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強國夢

海洋強國夢

《海洋強國夢》以中國尋找世界到被世界尋找開啟歷史的帷幕,重點透視從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後圍繞海洋的發展歷程。以每十年視為一個階段:20世紀50年代,反帝反修,新中國國家戰略與海洋戰略思想;20世紀60年代,以糧為綱,國家戰略的優先地位與海洋戰略走向;20世紀70年代,改革開放,海洋開發與海洋發展戰略;20世紀80年代,經略海洋,海岸帶開發利用與東部沿海崛起;20世紀90年代,環境憂患,海洋經濟利益與環境的衝突;21世紀,海洋權益,世界海洋與中國海洋夢。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海洋強國夢》由海洋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中國海洋報》資深記者李明春:不被思考的歷史,是不具有現實意義的。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高級工程師吉國:崇愛生命,敬畏自然,回歸海洋。

圖書目錄

引言
緒論
一、中華海殤:歷史背後中國海洋戰略的缺失
龍:天性變異沉澱民族海洋意識與海洋觀的歷史底色
2.歷史之鑑:中國海與國運同興衰
3.一個人喚醒了歐洲,為什麼喚不醒中國?
4.中國尋找世界
5.世界尋找中國
6.為什麼會爆發中日甲午戰爭?
7.甲午戰爭與戰爭意志
8.甲午戰爭與洋務運動
9.痛定思痛:甲午戰爭給中國和世界帶來了什麼?
10.甲午戰爭對今日中國和世界的影響
11.海洋文化對海洋戰略思想的影響
二、反帝反修:20世紀50年代,新中國國家戰略與海洋戰略思想
1.槍桿子裡面出政權
2.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
3.金門戰役
4.新中國與海防安全
5.人民海軍
6.中國海的艱難選擇
7.領海線:毛澤東的決定
8.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
9.面對冷戰與威脅的強者對話
10.“躍進”輪,出師未捷身先死
11.全國海洋規劃與海洋大普查
12.新中國的海洋戰略思想
三、以糧為綱:20世紀60年代,國家戰略的優先地位與海洋戰略走向
1.並非地理誤區
2.食為天與世界第一人口大國
3.以糧為綱和備戰備荒為人民
4.“紅旗渠”與圍海造地
5.甩到太平洋的帽子
6.國家安全:東線戰事
7.國家安全:西線戰事
8.國家安全:北線戰事
9.29名科學家的奏摺與國家海洋局的成立
10.由陸地到海洋的實踐與思想感悟
11.大陸文明的鎖鏈:中國海洋戰略思想的禁錮與破冰
……
四、改革開放:20世紀70年代,海洋開發與海洋發展戰略
五、經略海洋:20世紀80年代,海岸帶開發利用與東部沿海崛起

後記

這是靈感衝動而動筆寫就的一本書。
那是2012年秋,接國家海洋局宣教中心交代的創作任務,撰稿大型紀錄片《走向海洋》第二部《中國近海探秘》(暫定名)。在腳本創作過程中,一個困惑一直被思考著,走向海洋也好,近海探秘也好,還有其他,這一切都是為了什麼?無論文學的、藝術的、科學的或政治的,雖然都是為實現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設海洋強國”戰略目標服務。
物質社會彰顯的主流是富裕,但富並不等於強,富與強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古鏡今鑒,富與強撞擊的結果往往是富有在強大的面前失去了價值與光彩。思之當今,傳之來葉,這不能不引人深思,對建設海洋強國的深思。
寫作《海洋強國夢》的目的很簡單,不想過多贅述已逝去了的中國海洋史,只想鑒覽前古,重點從新中國國家戰略中尋找海洋事業在其中的地位與發展軌跡,深入研析新中國海洋戰略思想和海洋戰略走向,提出一管之見與人商榷。
不被思考的歷史是不具有現實意義的。本書研析觀點旨要指出:在經濟繁榮的社會裡,應該如何認識財富,又應該如何詮釋求強以及如何理解富與強的關係及其意義與深遠的影響,而不至於有暴發戶之譏。
這是一本小書,與其說是書,倒不如說是一種探討,研析和思考。
書稿用時四月有餘。2013年8月出差去福建惠安崇武,同香港港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福建港德水產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少煊談起此書稿,感謝他思想深邃並富有責任感,表示願為建設海洋強國盡微薄之力,作為書的出品人。感謝福建港德集團董事局主席林則欽、港德水產集團總經理郭炳堅,副經理李紀忠為本書出版關切有佳,傾力支持。
誠敬,獻給中日甲午海戰120祭年,以示祭奠。祈願建設海洋強國,告慰北洋水師忠烈不屈之英魂。
因是一本小書,書中觀點多為作者的認識和理解,所以沒有把引用觀點一一加以註明,只是列出了主要參考書目,供讀者進一步參考之用。由於作者的閱歷和思想認識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偏頗和錯誤之處,懇與讀者共同商榷,期待指教。
李明春2014年6月於青島

