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高簡介
淅川縣第一高級中學是南陽市8年示範高中之一,坐落於淅川縣西城區,占地150畝,教學班46個,學生3800人,教職工212人,其中特級教師2名,中學高級教師37人,中學一級教師65人。
淅川一高歷史悠久,是一座具有百年歷史的老校。新一屆校領導班子確立了“考名牌,當名師,創名校”的辦學指導思想,學校整體辦學質量得到快速發展:2002年,137名學生被清華、北大、人大、浙大、復旦、北師大、中國政法大學等名牌高校錄取,1010名學生被各類高校錄取;2003年,143名學生跨進清華、人大、浙大等名牌高校,1058名學生被各類高校錄取;2004年,縣一高高考再創輝煌,600分以上高分88人,同比增加53人,本科線以上首次突破600人大關,達到606人,同比增加113人,省專線以上1213人,同比增加155人。連續三年高考均有學生被清華、北大等名牌大學錄取。
初步形成淅川一高名師群。近兩年獲得市級以上優質課50餘人次,其中國家級優質課一等獎1人,全校承擔各組研究課題16個,其中國家級課題3個,近兩年來全校共發表教育教學論文120餘篇,其中獲得國家級獎勵近20篇。
學校辦學層次得到提升。校園實現了美化、亮化和綠化,被上級有關部門授予花園式學校。2003年被命名為市示範性高中,被市教體局授予“教育教學先進單位”,被省教育廳命名為“河南省規範化管理學校”,2004年縣一高黨總支被縣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辦學質量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
學校管理
淅川縣第一高級中學的機構,是隨著縣一高規模的不斷擴大而不斷發展完善起來的,隨著縣一高管理的逐漸科學規範,機構也隨著增多,分工也越來越細,最早只有教務處,總務處;後來又有了政教處,辦公室,團委,工會;現在,淅川縣一高下設的各種機構有11個之多,有辦公室、督查室、教務處、教科處、政教處、後勤處、綜治辦、團委、工會、圖書館、服務中心。另外,隨著學校學生的增多,每個年級學生以達1000多人,學校在1997年設立年級段,設級段長一名,統一管理本年級的工作。教師分教研組辦公,設教研組長,大組還設有副組長,並且各年級同學科4名教師以上的還設備課組。
學校各單位
一、教務處
教務處,原來稱教導處,是縣高中最早設立的部門之一,我校從100年前成立到淅川解放時都有教導處,不過受時代的影響,學校管理方式和培養人才的目標和現在有很大不同。隨著淅川的解放,學校迎來了新生,1949年8月,在原來華國中學的基礎上,淅川中學成立了,學校的第一任教導主任是夏豹文,到1951年由金銳宇擔任,副主任是習海燕擔任,58年到62年教導主任由魏家訓擔任,王本慶任副主任,62年以後,由王本慶負責主持教導處工作。
從解放後到66年這一時期,教務處的工作有了嶄新內容,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對學校的發展作出了的很大貢獻,那時,教學模式很多是學習蘇聯的,教學理論大多也是照搬蘇聯模式。當時,學校沒有政教處,教導處既負責教學管理,也負責學生們的政治思想工作,又受國家形勢的影響,要求學生參與很多社會活動,如參與下鄉鍛鍊,深入農村宣傳,上街進行政治宣傳,大搞勤工儉學等,這些,嚴重的影響了教學,有時受國家各種運動的影響,甚至學校工作嚴重偏離教學這箇中心,例如,1957年整風反右期間,我校大批教師被打成右派;再如,大躍進時期,學校回響號召,全體師生都參與大煉鋼鐵;再如,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學校為了生產自救,師生紛紛墾荒種菜。這些時間,教學工作被放置一邊,更談不上教學管理。直到1961年,中央提出“調整、鞏固、充實和提高”的八字方針後,學校教學工作才逐步恢復正常。
