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氣象災害
一、乾旱
乾旱是縣境最常見的自然災害,有"十年九旱"之說,一般年份降水較少,且分布不均。降水最多和最少年份懸殊極大,相差698.1毫米。據1960年至1981年氣象資料分析,一般間隔12年出現一次旱年段,小旱為3年一遇,22年中有19年出現旱季,乾旱四季皆有發生,以春季較頻,22年中,有16年春季大旱,小旱2年一次;有2年夏季大旱,小旱6年1次;有5年秋季大旱,小旱7年一次;一冬無雪差不多3年一遇。
據有關史料記載,自漢代起,較重的旱災有:
西漢元鼎三年(前114年)大旱,饑民遍野,人相食。
西晉永嘉五年(311年)大旱,人相食,百宦分散。
北魏神麚三年(430年)大旱,民流叛者甚眾。
北魏延興四年(474年),自皇興三年以來,連續6年大旱,赤地千里,不擇而食。
隋大業十三年(617)大旱。
宋端拱二年(989年)連續大旱,民多餓死。
元天曆二年(1329年)連續年大旱,死者枕籍。
明嘉靖二年(1523年)大旱。八年大旱,大飢,人相食。
明萬曆九年(1581年)春、秋大旱,大飢。十年旱。十一年大旱大飢。十二年夏旱。十四年大旱。三十七年、三十八年、四十四年大旱。四十五年,自去冬無雪,入春無雨,民食草,逃亡就食者相望於道。
明崇禎十一年(1638年)至十四年,連續大旱4年,且有瘟疫,人死十分。
清順治二年(1645年)春旱,麥枯。
清康熙四年(1665年)春大旱,且頻發大風,民多逃散。九年春旱、夏旱相連,麥苗枯死。二十八年至三十一年,連續大旱,蠲免錢糧。三十四年大旱。四十七年大旱無雨。六十年大旱。六十一年春、夏連旱,無麥。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春夏大旱,民飢。五十六年、五十七年連續大旱,米麥昂貴,斗米1000錢。
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大旱,小麥僅收五成。
清鹹豐六年(1856年)、十年,大旱,秋禾黃萎。
清光緒三年(1877年)特大旱,大飢,逃散餓死甚眾。三十六年大旱。
民國9年(1920年)大旱,全年不收,民大飢,多有流散。14年、15年連續兩年春大旱,麥苗全枯死。17年大旱,多未播種,顆粒無收。21年、22年,連遭春旱,麥苗枯死甚多。30年至34年連續5年大旱,後又蝗蟲,尤31年、32年特大旱,麥苗枯死,秋禾無種,兩年絕收,樹葉均被蝗蟲吃光,餓死及野菜中毒致死的達70人。
1957年春夏大旱,收成微薄,各鄉平均全年降雨只有384毫米。
1965年春秋無雨,麥苗多枯死,秋禾葉乾脫落。各公社全年平均降雨355毫米,受災面積達18.46萬畝,收成極薄。
1968年至1972年持續乾旱,年降雨分布不均,連年欠收。
1977年至1981年持續5年乾旱,年均受災面積16.9萬畝,連年欠收。
1986年夏大旱,汛期降水只有141毫米,三伏無雨,禾苗、樹木枯死,秋絕收,冬季107個行政村人畜缺飲用水。
二、洪澇
涉縣年降雨量集中,6月至8月降水量占全年的63.4%,7月和8月暴雨日數占年平均日數的82.6%,雨季時間長短懸殊大,1964年最長,為120天,1965年最短,為4天。因此,每年夏季多出現暴雨或連陰雨天氣,加之山高坡陡,洪澇災害頻頻發生。
東漢永初元年(107年)大水,傷禾稼,壞城廓,死者無數。
西晉泰始七年(271年)六月大水,沖沒農居、秋禾無數。
隋開皇六年(586年)大水。
隋大業三年(607年)大水漂沒城郭房舍,民相賣為奴。十三年九月大水,餓莩遍野,死者甚多。
後唐同光三年(925年)六月至八月大雨75日,河川皆溢。
北宋太平興國八年(983年)夏特大水,河水暴張,溺壞官署民舍,死者無算。
北宋元豐五年(1082年)秋大水,河水出槽,溺沒田苗民舍。
南宋景定五年(1264年)五月大水。
元至大元年(1308年)水災,人相食。
元至順二年(1331年)大雨,漳水溢。
