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群分布
淡水石斑魚體型為紡錘型,口上位。其軀幹兩側各有8條黑紋,垂直黑條紋中央有較黑的色素塊。胸鰭淡黃色,腹鰭、背鰭、臀鰭皆具有黑色條紋,尾鰭黑色條紋與身體垂直。除黑白條紋外,成魚體表略帶黃色,體色隨外界水環境及生殖期間起適應性變化。繁殖時,雄魚體色較黑,雌魚體色較淡,並帶有黃色,腹鰭胸位,尾鰭圓尾型,具生殖突。幼魚眼眶為紅色,成魚眼眶為銀黃色。鱗片為圓鱗,較大。側線鱗斷續。鱗式為:背鰭(D)XVIII-12,臀鰭(A)VII-10,腹鰭(V)I-5,胸鰭(P)4。
分類學
淡水石斑魚為熱帶魚類,淡水中生長,也可在鹽度為10‰以下海水中生長。其適溫範圍在25-30℃間,當水溫下降至20℃時,攝食明顯減少,水溫下降至15℃時身體失去平衡,故冬季期間池水會降至15℃以下的地區不太適合養殖此種魚類。越冬期間水溫保持在19℃以上為好。淡水石斑魚為底層魚類,耐低氧,抗病力強,在養殖過程中很少發生魚病,可與羅非魚、鯽魚混養,以清除羅非魚、鯽魚池塘中小魚苗,達到優質高效的目的。
食性
淡水石斑魚為偏肉食性,魚苗階段,肉食性的特性相當強烈,主要以浮遊動物為主,個體相差懸殊的魚苗會互相殘殺,故養殖時要注意分級分塘管理。繁殖後的小苗要及時拉出,以免被親魚吞食。從魚苗開始馴食,會攝食人工配合飼料,可用浮水性鱧科魚類飼料投餵。
生長
淡水石斑魚剛孵化的仔魚全長為0.58-0.6厘米,群集在池底不停地運動,在水溫26-28℃間,孵化後第6天卵黃囊消失,仔魚游至中上水層,不再群集在池底,卵黃消失後的魚苗,可投餵輪蟲、枝角類等小型浮遊動物,稍大後可投餵水蚯蚓,然後再以團狀的鰻飼料馴餌,經過1個月的培育,體長達10厘米左右即可下塘養成。在台灣地區,夏季期間放養體長約10厘米的魚苗下塘,經過6-8個月的養殖即可達到500克。其最大體重可達1200克。我院名優水產養殖實驗基地1999年6月24日引進體長約10厘米魚苗進行養殖試驗,1999年12月24日測定,最大個體為375克,平均體重216克;在生長速度上,雄魚的生長速度顯著大於雌魚,在混養方式上,混養量少(20尾/畝)的生長速度顯著大於混養量多(150尾/畝);經測定,混養量少的體重平均315克,混養量多的體重平均為175克,相差近1倍。
繁殖
淡水石斑魚一冬齡就可產卵。產卵習性與羅非魚一樣會在池塘底部挖許多產卵的巢穴。產卵一般在下午,產卵後主要由雌魚守衛受精卵。雄魚也會協同守衛,但隨著胚胎髮育,守衛行為愈來愈弱。卵為橢圓形,卵色呈黃暗綠色,不透明,粘性卵,卵分散排列在池底上,很少有重疊現象。體重140克的雌魚每次產卵約為3000-4000粒,在水溫26-29℃下受精卵經48小時可孵化出仔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