隨著學校規模的擴大和時代發展,教務處的業務工作越來越多,分工也要求越來越細,所以教務處的工作人員也有原來的只有一個教導主任到現在的十多人。隨著科研興校的提出,1998年又在教務處的基礎上分出一個獨立的部門——教科處。教務處就具體負責學校的教學、招生、考試等工作。現任教務主任楊長滿,副主任三名:李西牛、程天海、周劍。其他工作人員12名:劉建濤、王海珍、陳秀雲、周士民、金永紅、周俊傑、馬銳、梁國志、賈建菊、成建麗、李歐、劉文榮。
教務處工作職責以下內容:
1、協助校長制訂並實施教學工作計畫,檢查總結學校教學工作,審查教研組工作計畫和備課組教學進度安排。
2、掌握教師貫徹執行教學大綱和教學計畫的情況,指導常規教學落實。
3、指導並檢查教研組說課活動落實情況。
4、通過組織聽課、檢查學生作業、組織學生問卷調查等形式,分析教師教情、學生學情,幫助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5、主持教研組長會議,布置工作,總結交流教學經驗。
6、做好教學考核、考績評估工作,組織實施校內各種考試的監考、評卷、成績統計等工作。
8、協助校長制訂年度高考目標,並督促高三段落實。幫助級段劃分學生培優補差的若干個層次,落實培優補差工作目標,組織上好培優課,對補差情況督導檢查。
9、管理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組織實驗員和學科教師上好實驗課。
10、管理圖書館、閱覽室,保證師生正常借閱圖書。
11、管理印刷室、保證按規定印發教學材料,不濫印濫發。
13、對教師上課、輔導、教研活動上崗情況考核,填報教師工作量補貼發放表冊。
14、協助校長錄取一年以新生,學生學籍管理。
15、組織會考、高招報名、考試、填報志願、成績公布和錄取知書發放等工作。
16、訂教材和試卷。訂上級教研部門編髮的教學輔助用書。
二、教科處
教科處是現代教學理念的產物,為了適應科研興校的時代要求,淅川縣第一高中於1999年8月正式設立教科處,專門負責學校的教科研工作,第一任教科主任由楊長滿擔任。2002年至今,由石建峰任教科主任,許軍華、曹新來、塗正偉任教科副主任。現另有其他工作人員兩名:申炳釗、李軍亭。
教科處工作職責
1、制訂學校教科研工作規劃及學期教科研工作方案。
2、協助校長選配教研組長,審定教研組工作計畫和教師的教學教研計畫,認真督導檢查執行情況,組織召開教研組長會議,安排教學教研工作。
3、負責學校教改、科研課題研究及論文評定工作。
4、組織教研活動,做好督查落實工作。深入教學第一線,研究解決教學中的有關問題,並提出積極的改進意見。
5、做好教師業務培訓和青年教師培養工作。
6、負責學校教師資格認定和職評工作。
7、組織進行教師校內外公開課教學競賽和學生學科競賽活動。
8、組織進行教師教案、聽課記錄、教研記錄等常規教學檢查。
9、負責教師業務考核,在教師評先、評優中當好校長參謀。
10、負責學校教師備課資料和學生輔助教材征訂管理工作。
11、組織本校教師外出聽課、教研及做好兄弟學校聽課來訪接待工作。
12、主管學校電教工作,負責檢查指導多媒體教室,微機室、電子備課室和主控室工作。
13、負責學校心理諮詢工作。
教科處的成立標誌著我校教育科研工作的開始,開了南陽市高中教育科研工作的先河。教科處成立以後,作出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努力改革教學思想,改革學習方式,改革教學模式,同時充分運用現代化手段促進課堂教學改革步伐,學校建立了教師計算機和多媒體教學培訓制度,並通過開展課件製作競賽、多媒體教學競賽等活動,在校內掀起了學用多媒體的熱潮。目前,我校教師能夠充分運用計算機技術、電化教學技術等現代化手段組織教育教學工作,教職工計算機輔助教學普及率達96%,我校參加的南陽市首屆課體製作競賽的16位教師,12位獲得一、二等獎,4位獲得三等獎,教學手段現代化,使學校的課堂教學成為一池春水,煥發出巨大的生機與活力。