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大雨,漳河洪水暴漲,沖溺田宅。
明永樂十年(1412年)六月大雨,漳水大發,淹沒田禾。
明正統十年(1445年)十月,河水淹沒民田,沖毀民舍,淹死人畜無算。
明嘉靖二年(1532年)大水。四十三年五月漳水淹沒縣城南關,民溺死者無算。
明萬曆二十五(1597年)大水,漳河溢,淹沒人畜甚多。
明天啟四年(1642年)九月大水。六年六月大雨。
清順治五年(1648年)大水。十一年夏洪水大發七晝夜,近漳田禾都被淹沒。
清康熙四年(1665年)秋水大發。七年七月漳水漂沒民田。十八年連陰雨40日。二十三年陰雨,漳水溺毀民國。六十一年秋水大作,漳水泛濫。
清雍正八年(1730年)漳水泛沒民田。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六月二十六日,漳水大發,漂沒民田。次年清漳河水、東枯河水同時大發,環城巨浪。次年漳水入南關。五十九年六月二十四日漳水泛濫,入南關毀民居,城幾不保,沿河田地多漂沒。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秋水,收成約有六七成。
清鹹豐十一年(1861年)七月雨水過多,山洪、河水並漲,禾稼被溺。
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八月漳水大發,漂沒民田。
民國22年(1933年)7月19日至20日暴雨,清、濁漳河洪水大發,清漳河洪峰流量4450立方米每秒,是漳河流域7年一遇的大水。民國26年(1937年),大雨連降40日。
1956年,入夏陰雨連綿,小麥多腐爛。繼又連降大雨,清漳河水大發,洪峰流量高達3430立方米每秒,沿河農田多被沖毀,174個村受洪水襲擊,受災面積21.28萬畝,倒塌房屋1.3萬間,死13人,傷54人。
1962年7月2日,全縣10個公社,123個大隊連遭暴雨、冰雹和大風襲擊,受災農田6.2萬畝,沖毀土地1767畝。
1963年8月大雨如注,持續10餘日,清漳河大水,南關成澤,至河南店一望波浪滔天,8月8日,洪峰流量高達5660立方米每秒,境內沿河及溝窪,皆被洪水沖淤,房屋坍塌,人畜傷亡甚重。
1982年7月24日至8月4日,連降暴雨12天,7月30日降雨146毫米,超過1963年沖毀耕地4萬餘畝,土地淤積6.6萬畝,淹死大牲畜19頭、羊1150隻,倒塌房屋1.1萬間,8人死於水災,43個廠礦部分廠房屋倒塌。水利工程嚴重破壞,道路多處沖斷。
1983年8月27日12時至15時,13個公社,87個大隊遭暴雨襲擊,秋作物受災4萬畝。
1985年9月至10月,全縣連續降雨,洪澇成災,倒塌房屋309間,窯洞15座,橋樑1座,傷2人,毀耕地150畝。
1996年8月1日至4日,連降暴雨,僅3日和4日兩天降雨量223毫米,山洪暴發,山體滑坡,全縣房屋倒塌和損壞154571間,死101人,其中鹿頭谷幾村28人被洪水沖走,固新小車村4家14口人被土石流吞沒,全部死亡。有1500萬公斤糧食、2萬多台電視、冰櫃、電扇、43.7萬件衣被被沖走,19.6萬畝糧田、535公里護壩、319公里灌渠被沖毀,交通、電力、通訊遭到嚴重破壞,工商企業、鄉鎮企業大多數停產,直接經濟損失32.33億元。
三、冰雹
縣城降冰雹(俗稱"冷子")年平均2次,其中成災1.1次,出現年率90%。年最多降雹4次,冰雹最大直徑10厘米,冰雹出現時間為4月至11月,一般集中出現在5月至8月,降雹時間以14時至17時最多。每次降雹常伴有狂風、暴雨。
由於受地形影響,雹災區域多為帶狀,故有"風颳一大片,冷下一條線"之說。常發地帶主要有符山東側、符山西側和漳河道三條。第一條謂之"青龍線",起十字嶺高峰,經青塔、木井、西戌、馬布、龍虎向武安市,襲擊耕地6.2萬畝。第二條謂之"偏關線",起界牌山高峰,經偏城、鹿頭、偏店、井店、王金莊、張家莊、關防向磁縣,襲擊耕地11萬畝。第三條謂之"遼太線",起羊大垴高峰,經遼城、石門、宇莊、索堡、中原、縣城、連泉、固新、西達、合漳、太倉向河南省林州市,襲擊耕地14萬畝。
