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土壤類型
全縣土壤面積206.78萬畝,分3大土類,6個亞類,19個土屬,75個土種,18個變種。3大土類為褐土類、草甸土類、水稻土類。
褐土類 分布於石質中山、石質低山和黃土崗地,海拔在400米至1400米之間,面積203.35萬畝,占土壤總面積的98.3%,是境內最大的土類。地下水埋深大於5米,成土過程不受影響,雨季有自上而下的水分淋溶和粘粒,碳酸鹽隨水下移,心土常有粘化層和假菌絲體。土色以褐為主,分淋溶褐土、褐土性土、石灰性褐土、草甸褐土4個亞類,17個土屬,58個土種。
草甸土類 主要分布在清漳河、濁漳河、漳河河灘,面積2.1萬畝,占土壤總面積的1%。地下水位2米至5米,一般能參與成土過程,局部剖面可見銹紋銹斑。有1個草甸土亞類,1個河淤土土屬,9個土種。
水稻土類 多分布於清漳河、濁漳河、漳河河灘低洼地帶,面積1.35萬畝,占土壤總面積的0.7%。地下水位1米至3米。耕作層可見銹紋銹斑,有1個淹育型水稻土亞類,1個水稻土屬,8個土種。
第二節 土壤分布
縣境土壤分布受地形地貌影響較大,其分布情況是:
海拔800米以上的陰坡為淋溶褐土,陽坡為褐土性土,土層較厚的山谷坡腳為石灰性褐土。分布區域為偏城、鹿頭、遼城、木井、索堡等地,以及清漳河兩岸的溫村、河南店、神頭、胡峪、固新、張家頭等中山地。
涉縣土壤分類系統表
表2-4-1
土類 亞類 土屬 土種 面積(畝) 主 要 特 點
褐土 淋溶褐土 灰石土 薄層灰石土 204599.33 坡度大,侵蝕輕,植被覆蓋80%,岩石裸露20%,礫石含量20%,土層厚度10厘米至40厘米,無石灰反應
中層灰石土 51534.34
麻石土 薄層麻石土 25550.25 坡度大,侵蝕重,土壤植被覆蓋50%,岩石、礫石各50%,無石灰反應
褐土性土 灰石渣土 薄層灰石渣 1180670.64 坡度大,侵蝕重,土壤發育微弱,礫石含量50%左右,土層厚5厘米,石灰反應強烈
中層灰石渣土 10285.71
礫石渣 薄層砂石渣土 73556.66 坡度大,侵蝕輕,土層厚度50厘米,礫石含量50%,石灰反應強烈
中層砂石渣土 15200.46
紫石渣土 薄層紫石渣土 49751.72 坡度大,侵蝕重,土層薄,植被稀疏,土壤發育微弱,部分有石灰反應
麻石渣土 薄層麻石渣土 45713.78 坡度大,侵蝕重,土層薄,植被稀疏,土壤發育微弱,無石灰反應
褐土 石灰性褐土 灰坡土 灰坡土 7489.72 表層輕壤,土色棕褐,多數土壤含礫石,土層有假菌絲或鈣層,
通體石灰反應強烈,坡度較大,侵蝕較重 土質疏鬆,土層深厚,通透性良好,礫石含量較少
礫石灰坡土 37556.95 土質疏鬆,土層深厚,土體含有礫石,影響耕作
厚層礫石灰坡土 2425.8 土質疏鬆,土體較厚,含有礫石,影響耕作
中層礫石灰坡土 9666.94 土質疏鬆,土體較薄,含有礫石,影響耕作
體粘灰坡土 2083.53 表層輕壤,50厘米以下粘化層影響旱地作物生長
礫質體粘灰坡土 9056.26 表層輕壤,土本含礫石,50厘米以上粘化層影響旱地作物生長
礫質底粘灰坡土 2519.65 表層輕壤,土本含礫石,50厘米以下粘化層影響旱地作物生長
粘性灰坡土 3821.95 表層中壤,土層偏粘,土色紅棕,通透性較差,影響耕作和旱地作物生長
粘礫灰坡土 21337.32 表層中壤,土層偏粘,土色棕紅,土體含礫石,影響耕作,石灰反應較弱
中層粘礫灰坡土 8849.17 表層中壤,土層偏粘,土層較薄,土體含礫石,影響耕作,石灰反應較弱,土色棕褐