通過組織教師學習教育理論材料、觀看教改錄像課,開展評課、說課競賽,評選優質教案、優秀論文,組織教師進行課題攻關等多種形式,增強教師的教育理論素養。幾年來,學校先後組織說課競賽20餘次、教學觀摩課100餘次,觀看錄像課300多場,有力地促進了我校教師由經驗型向科研型、教書型向學者型的轉變。4年來,我校先後完成《改革課堂教學,探索數學素質教育》、《高中寫作科學化訓練》、《利用學案導學培養自學能力》等三項省級“九五”課題和四項縣級“九五”課題,目前我校承擔《班主任工作研究》、《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研究》、《關於高中生研究性學習的探索》、《高中語文及數學學科資源庫建設研究》等四項市級“十五”課題、《聯繫實際的數學問題的解題策略》、《運用外語立體化教學原理,改進大班英語教學》、《多媒體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及教學模式》等三項省級“十五”課題和《創新寫作教學研究與實驗》一項國家級“十五”課題,學校因此被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命名為“十五”重點科研課題創新寫作教學研究與實驗的“實驗學校”;我校教師參與編寫的論著共32部,出版的專著有8部,撰寫的教科研論文在市級以上報紙、刊物上發表的共41篇,獲市以上獎的論文86篇。同時我校參加優質課競賽的教師先後有41人次獲市級以上獎勵,並形成了由李金山、李建敏、楊長滿、王根拴、石建峰、王書光等51人組成的具有國、省、市級影響力的學科骨幹隊伍和名師群體,為學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和學校實現新飛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政教處
(一)政教處的現狀介紹
縣高中學生的管理和思想工作主要依靠政教處來完成,縣高中的政教處也是隨著時代發展從無到有的,從開始的一個成員發展到今天32人的大部門,管理也由粗放到精細,目前,政教處設主任一位,由姚銀秀同志擔任;三個副主任,由劉德文、侯陽明、侯林平擔任。其他工作人員還有全新紅、孟慶軻、楊青彬、王海強、靳明成等28人,他們分別負責教學區和學生公寓的學生管理。
(二)政教處的沿革。
在政教處誕生之前,學生工作歸教務處管理。隨著學校規模的擴大,學生管理工作任務的加大,學校於1991年成立政教處,主管學生工作。第一任政教主任是連光傑,1993年到1995年期間李金山做副主任,從1998年至今,姚銀秀任政教處主任,到1999年又增設副主任,由張道富、陳仁光、馬漢有擔任,熊成海主抓保衛工作,歸政教處管。2001年以後,副主任由劉德文、侯陽明、侯林平擔任。政教處成立以後,學生管理制度才逐步完善起來,學生管理也逐步走向規範化,制度化。
(三)政教處的工作職責。
1、在校長領導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對全校學生德育工作實施組織和管理,落實《中學生守則》及《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實現《中學德育大綱》中的德育目標。
2、與各級段長一起做好各級段班主任的選聘工作。
3、制定每學期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計畫,並指導班主任訂好班主任工作計畫。
4、定期召開班主任工作會議(一般每兩周一次),組織班主任學習上級方針政策和教育理論;通報、分析、研究學生思想動態;交流思想政治工作的先進經驗;指導班主任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5、指導班主任開好主題班會、周日班會,與校團委攜手開好周一例會。