重大的雹災有: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六月二十六日雹冰大雨,秋禾盡傷。六十年五月十九日冰雹大如拳,瓦屋俱損,牲畜死者甚多。
民國21年(1932年)五月,冰雹持續數小時,禾苗果實盡毀。34年夏暴雨冰雹襲擊,受災面積約200平方公里,台村、西崗、北崗尤重,冰雹大如拳頭,小似雞蛋,莊稼損失五分之四。
1950年8月24日晚8時許,冰雹大如小碗,小似核桃,降雹時間長達一個小時,全縣72村受災,樹木砸壞。於9月6日,又相繼降雹6次。全縣先後有124個村,21.8萬畝莊稼受災,秋糧絕收。
1954年冰雹,全縣82個村受災,井店、偏店兩地尤重,災戶達2.2萬戶,面積3285畝。
1959年9月28日16時和20時降雹兩次,每次降雹時間約20分鐘。冰雹大如雞卵,小似核桃,地面冰層厚二三寸。8個公社,116個生產隊受災,受災面積20萬畝,有24個受傷,1536間屋頂砸壞。
1963年8月17日,木井、西戌、偏店、井店一帶降雹,大如核桃,小似杏核,7.4萬畝農作物減產一半。
1966年6月25日,大風雹雨,18萬畝家作物減產一半,57萬株果樹受害。
1976年9月30日和10月1日,18個公社、94個大隊遭冰雹襲擊,受災面積5.4萬畝,冰雹大似核桃,持續降雹20分鐘。
1978年5月17日,大雹雨沿清漳河東下,全縣21個公社受害,13萬畝小麥減產一半,其中1200畝絕收,冰雹砸死羊60隻。
1980年8月10日至15日,冰雹連降3次,毀樹3900多株,3萬餘畝農田減產八成以上。
1981年7月,青塔、木井、西戌驟降雹雨,局部積雹尺余,三日未化,田禾盡毀。
1986年6月22日下午索堡、溫村、石門、宇莊四個鄉鎮遭受冰雹襲擊,冰層厚15厘米,林果、蔬菜和成熟小麥全部被毀。
1989年7月1日下午時許,偏城、宇莊、鹿頭、青塔等9個鄉鎮11個行政村遭冰雹襲擊,並伴有七至八級大風,持續40分鐘。冰雹大如雞蛋,小似杏核,冰層厚約13厘米。林果損失約724.2萬元。
1991年6月7日18時30分,涉城、河南店、胡峪、井店、中原等鄉鎮遭受百年不遇的嚴重冰雹襲擊,受災面積10.72萬畝。小麥、蔬菜、乾鮮果品絕收,樹木、房屋、牲畜等不同程度受到傷害,經濟損失1389.39萬元。19日16時40分,更樂、王金莊、遼城、偏城、涉城等10個鄉鎮,83個村降雹,受災面積83萬畝,其中重災有3個鄉鎮25村,3.3萬畝夏糧減產。
四、大風、乾熱風
縣境風災基本表現為春季大風傷害幼苗,仲夏季雷雨大風颳倒或折斷高桿作物,秋季大風致農作物倒伏,影響收成。形成危害的八級以上大風年平均發生6次,春季發生日數較多,占41%。全年多刮偏西大風,其次是東北大風,除大風造成災害外,還有多發生於5月的中型乾熱風,對小麥危害也十分明顯,年均發生2.2次。
主要風災有:
清康熙四年(1665年)春大旱,黑風吼空,大樹立拔,民居多傾,大飢。
1965年4月29日出現短時十級風力,毀樹木100餘株,10餘間屋頂被吹散。是年9月,城關、索堡、固新、井店出現八級大風一次,玉米、穀子吹折倒伏2.5萬畝,減產四成。
1966年5月,城關、河南店、索堡、固新、井店、西戌、西達等發生一次11級大風,小麥倒伏,減產一半。6月15日,上述地區又遭十級大風襲擊,玉米、穀子倒伏18萬畝,減產一半;果樹被損57萬株,減產4至8成,並有189株折毀。9月,偏城、宇莊、鹿頭等地發生八級大風一次,1.5萬畝秋季作物減產3至4成。
1968年5月14日,受乾燥暖氣流控制,14時氣溫升到34.4℃,相對濕度7%,風速3米每秒,小麥株體內水分供耗失調,提前枯熟。
1973年9月,西戌、木井、馬布、龍虎等遭八級大風襲擊,穀子、玉米等秋季作物倒伏1.8萬畝。
1977年6月9日,城關、井店、西達、索堡、西戌等公社發生雷雨大風(11級),小麥倒伏6萬畝,減產3成,果樹減產6成,楊柳樹連根拔起1000餘株,18間房頂被吹毀。
五、霜凍、低溫
1949年以來,發生霜凍低溫有:1954年4月19日,刮北風一天,次日氣溫由19℃驟降至-3℃,6.5萬畝小麥等遭到凍害,其中3萬畝減產7成。