紅坡土 礫質紅坡土 2368.97 坡度較大,侵蝕偏重,顏色多為紫褐,通體都有石灰反應,含礫石,個別剖面受黃土影響,有假菌絲體 表層輕壤,土質疏鬆,通透性好,含礫石,影響耕作
中層礫層紅坡土 1535.02 表層輕壤,土質疏鬆,土層較薄,影響作物生長
粘性礫層紅坡土 1526.61 表層中壤,土質偏粘,通透性差,影響耕作和作物生長
紫坡土 礫質紫坡土 5013.98 表層輕壤,土質疏鬆,含碎片狀礫石,對作物影響小
中層礫質紫坡土 459.46 表層輕壤,土質疏鬆,土體較薄,影響作物生長
粘性礫質紫坡土 1224.44 表層中壤,土質偏粘,通透性差,礫石細碎,影響耕作
砂坡土 礫質砂坡土 3034.52 坡度較大,侵蝕較重,顏色多為灰褐或深灰,多數無石灰反應,土體都含礫石 表層輕壤,土質夾雜黃土,有石灰反應,礫石細碎,難於刨除
厚層礫質砂坡土 159.14 表層輕壤,土質較厚
砂礫砂坡土 3197.7 通體砂壤,土質松,保肥保水性差
砂礫底粘砂坡土 302.51 表層砂壤,50厘米以下有粘層,有一定保肥水作用
砂土礫質砂坡土 152.24 通體砂壤,土質鬆散,漏肥水
堆墊土 中層堆墊土 2261.42 分布於石礫沖溝兩側,為近代人工堆墊土壤,剖面層交不明,土層薄,易受洪水沖蝕 土層深厚,土質疏鬆,所含礫石較大,容易刨除
中層礫質堆墊土 2050.15 土層較薄,土質疏鬆,所含礫石較大,容易刨除
薄層礫質堆墊土 4625.67 土層過淺,作物生長不良,所含礫石較大,容易刨除
溝淤土 礫質溝淤土 1245.86 大部分分布於石礫沖溝溝口,土體含有礫石,土色暗褐,易受洪水危害 土層深厚,土質疏鬆,所含礫石較大,容易刨除
中層礫質溝淤 1713.87 土層薄,土質疏鬆,所含礫石較大,容易刨除
薄層礫質溝淤土 729.45 土層過淺,作物生長不良,所含礫石較大,容易刨除
白綿土 白綿土 14341.23 通體輕壤,土壤黃色,石灰反應強烈 土質疏鬆,易耕作,心土層有假菌絲體,土壤肥力較低
砂礓白綿土 14099.06 土質疏鬆,通體含有砂礓,假菌絲不明顯,肥力低
土類 亞類 土屬 土種 面積(畝) 主 要 特 點
褐土 石灰性褐土 紅黃土 紅黃土 67575.76 黃土壁立,溝蝕嚴重,多數剖面土色紅黃,石灰反應強烈,剖面層次分明,有些剖南土體夾雜砂礓,心土層粘化並出現假菌絲體 土層深厚,通透性好,保肥水性好,肥力較高
體粘紅黃土 8521.04 表層輕壤,50厘米以上出現粘層,影響旱地作物生長
底粘紅黃土 2554.72 表層輕壤,50厘米以下出現粘層,保肥保水
礫石紅黃土 5052.56 土層深厚,表層混雜礫石,影響耕作
砂礓紅黃土 62122.75 土層深厚,土體夾雜砂礓,肥力較低
砂礓體粘紅黃土 1163.59 表層輕壤,50厘米以上出現粘層,土體夾雜砂礓,肥力較低
砂礓底粘紅黃土 7149.76 表層輕壤,50厘米以下出現粘層,土體夾雜砂礓,肥力較低
中層紅黃土 1309.24 土層較厚,土體夾雜砂礓,肥力較低
粘性紅黃土 1192.57 表層輕壤,土層較薄影響作物生長
砂礓粘性紅黃土 8949.37 表層中壤,土質偏粘,通透性較差,影響耕作
中層粘礫紅黃土 14513.28 表層中壤,土質偏粘,通透性較差,混儘可能砂礓,肥力較低
紅土 紅土 443.32 土色紅褐,質地粘重,石灰反應較弱,心土層無石灰反應 表層質地偏粘,下層粘重,在旱地影響作物生長
砂礓紅土 1041.9 表層質地偏粘,下層粘重,夾雜砂礓,影響耕作
灰結土 灰結土 3197.07 地下水位較低,土體可見假菌絲體,土色暗褐 表層輕壤,水分條件好,肥力較高,石灰
反應強烈
體粘地結土 2061.5 表層輕壤,心土底土為重壤,水利條件好,肥力較高