6、組織班主任做好家訪工作;有計畫、有目的、有準備地開好家長會議;採用“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讓學生了解社會。做到“學校教育、親職教育、社會教育”三者緊密結合,形成立體教育網路。
7、做好班級、班主任工作的考核記載,並做好優秀班集體、優秀班主任評選工作。
8、組織班主任及有關部門,做好班委會及學生會幹部的選配工作;指導班委會幹部積極參與學校管理;做好優秀學生幹部、三好學生的評選工作。
9、組織新生軍訓;安排學生適當參加勞動鍛鍊、文體活動和科技活動等;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富有意義的課外活動。
10、抓好學生學習紀律、就寢紀律、開會紀律、活動紀律等,及時排查、處理學生矛盾糾紛。
11、教育學生養成自覺愛護公物的良好習慣,指導學生妥善保管個人、集體財物,具有一定的財物安全和人身安全的自保意識。
12、及時發現生活困難、品學兼優學生,給有關助困項目提供依據。
13、做好學校學期德育總結工作,指導班主任做好班級工作總結及學生操行評語和畢業生結業鑑定工作。
四、辦公室
學校辦公室是隨著教育形勢的發展和辦學規模的擴大,在1989年11月才設立的,當時的辦公室主要負責學校的對外接待、上傳下達和文秘工作,第一任主任由李建民同志擔任,下屬只有一個通訊員魏軍成。
1995年辦公室領導換屆,第二任主任由姚鐵盈同志擔任,此時辦公室的主要職責是代表學校負責學校的對外接待、上傳下達,對內外發布有關學校通知、布告、公告等;協助校長組織安排學校行政辦公會和工作會,作好記錄;和文秘工作。這時辦公室除了一個通訊員外,還增加一個服務員。
1999年學校辦公室第二次換屆,第三任辦公室主任由王根拴同志擔任至今。文秘工作由侯新華同志負責,2000年開始由李建鵬同志負責文秘工作,2001設副主任,由李建鵬擔任,2003年開始副主任由侯新華同志擔任至今。
目前,辦公室共有成員17名,校長助理一名,由姚鐵盈擔任,主要職責是協助李建民副校長做好辦公室工作,協助連光傑副書記做好黨務工作。辦公室設主任一名,由王根栓同志擔任,負責辦公室全面工作;副主任一名;由侯新華同志擔任,協助辦公室主任工作,主要負責宣傳、文秘、組織有關會議等工作。文秘一名,鄭奇玉。辦公室另外還負責管理檔案室、收發室、廣播室、會議室。檔案員:李玉蘭;收發員 :高大玲;廣播室由石桂花、余桂鳳負責。其他職員還有張剛、張雲英、侯林耀、陳曙、賈志浩、韋海嬌、分別負責打字、印刷、服務等工作;司機兩名:李宏彬、魏紅陽;另有清潔工三名。
辦公室的主要職責
1、代表學校負責對外接待、上傳下達工作;了解情況,蒐集材料,為學校決策管理出謀劃策。
2、組織和擬訂有關學校的工作計畫及規章制度,以學校名義發布有關行政事項的通知、布告、公告等。
3、協助校長組織安排學校行政辦公會和工作會,作好記錄。
4、協調各處室科段的關係,及時向校領導提供有關信息、情況、協調各部門辦理的綜合性工作。
5、做好學校行政公文、信函的收發處理,及時做好行政公文的分類、整理。
6、保管好印章,熱情服務全校教職工,做好處理各種關係、手續工作。
7、管理好所轄收發、檔案、文印等工作。
8、加強本室工作人員管理,團結協作,聽從校領導分配。
9、完成校領導交給的其它臨時工作。
五、後勤處
後勤處工作的主要任務是為教學工作提供後勤保障,為師生生活提供優質服務。隨著學校規模的擴大和時代的要求,學校的後勤處由最初的一個總務人員,發展到今天的包括後勤主任在內的24名職工,工作越來越多,分工也越來越細。1950年到1959年,學校總務由劉延武擔任,會計馬中孚;1959年到文革學校解散前,由張子久任總務,黨繼章為會計;學校1975年恢復上課以後到1989年這一段時間,梁子定任學校總務兼會計,先後擔任過出納的有,靳義興、李金聚,郭明德;1989年後到2002年,後勤主任由孫天龍擔任,會計是溫運亭,先後任過出納的有王宇、杜丙哲,雷海紅;1986年後,後勤設保管崗位,陳桂菊、周向順、劉懷萍先後任保管。現在,後勤處設主任一名,由王首高同志擔任;副主任兼會計一名,由陳成華同志擔任;出納一名,由胡嘵臣同志擔任。其他工作人員還有陳仁廣、雷海紅、杜炳哲、劉懷平、張艷麗、陳景、孫天龍、臘乃常、賈喜才、魏保群、李富定、周國民、楊國顯、魏軍成、羅鐵林、全天才等22人,他們主要負責學校的水電、維修等後勤保障工作。