1963年,春寒低溫,到5月26日氣溫才升到作物活躍生長期溫度(穩定≥15℃),全縣小麥平均畝產僅有56.5公斤。
1965年4月27日,氣溫突然下降,全縣普降大雪,積雪將小麥壓彎,嚴重減產。
1966年4月16日,地面溫度降至-1℃,出現霜凍,全縣凍死小麥3萬畝,另有17萬畝小麥受到程度不同的傷害,平均畝產僅30公斤。受災較重的合漳地區,2800餘畝小麥減產大半。
1981年4月25日,地表溫度驟降至-2℃,神頭、西戌、偏店、龍虎馬布、木井、關防、張家頭、鹿頭、偏城等公社共5.4萬畝小麥遭受凍害,平均畝產僅12公斤。
1987年11月25日至27日,全縣普降大雪,氣溫較降雪前下降14.8℃,凍毀各類秋菜755公斤,直接經濟損失139.4萬元。
第二節 地震災害
縣境歷史上曾發生多次強烈地震,房屋倒塌、人畜傷亡甚重。主要有:
東漢建武二十二年(46年)地震。
元延祐元年(1314年)八月地震,壞民舍,壓死362人。
明嘉靖五年(1526年)、十年、十一年、二十三年地震。三十四年十一月受陝西華縣地震影響,站立不定,樹梢點地,房倒歪斜,死傷無計。
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大地震。
明天啟六年(1626年)六月四月夜地震,雞犬皆驚。
清順治二年(1645年)地震有聲。
清康熙七年(1668年)地震,十年、十八年地震有聲。二十二年、二十三年、三十四年、四十七年地震。
清雍正十年(1732年)地震。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地震。
清嘉慶八年(1803年)四月二十二日地震,聲如巨雷,房倒屋塌,壓死甚眾。
民國26年(1937年)地震3次。
1966年3月8日、23日,邢台地震波及涉縣,倒塌房屋3346間,坍塌窯洞17座,4人受傷。
1976年7月28日凌晨,唐山地震波及涉縣,不堅固房屋倒塌。
第三節 生物災害
一、蟲災
縣境蟲災主要有蝗蟲、粘蟲、鑽心蟲、尺蠖類、刺蛾類及木了小蜂等災害。其中蝗災在歷史上危害最為嚴重,50年代後,基本消滅。其他蟲害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發生。
東漢建武二十二年(46年)大蝗。
元至元十九年(1282年)蝗食禾稼,草木俱盡,所至蔽日,礙人馬不能馳,填坑塹皆盈,饑民捕蝗為食。
明萬曆十年(1582年)大旱,蝗災。
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六月,忽有飛蝗蔽天漫野,青苗俱盡,大飢,居民流散。
民國33年(1944年)、34年春旱,飛蝗遮天蔽日,所過之年,樹葉禾稼俱食精光(每棵穀子上平均有50多隻),受災面積80多平方華里。民國37年夏,由於久旱無雨,六、七、八區部分村莊相繼發生蝗災,僅東、西達莊稼被蝗蟲吃掉就有50餘畝。次年蝗災再次發生,波及6個區,受災面積5309畝。
1951年7月14日,東達、大灘、溫和3村發生蝗災,蝗蟲密度為每平方米120隻,800畝稻穀、玉米受害。
1987年8月,馬布、龍虎等6個鄉鎮發生粘蟲危害,受災面積1.6萬餘畝。
二、瘟疫
西晉鹹寧元年(275年)大疫,死者過半。
明洪武元年(1368年)瘟疫,人死百存一二。
明萬曆十二年(1584年)大疫。
明崇禎十四年(1641年)大旱,發生瘟疫,人死七分。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春大飢,夏熱,民多瘟死。
民國34年(1945年)瘟疫流行,石泊、西達、河南店、索堡等地梅毒、麻風、痢疾、傷寒、疥瘡蔓延甚快。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隨防疫工作加強,對疫情嚴加控制,發生次數極少,危害程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