草甸褐土 黑結土 粘性灰結土 1151.02 地下水位較高,為清漳河的低階地,體內見不到假菌絲體,少數剖面可見銹紋繡斑 表層中壤,土質偏粘,水利條件好,肥力較高
黑結土 8726.09 表層輕壤,土質適中,水分條件好,肥力高
體粘黑結土 8339.22 表層輕壤,心土層為重壤,水分條件好,肥力高
底砂黑結土 1063.4 表層輕壤,50厘米以下為砂土層,漏肥水,水分條件好
粘性黑結土 5458.57 表層中壤,土質偏粘,影響耕作,水分條件好,肥力高
草甸土 草甸土 河淤土 厚層河淤土 749.08 地下水位高,屬漳河的河漫灘地,很多剖面可見到銹紋銹斑,土色以灰褐為主,通體石灰反應強烈 表層輕壤,土層較厚,水分條件好,地處河灘,易受洪水危害
中層河淤土 4964.73 表層輕壤,土層較薄,水分條件好,地處河灘,易受洪水危害
底砂河淤土 322.35 表層輕壤,50厘米以下有砂土層,漏肥水,易受洪水危害
砂性河淤土 426.5 通體砂壤,蓄水保肥性差,地處河灘,易受洪水危害
厚層砂性河淤土 833.4 通體砂壤,蓄水保肥性差,地處河灘,易受洪水危害
中層砂性河淤土 5445.65 通體砂壤,土層較厚,水分條件好,易受洪水危害
薄層砂性河淤土 3199.85 土質疏鬆,土層過淺,作物生長不良,易受洪水危害
中層粘性河淤土 3809.88 表層中壤,土層過淺,作物生長不良,地處河灘,易受洪水危害
薄層粘性河淤土 1132.05 土質中壤,土層過淺,作物生長不良,地處河灘,易受洪水危害
水稻土 淹育型水稻土 水稻土 中層水稻土 5343.18 地下水位高,屬漳河的河漫灘地,常年種水稻,耕層可見銹紋銹斑,土色多呈灰褐色,通體石灰反應強烈 表層輕壤,土層較薄,易受洪水危害
薄層水稻土 2148.38 表層輕壤,土層較薄,肥水肥力,易受洪水危害
砂性水稻土 733.46 表層砂壤,土質疏鬆,容易耕作,土層厚,易受洪水危害
粘性水稻土 1490.64 表層中壤,土質發粘,容易耕作,土層厚,易受洪水危害
中層粘性水稻土 1731.22 表層中壤,土質粘,土層較薄
粘性底砂水稻土 143.12 表層中壤,50厘米以下有砂土層,對作物生長有一定影響
粘質水稻土 572.4 土質粘重,耕作困難
中層粘質水稻土 1379.1 土質粘重,耕作困難,土層較薄
在海拔800米以下的荒山均為褐土性土,山谷坡腳土層較厚處為石灰性褐土。主要分布在王金莊、張家莊、關防、連泉、太倉、西達、固新、合漳等地。
黃土崗坡和黃土溝地為紅黃土。主要分布區域為縣城、井店、更樂、偏店、西戌、龍虎等地。
漳河谷地、河岸高階地為石灰性褐土,低階地為草甸褐土,河漫灘地為草甸土和水稻土。分布範圍為清漳河、濁漳河、漳河沿岸的部分地區。
第三節 土壤肥力與評級
一、 土壤肥力
養分狀況 全縣0厘米至20厘米耕層土壤有機質含量平均為1.73%,全氮0.11%、鹼解氮(速效氮)82.9PPM、速效鉀202.7PPM。耕層養分含量總的特點是:氮磷中等,鉀豐富。
耕層有機質含量大於2%的地區有胡峪、張家莊、固新、坪上、連泉、西達、青塔等。有機質含量在1.5% 以下的地區有神頭、西戌、偏店、龍虎、木井、合漳、鹿頭等,耕地面積21.3萬畝,占總耕地面積51.8%,其中2.38耕地面積含量不足1%,土地貧瘠。
耕層全氮含量較低,在0.1%以下的地區有涉城、西戌、偏店、龍虎、木井、鹿頭等,耕地面積18.6萬畝,占總耕地面積的45.32%。全縣有1.88萬畝耕地全氮含量在0.075%以下,嚴重缺氮。
耕層速效磷含量較高,在10PPM,以上的地區有河南店、涉城、中原、胡峪、石門、井店、固新、坪上、連泉、西達、關防等。全縣有29.57萬畝耕地土壤速效磷含量較低,占總耕地面積的71.95%,其中有8.6萬畝耕地嚴重缺磷,土壤含速效磷在5PPM以下的主要是鹿頭鄉。