後勤處工作職責
1、協助校長制訂並實施總務工作計畫和學校建設的長、短期規劃。
2、後勤工作的主要任務是為教學工作提供物質保障,為師生生活提供優質服務;主要職責是管好用好學校的錢,管好用好學校的物,搞好教學用品的採購和供應,服務教學,服務師生生活。
3、管好財務,組織好學校經費的預算、決算和學費的收交工作,定期向領導匯報資金收、支及財產購置情況,開源節流,嚴格執行財務制度,嚴格執行“一支筆”審批制度,合理使用經費。
4、負責抓好校產管理,師生保險,教師醫療管理及教職工的生活福利工作,並做好實驗儀器、圖書及體育器材的購置,探索和完善在封閉管理模式下的後勤服務經驗。
5、搞好校容、校貌的規劃及建設,美化校園環境,做好校院無雜物。
6、管好學校水電,確保及時供電、供水;安全用電,節約用電、用水;及時維修供電線路,確保排水、排污渠道暢通,下水道污濁氣味外溢。及時抄寫用電、用水戶的水電度數,按時收交水費、電費。
7、認真搞好校建工作。大的基建項目必須公開招標,及時辦理有關基建審批手續,配合質量監理部門加強對建設工程的質量監督,確保萬無一失。把好工程造價關,公開招標,公開競爭,較大項目必須提交審計部門進行審計決策。
8、修舊利廢,減少開支。及時維修、安裝教室、寢室門窗、玻璃桌凳等。要合理支配時間,不得影響教學秩序。
9、每年進行一次固定資產和庫存材料的清查盤點,建立財產登記卡,定期與使用部門或個人核對。
10、寒暑假期間,認真組織工人搞好各種設備及財產的維修、安裝及整理,及時添置、更新教學、辦公及生活設備。
11、加強對後勤人員的思想教育,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愛校如家,做到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對撤離職守,因失職造成工作失誤的人員予以公開批評或減津貼獎金,或視其情節和影響予以行政處分。
財務工作
1、貫徹執行國家財經政策,嚴格財會紀律,秉公守法,認真搞好學校財務工作。
2、協助領導編制本單位預算,做好決算,定期向領導匯報資金執行情況。賬目數據準確,情況真實,上報及時。
3、嚴格執行財務制度,嚴格執行“一支筆”審批制度,否則一律拒絕報銷。4、妥善保管會計憑證、賬簿、報表等檔案資料,保守財經機密。
5、出納要做好現金收付日記帳,做到日清月結,帳庫相符。
6、把好開支關,現金借支,非經校長同意不得支付。
7、定期清理並催繳學雜費和其它費用,嚴禁各科室、級段收取現金設立小金庫,按財務制度辦理現金收付手續。
8、做好每月工資的造冊及發放工作。
9、開源節流,節約開支,有鋼用在刀刃上,確保教育教育工作正常進行。
10、每學年向學校職代會匯報一次財務的決算、預算執行情況,配合學校工作的財務審查小組,每學期對財務賬目進行審查,並將審查情況及時向職代會報告。
11、完成校長交給的各項臨時性工作。
六、其他科室
(一)督查室
學校督查室2002年8月設立,主任由金玉朝同志擔任,副主任許軍華,2003年8月副主任由辛路擔任。督查室在常務副校長領導下開展工作;負責檢查落實學校各種計畫、制度落實情況;督查處室(段)、教研組職責範圍內工作落實情況;審查把關學校各種獎勵補貼情況;負責全體教職工的考勤情況;
完成學校交辦的各項臨時工作。
(二)綜治辦