序言

中國神話嘆:精衛填海。
千古一帝秦始皇嘆:海上有蓬萊、方丈、瀛洲三島,求長生不老之藥。
一代梟雄曹操嘆: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大清乾隆帝嘆:渤海:一勺之多。
革命先驅孫中山嘆:海權,握之在我則存,握之在人則亡。
偉人毛澤東嘆:“……,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
中國海,作為門戶,承受了太多的炮火洗禮,嘗盡了曠世之恥辱。
自1840年至1946年的100多年間,帝國主義列強從海上入侵中國近百次,僅從鴉片戰爭到義和團運動的60年間,帝國主義通過戰爭索賠和劫掠中國白銀達13億兩,殘殺我同胞數以千萬計。
在這些海上入侵中國的戰爭中,令國人最為扼腕痛惜的當屬中日甲午戰爭。
黃海上的劉公島——中國海權的生死碑。
劉公島,中華民族的海權之心。
公元1894年,隨著大清朝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轟然倒在劉公島上,宣告亞洲第一的中國海軍全軍覆滅。同時告訴了世界中國成為了一個沒有海權的國家。
世界近代史,中日甲午戰爭把中華民族推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
書寫歷史的人魂已逝,評論歷史的人最絕情。但東西方過來的一輩輩人都這樣回答歷史: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
120年了,又是一個甲午輪迴。
當120年前,最後一顆日本炮彈的爆炸,中國一代英傑“師夷之林”的強國之夢隨著哭不出的淚和北洋水師巡洋艦的桅頂一同沉入了大海……
這不是故事,更不是一場噩夢,而是真真切切發生在120年前的一段歷史,一段令中華民族不堪回首的回憶和恥辱天下的思考。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思考,每一代人都用自己的思考去對照昨天和今天。我們今天看到的陳腐,或許正是昨天前人感到的新鮮;今天艱難的發現或許將被明天嘲笑為輕淺。
現今兒,人們都在尋找自我價值,其實每一代人都在尋找……
沒有遠慮,必有近憂。在一個見了面順口便說:“發了吧”的幸福年月,還是有人一次次走進福州馬尾海軍學堂,走進英國皇家海軍學院,走進中國第一艘鐵甲巡洋艦,走進硝煙蔽日的黃海大海戰,走進絕望的劉公島,走進悲壯的北洋水師……
一代人在尋找一代人的價值,他們那時也在尋找……
整整120年了,一群拖著長辮子的少年學子列隊於英國皇家海軍學院的白色方陣中,他們負民族之未來,求洋人之科學,赴萬里之途,別祖國父母之邦奮然無悔。因為他們深知中國自強之計,舍此不可他求!
120年後,中國自己敞開了大門把心和血再一次接上了世界的脈搏,13億人在尋找13億個屬於自己的價值。
無可否認,隨著時代的推進,“英雄”的價值標準會不斷改變,但那個時代無數人為了民族強盛而付出了生命,我們不能因為自己今天價值觀的改變而否定他們在歷史上的價值,我們有權利選擇自己今天的追求,但沒有權利否定他們昨天的追求。因為,我們未必是歷史的英雄,而他們已經是民族的英雄;他們已經用行為證實了自己,而我們還沒有用行為證實自己什麼,雖然有些“我們”好像比已逝去的他們聰明似的。
北洋水師,這個對現代青年人極生疏的名稱,常常會使上代人的心頭為之戰慄。這似乎是壓在幾代人心頭的一塊巨石,作為上代人誰都不願意將這塊巨石壓到下一代人的心頭上。且無意去中斷KTV里的樂聲和流行歌星的嘶吼,也不願去擾亂人們清點手中大把鈔票時的貪婪眼神,只是想尋求一絲歷史的解脫,畢竟120年前我們的鐵甲艦隊全軍覆滅了,畢竟今天世界海洋上馳騁著一支支別人的強大的航母編隊……
我們擁有中國海,但我們能用心去體會中國海在急切地期盼著什麼?
曾聽到今天有個別“土豪”這樣說:“如果中國當年不抗日,中國現在早就現代化了!”
如此說,自鴉片戰爭以來的中國近代史都該撕了重寫?從林則徐虎門銷煙以來的幾千萬民族英雄都成了歷史的罪人?那兩千萬被日本軍刀砍下的同胞的頭也都是活該?
這裡想說:“這樣的人該去補課,健全一下那顆多餘的不會思考的腦袋。”也許他的思維還未發育健全,連最起碼的歷史常識還未讀過,面對自己民族的歷史知識的高度貧乏和狂妄的幼稚恐怕使他的腦袋裡長滿了銅銹。正是這銅銹散發的氣味,讓人們發現了善與惡,美與醜在今天的被扭曲倒轉。
北洋水師英烈當年決非想過日後要去教育誰,深埋在黃海海底的忠骨只是警示後人不要忘了從母親河走來一直向東的中華民族,不要忘了中國海!
托爾斯泰說:“一個重大的歷史事件往往要經過一個歷史階段後才能比較深刻地反映它。”
今天,中日甲午戰爭深刻地反映是什麼?
北洋水師覆滅120年了,儘管一代英魂早已化為海底枯骨,但他們自身沒有失敗,他們找到了自身的價值,就像今天的我們費力尋找的一樣。
海明威說:“人可以被消滅,但不能被打敗。”這就是英雄主義。
這是北洋水師的,中國海在期待著。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表明:新中國徹底結束了舊中國有海無防的歷史!新中國今天有海有防,未來還要有疆。
2013年11月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就在這一天,人民大會堂傳出這樣的聲音: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
中國共產黨十八大報告這鏗鏘之語,一掃五千年之詰問,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閃現出蔚藍色的靈光。
這是歷史的必然,中華民族要全面走向海洋,實現海洋強國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