為輔元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於是梓潼神張亞子遂被稱為文昌帝君。
淨明仙館淨明仙館

流派如今道教的兩大派別分別是南方正一道和北方全真道正一道是宋、元朝形成的道教宗派,全稱作“正一盟威之道”。元以後為上清派,靈寶派和天師道等的總稱。宋嘉熙三年(1239),宋理宗命第三十五代張天師張可大提舉三山(龍虎山、茅山、閣皂山)符籙兼御前諸宮觀教門公事,主領龍翔宮,賜號“觀妙先生”。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授三十八代張天師張與材“正一教主,主領三山符籙”,為正一道形成的標誌。 明初,官方承認的道教只有全真、正一兩派。天師派以外的符籙諸派,包括神霄派、清微派、天心派、東華派、淨明道、太一道等,皆被視為正一派的分支。正一道奉張天師為首領,以《正一經》(今已散佚)為主要經典,道術以畫符念咒為主,正一道士一般娶妻生子,不必出家。正一派道士等不分住觀與散居,戴莊子巾。正一道祖庭——龍虎山嗣漢天師府。
淨明仙館淨明仙館
淨明仙館淨明仙館

全真道也稱全真教,是中國道教的一個重要派別,於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期間由王重陽於陝西終南山所創。此外,張伯端一系(主要是白玉蟾)所創立的內丹修煉為主的教派後來也被劃分在全真道,稱為南宗,而王重陽這支則稱為北宗。 全真道的教義總體來說,繼承了鍾離權、呂洞賓的內丹思想。此外,提倡三教合一,三教平等,認為儒道釋的核心都是“道”。以《道德經》、《般若心經》、《孝經》作為信徒必讀經典。其宗教實踐的原則是“苦己利人”、“利人利己”。而且實行出家制度,道士不可婚娶。(正一道者,多不出家,還世襲尊位。全真道南宗人士也不提倡出家。)。全真派道士滿發,戴混元巾。 
淨明仙館淨明仙館淨明仙館淨明仙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