學校從1904年成立以後,由於學校規模很小,也沒有象樣的校舍,大門都沒有,也就沒有專門的保衛部門,這種狀況一直延續到建國後的80年代,隨著學校規模的擴大,安全穩定倍受重視,學校在1989年才成立了保衛科,原來保衛科只有保衛幹事一名成員,綜治辦即綜合治理辦公室,綜治辦在學校工作中越來越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綜治辦的工作人員(包括聘用人員)已擴大到12名 ,主任由張道富擔任,其他工作人員還有侯濤、李春閣等11人,他們的主要工作是負責學校門衛值班和學校夜晚的治安巡邏,擔負著保衛學校財產安全的重任。綜治辦職責如下:
1、堅守崗位,盡職盡責,創造性地搞好學校安全保衛工作。
2、嚴禁閒散人員到校內鬧事,維護學校正常教學秩序。
3、負責處理校內一般民事案件。
4、積極協助公安機關偵破發生在校內發生的案件。
5、負責校內流動人口的暫住登記,落實炊管人員及校外施工人員出入辦證登記工作。
6、如遇突發事件,首當其中,配合學校領導積極做好善後工作。
7、經常檢查指導校內各部門的安全防範工作,發現問題,協調有關部門及時整改。
8、及時向校領導及公安部門匯報工作,反映情況。
9、積極完成學校安排的其它臨時工作。
10、對門衛人員加強管理和培訓,使每一個工作人員恪盡職守,做好本職工作,維護學校的(大局穩定)安全與形象。
11、主動完成本部門的工作計畫與總結。並負責學校綜合治理工作的有關具體事宜。
(三)老幹部科
隨著學校離退休教師的增多,學校於2002年8月年設立了老幹部科,專門從事老幹部工作。老幹部科長由熊成海同志擔任。老幹部科成立以來,在學校黨總支和校工會的領導下,為老幹部們做了許多實實在在的工作,例如:支援經濟困難老人,照顧生病幹部,為他們組織老幹部門球比賽,帶領老幹部外出觀光旅遊,召開老幹部養老保健茶話會等,努力作到關心老幹部,幫助老幹部,力圖把溫暖送到老幹部的心坎上,使他們安度晚年。
第二節 管理制度
學校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一個學校是否能步入科學化管理的重要標誌,淅川一高的管理制度是在學校的發展過程中逐步完善和健全起來,特別是近幾年,隨著學校規模的迅速擴大,分工越來越細,客觀上要求有一套完善的制度來規範管理,再加上近幾屆學校領導班子的努力,縣一高的制度化建設發展很快,目前,淅川一高基本上建立了一套比較完善的制度體系,為學校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建國以前,由於戰亂頻仍,學校常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學校的管理極為簡單,只有一些要求學生的基本規章制度,其他方面都沒有什麼規章制度可言,教師只是憑著崇高的責任感為學生傳授知識,再加上沒有什麼固定的教科書,教學管理就無從制定。
建國以後到文化大革命前,學校面貌渙然一新,教師們的工作積極性大大提高,但那時學校規模依然很小,一般一個年級只有一兩個教學班,全校也就十幾名教師,又屬於財政全供單位,學校也沒有自己校舍建造的情況,教師們也沒有什麼工作補貼,學校基本不須考慮後勤管理,後勤處只設一個總務人員,負責發放教學用品;教師們也沒有自己的房屋,吃、住、辦公都在學校分給的一間住室里,上班考勤管理也就無從談起,教師的管理基本是通過每周一次全體教師例會進行的,基本沒有什麼專門的規章制度。學生管理也只有一張全國統一的中學生守則,在機構上只有團委、教導處對學生進行管理,沒有更具體的紀律要求。這種狀況一直延續的七十年代後期。
文化大革命期間,學校受整個國家形勢的影響,左傾主義思想嚴重,許多時候,教學工作已經偏離了正確的軌道,學生們上山下鄉,接受勞動改造,教學管理走上了歧途,甚至在1969年元月到1974年期間,學校被迫宣布解散。
在我國恢復高考制度以後,淅川縣高中才重新煥發了生機,學校的管理也逐步走上正規,各項管理制度才逐步出台,目前,學校已經有了一套比較完善的管理制度,學校也逐步走上了規範化管理的道路。
