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造船廠

海洋造船廠

海洋造船廠(ФСК“Море”費奧多西亞“海洋”船舶製造廠),море這個詞可以翻譯成大海、海洋等,成立於1938年10月5日,主要生產氣墊船、水上快艇等,地址在烏克蘭克里木的費奧多西亞城,街道名稱:空降兵街(音譯:捷桑特尼科夫)。

歷史

海洋造船廠海洋造船廠

1938年10月5日,蘇聯政府通過在克里米亞半島的費奧多西亞市建設“南方圓點”工廠的方案,這就是“海洋”造船廠的前身。二戰期間,費奧多西亞淪陷,工廠一度被德軍焚毀。蘇軍收復該市後的第11天,軍民就開始重建造船廠。

1947年,“海洋”造船廠迎來重建後的首批訂貨。
20世紀40至50年代,“海洋”造船廠建造200了多艘“共青團員”型魚雷艇,為蘇聯海軍執行近岸防禦任務提供了有力支持。

1959年至1976年,又建造了389艘“火箭”型高速民用快艇,該船排水量為27噸,可搭載5到8名乘客,最高時速58公里。此外,該廠還生產多種邊防警戒快艇,除裝備蘇軍邊防部隊外,還出口至其他國家。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海洋”造船廠逐漸成為軍用氣墊船的生產大戶,“歐洲野牛”型氣墊登入艦堪稱最優秀的產品。

破產風險

海洋造船廠海洋造船廠

擁有輝煌歷史的“海洋”造船廠,卻因財政困難而舉步維艱。2006年9月,烏克蘭工業部召開軍工企業聯席會議,討論了“海洋”廠私有化問題。2007年8月,費奧多西亞市地方法院一審判決“海洋”廠破產,指出該廠拖欠120萬格里夫納(1格里夫納約合人民幣1.6元)的債務。造船廠隨即提起抗訴,並最終贏得二審,僥倖逃過一劫。
2008年3月,費奧多西亞市市長弗拉基米爾·沙伊傑羅夫聲稱,這個曾有8000名職工的大廠,如今僅剩下不到800人,隨時面臨破產的威脅。工廠領導平均每半年更換一次,他們的主要工作就是將廠里未完工的舊船賣到廢品收購站去,以籌措員工工資。

中國購買氣墊船

野牛重型氣墊登入船野牛重型氣墊登入船

2007年3月,烏克蘭方面就曾表示,希望中國購買“歐洲野牛”型氣墊登入艦。

為中國建造4艘“歐洲野牛”氣墊登入艦的契約於2008年簽署。在烏中兩國政府於2009年5月簽署有關保障協定後,該契約正式生效。按照契約約定,前兩艘氣墊登入艦將在烏克蘭“大海”造船廠建造,後兩艘將在中國境內建造,同時,烏方還需向中方轉讓相關的技術檔案。

被俄軍奪取

2014年3月,正在上演的“克里米亞爭奪戰”使烏克蘭局勢更加緊張。俄黑海艦隊的陸戰隊業已拿下塞瓦斯托波爾港口及附屬的貝爾貝克機場,為空降兵抵達開闢快速通道。俄海軍陸戰隊的特戰分隊已經包圍烏克蘭邊防軍所在的咽喉小城巴拉克拉瓦,那裡是基輔方面在半島上最重要的“大本營”,俄軍的意思很明白,就是在第一時間把烏軍事勢力驅逐出去。此外,這裡還是蘇聯時期黑海艦隊最大的潛艇基地和海基飛彈試驗靶場,俄方曾在亞努科維奇執政時期提出希望租用巴拉克拉瓦港用於停泊潛艇。俄軍如果占領這裡必然將進一步改善俄黑海艦隊的戰略環境。克里米亞境內還有眾多關鍵設施或成為俄軍目標,例如位於費奧多西亞的“海洋”造船廠是蘇聯遺留的高速水面艦艇的建造基地,不久前剛為中國建造了“歐洲野牛”高速氣墊船,俄軍若能奪取,將使黑海艦隊得到更好的後勤保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