全縣耕地土壤各土屬養含量高低順序大致是灰岩砂、頁岩坡積物耕地(溝坡地)、洪積沖積物耕地(清漳河老地)、人工灌淤地(河灘地)、紅黃土耕地(黃土)、馬蘭黃土耕地(白土地)、紅土耕地(紅土地)、閃長岩坡積物耕地和人工堆墊耕地。荒山土壤養分含量一般較耕地高。
土壤剖面有機質、全氮、鹼解氮、速效磷的垂直分布為:耕層的含量明顯高於心土層和底土層。
土壤質地與酸鹼性 耕地絕大多數為輕壤,心土層和底土層多數為中壤,心土層和底土層有一部分重壤以上的粘重土層,極少數是砂土或砂壤質的砂性土層。
涉縣耕地土壤各屬耕層養分平均含量表
表2-4-2
土屬名稱 有機質% 全氮% 鹼解氮PPM 速效磷PPM 速效鉀PPM
灰坡土 1.86 0.145 98.5 8.23 235.6
紅坡土 1.91 0.124 83.8 8.67 317.9
紫坡土 1.75 0.111 113.6 8.64 254.3
砂坡土 1.25.1.21 0.081 5.40 141.1
堆墊土 1.21 0.079 11.84 160.0
溝淤土 1.92 0.102 6.80 207.4
白綿土 1.37 0.091 85.2 5.50 154.2
紅黃土 1.42 0.098 71.6 8.46 192.6
紅 土 1.26 0.086 50.8 6.79 188.1
灰結土 1.87 0.119 106.0 10.25 248.7
黑結土 1.85 0.108 80.4 13.22 212.6
河淤土 2.24 0.102 73.9 13.43 149.9
水稻土 3.26 0.115 76.5 13.17 202.9
耕地土壤的PH值基本在8至8.5之間,平均值為8.25,屬微鹼性土壤。石灰岩淋溶褐土、閃長岩淋溶褐土和沙岩、閃長岩褐土性土PH值較低,一般在8以下。土壤酸鹼度的剖面垂直分布,由於鹽基淋溶作用,下層往往稍高於上層。
二、土壤評級
根據土壤質地、生產潛力、限制因素和利用途徑等,按照國家土壤資源評級標準,全縣土壤可分為二至八7個級別。
二級地 縣內清漳河兩岸地屬於二級地,面積3萬畝,占土壤總面積的1.45%。其特點是土壤良好,不存在障礙因素,水熱一般,穩產高產,限制因素主要表現為降水分配不勻,熱量中等。
三級地 其特點是生產條件比較優越,有些土種存在雜砂礓、含礫石、土層薄等障礙因素,能澆水但不保澆。境內漳北渠、漳西渠和青塔水庫灌渠可澆地屬三級地,包括25個土種,面積6.62萬畝,占土壤總面積的3.2%。
四級地 漳河河灘地屬於四級地,包括17個土種,面積3.44萬畝,占土壤總面積的1.66%。其特點是灌溉條件較好,生產水平中等,主要障礙因素是大部分土地土層較薄,部分土壤質地偏粘偏砂,易受洪水沖沒。
五級地 縣內大面積崗坡旱地屬五級地,包括39個土種,面積28.1萬畝,占土壤總面積的13.59%。其特點是生產條件差,產量低而不穩,土壤存有嚴重障礙因素,表現為:雜砂礓,含礫石,土層較薄,少數土壤質地偏粘,土層粘重板結等,最突出的是乾旱缺水無灌溉條件。
六級地 特點是生產條件差別大,土地不能耕種,主要障礙因素是坡度大,地塊窄少,礫石含量多,土層薄,乾旱缺水。一般為荒坡條帶林果梯田以及荒山陰坡出現的中層淋溶褐土,包括3個土種,面積7.7萬畝,占土壤總面積3.72%。
七級地 縣內七級地主要是植被稀疏、岩石裸露的荒山,包括6個土種,面積157.5萬畝,占土壤總面積的76.16%。特點是生產條件惡劣,多生長野生牧草,可作短期放牧,可以植樹造林。
八級地 零星分布於荒山之上,面積小,為草木不生的整塊基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