現在,縣一高的教師管理制度對教師的上班考勤、備課上課、監考改卷、補貼獎勵、評模晉職都有明確的規定,基本上做到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在教學環節上,學校頒布了《教學常規要求》、《課堂教學綜合評價細則》、《學生評教提綱》等一系列規範教學行為的規章制度,每學年每學期開始,學校教學工作計畫都對常規教學管理進一步提出要求。常規教學要求一個“實”字,必須一堂一堂地、一天一天地、一周一周地、一期一期地、堅持不懈地、踏踏實實地對“備、講、輔、批、考、評、補”諸環節落實到位,落實到教學大綱的要求上,落實到考試大綱的要求上。教學態度上要求:正、嚴、情、實。師德方面提倡“正”字。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注意塑造自己的形象,在學生心目中豎起一個大大的“正”字,堂堂正正做人,規規矩矩修身,把“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作為自己從事教學工作的座右銘。治教治學上貫穿“嚴”字。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從嚴要求自己,從嚴要求學生,從進教室的第一秒鐘,到離開教室的最後一秒鐘,都必須規範有序、科學嚴謹,決不亂說一句話,決不亂寫一個字。“教不嚴,師之惰”,必須杜絕教學的隨意性,根除自由主義教學。嚴師出高徒,嚴格要求出精品。教書育人上強調“情”字。要以飽滿的精神、真摯而強烈的感情走進學生的心靈深處,以良好的情緒和飽滿的教學熱情對學生的感知、記憶、想像、思維等認知活動產生影響,以發自內心的純真和富有感染力的情感,在課堂上形成直接的師生情感交流,創造出輕鬆的言語交際環境。要做到上課精神抖擻、笑容滿面,舉手投足穩健大方、氣質高雅,語言表達抑揚頓挫、生動活潑。工作效率上突出“實”字。教學工作來不得一絲半點虛假。上課時,必須用準確無誤的語言傳授實實在在的知識,輔導時,將學生作業中出現的錯誤切切實實地指出來加以糾正,通過查漏補缺,將學生的基礎知識夯得扎紮實實。教學過程中要求:精、活、新、高。精,精益求精,要貫穿於教學工作的全過程。一是要精心備課、精心組織課堂。教師必須在課前依據學生的具體情況,確定出課堂教學的重點,難點和教學目標,將教學目的轉化為具體而又易於操作的學習目標。在此基礎上,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結構、教學信息反饋等方面精心設計,精心準備。二是要做到講課內容少而精,課堂語言靈活精煉,課堂作業精練精評。要爭取把每一堂課都上成精品。活,一是教學方活靈活,“教無定法教必有法”,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最為合適的教學方法,高質量地完成教與學的知識傳授過程。二是課堂氣氛要活躍,教學要做到師生互動,要隨時調節課堂氣氛,要善於運用樂觀向上的情緒影響和感染學生,調動學生的積極情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一個充滿生機活力的學習氛圍,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與學的效率。新,課堂結構要創新,教材處理要出新,講課方法要更新,要讓學生的學習經常有新鮮感。在組織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更新自己的觀念,不斷學習全新的教學理念,不斷為自己樹立創新的目標。高,一是目標教學起點要高,要學會利用現代教學手段來增強教學過程的科學性,進而提高教學效果。二是課堂標準及品位要高,比如授課要用規範的語言,板書要寫規範的文字等。三是教學過程要有高潮,一堂高質量的課應當是高潮迭起,精彩不斷。
在教學評價上,學校有專門的教學評價制度,特別是《淅川縣第一高級中學高考獎勵方案》《淅川縣第一高級中學教師職稱評定量化積分方案》兩個檔案,學校每年都要根據形勢討論修改,最後經學校教職工代表大會討論通過,然後實施,這兩個制度集中體現了打破大鍋飯,按勞分配,按成績成果評先評優拿獎金的原則,極大的調動廣大教職工的積極性,推動了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對學生的管理學校也有一套完善的規章制度,學校先後制定了《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縣高中考試管理規定》《學生借閱書籍制度》《學生實驗守則》《寢室管理若干規定》等等,這些制度對學生的一日常規從早上起床到晚上息燈睡覺都有明確的要求,同時對學生的作業、實驗、就寢、考試、成績評價等都有詳細的規定,這些制度重視對學生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的養成,為他們的健康成材指引提供了保障。
第三節、基層管理
一、級段
隨著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到1995年時縣高中三個年級已經有18個教學班,為了便於管理,學校在95年秋季設立年級段,實行分年級段管理,學校在每個年級安排一個校級領導主管,同時設每個年級設主任一名,具體負責本年級的全面工作。如班主任的任命,任課教師的分配使用,學生分班,組織小型測驗,以及學生生活學習的管理等工作都在年級段的管理範圍。
1995年秋到1999年秋的三個年級主任分別是王書光、王根栓、王首高;99年秋以後到2002年秋的年級主任分別是王首高、金玉朝、李新忠;99年到2001年還設立有複習段,年級主任由石建鋒擔任。2002年秋至今的年級主任分別是程天海、李西牛、劉德文。
二、 教研組
教研組由同一學科的教師組成,教研組的設立自解放後開始,主要負責同一學科教師的管理,大的教研組設有教研組長、副組長,還以年級為單位設立備課組長,如語文、數學、外語三科;小的教研組只設教研組長。
教研組長負責組織制定本學科每學期的教學計畫和教研工作計畫,主持本組業務學習和教學研究工作,帶領全組同志完成工作計畫。對本組同志的教學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積極反映本組同志的工作成績,反映同志們對學校工作的意見。提出改革教學和改進教法的意見,組織開展教研工作。審定本組同志給學生編寫的學習複習資料,審定本組各學段的期中、期末試題。指導和幫助青年教師搞好業務進修,改進教學。帶好青年教師,負責落實培養任務。召集學生代表舉行座談會,了解學生對教學的意見。教研組實行集體辦公,凡是因病因事離開崗位或不能上課,要首先向組長請假,並使之履行規定的請假手續。按照要求傳達貫徹上級機關和學校的決定,向學校或上級有關部門事實求實的匯報工作,期末寫出本組的工作總結。
三、班主任管理
在學校教育和教學工作中,班主任的作用是極其重要的;班主任一般是學校是學校對對班級實行教導工作的骨幹教師,是學校領導的得力助手,是班集體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是聯繫本班任課教師的紐帶,是協調各種教育力量的樞紐。
學校對班級的管理主要有兩條途徑;一是通過政教處對班級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和紀律管理,主要採取的管理辦法是三項考評制度,即對各班紀律、衛生、公德狀況在年級範圍評比,獎優罰劣。召開班主任經驗交流會,評選優秀班主任,學生幹部等等。對於重大違紀學生,由政教處負責教育處理。
二是通過教務處對班級進行教學管理,包括分班,作業檢查,考試組織,成績評比,甚至參與班主任的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