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奇光

海底奇光

《海底奇光》選自科幻小說《海底兩萬里》,題目為編者所加,作者是儒勒·凡爾納。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海底奇光 海底奇光

儒勒·凡爾納(Jules Verne,1828年-1905年),法國小說家,科幻小說的開創者之一。他一生寫了八十多部大大小小的科幻小說,總題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漫遊》。他以其大量著作和突出貢獻,被譽為“科幻小說之父”。

生平

儒勒·嘉布希勒·凡爾納(Jules Gabriel Verne)於1828年2月8日,生於法國南特。 1847年,他被送到巴黎學習法律。但繁華的巴黎卻激發了他對戲劇的狂熱。1850年末,他的第一部劇作發表了。凡爾納的父親得知兒子無意繼續攻讀法律後大發雷霆,決定斷絕經濟援助。從此,年輕的凡爾納不得不靠寫作來賺錢,維持生計。 在巴黎圖書館花費了相當時間鑽研地理、工程和航天等科學後,凡爾納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小說《氣球上的五星期》(Cinq semaines en ballon,1863)。隨後,他又很快開始寫作後來成為早期科幻小說經典的作品:《地心遊記》(Voyage au centre de la terre,1864)、《從地球到月球》(De la terre à la lune,1866)和《海底兩萬里》(20,000 lieues sous les mers,1873) 小說大獲成功,成了暢銷書,在歐洲大受歡迎。凡爾納也成了一位富翁。1876年,他購置了一艘大遊艇,開始環遊歐洲。他生前最後一部發表的小說是1905年出版的《大海的入侵》(L'invasion de la mer)。 教宗利奧十三世1884年接見他時曾對他說“我並不是不知道您的作品的科學價值,但我最珍重的卻是它們的純潔、道德價值和精神力量。” 儒勒·凡爾納於1905年3月24日去世。

作品

主要作品出版於19世紀末,其科幻小說中的許多構想和描述在20世紀成為了現實,所以他的一些作品現今讓人讀起來感覺並不“天馬行空”。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在《海底兩萬里》中尼莫(Nemo——這個名字在拉丁文中有“無人”的意思)船長的巨型潛水艇“鸚鵡螺號”(nautilus)。美國建造的世界第一艘核動力潛艇鸚鵡螺號(SSN一571,1954年下水)就據此命名;法國的無人駕駛機器人潛水艇也以此命名。 他的主要科幻小說作品有: * 三部曲 o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 o 《海底兩萬里》 o 《神秘島》 * 探月兩部曲 o 《從地球到月球》 o 《環繞月球》 * 探險 o 《八十天環遊地球》 o 《氣球上的五星期》 o 《征服者羅比爾》 o 《太陽系歷險記》 o 《地心遊記》 o 《兩年假期》 * 民族獨立和革命 o 《桑道夫伯爵》 o 《烽火島》 o 《多瑙河領航員》 * 其他 o 《漂逝的半島》 o 《十五歲的船長》 o 《機器島》 o 《隱身新娘》 o 《昂梯菲爾奇遇記》 o 《印度貴婦的五億法郎》

原文

1月16日,鸚鵡螺號好像在海平面以下僅幾米的地方入睡了。電動儀器停止了運轉,螺旋槳不再轉動,鸚鵡螺號隨波漂流。我猜想船員們正忙於內部修理,因為機器猛烈轉動後需要裝修。

就在這時,我和同伴們親眼目睹了一種奇特景象。客廳的窗板打開了。由於鸚鵡螺號的船燈沒有打開,水中一片昏暗。暴風雨即將來臨,烏雲布滿天空,只有幾道微弱的光線照著接近海面的水層。

我正觀察著這種狀況下的海洋,即使是最大的魚看起來也像是一些模糊不清的陰影。突然,鸚鵡螺號被照得通亮。起初,我以為是船燈打開了,是它把電光射向清澈的海水。我錯了,我迅速的觀察了一下,承認自己錯了。

鸚鵡螺號正漂浮在磷光閃閃的水層中,由於海水陰暗,這磷光顯得格外耀眼。光線來自無數的發光微小生物,掠過金屬船殼,變得更加光彩奪目。我突然看到發亮的水層中有幾道閃光,好像熾熱大火爐里的熔鉛流,又像加熱到白熱狀態的金屬塊。相比之下,在這火紅的、似乎不該存在陰暗部分的環境裡,發亮水層中有些地方卻顯得陰暗了。不,這已不是我們通常的照明器靜靜的放射出的光芒!這光線具有一種不同尋常的生命力和運動力!我感到這光線充滿活力!

是的,這是無數海洋纖毛蟲、粟粒狀夜光蟲的集結體,它們是一些真正的半透明膠質凝固物小球體,每個小球體有一隻絲狀觸手。在30立方厘米的海水中,這種微小生物的數量甚至可以高達25000個。加上缽水母、海盤車、海月水母、海筍和其他磷光植形動物發出的微光,海水中一片光亮。植形動物體內充滿了海洋腐爛的有機質誘餌,也許還有魚類分泌的黏液。

鸚鵡螺號在這光亮的海水中飄蕩了好幾個小時。看到巨大的海洋生物像火中蠑螈一樣在那裡嬉戲,我們更加讚嘆不已。我發現在這不燙的火光中又美麗又敏捷鼠海豚,海洋中不知疲倦的小丑;還有身長三米的旗魚,聰明的暴風雨預報者,它們那令人生畏的劍狀上頜有時撞擊著客廳的玻璃窗。後來,比較小的魚類出現了,有各種各樣的磷魨,會跳躍的鯖魚,狼鼻魚,還有上百種其他魚類,他們四處遊動,給這閃光世界劃上一道道條紋。

這令人眼花繚亂的景象真是迷人奇觀!是不是某種氣候條件使這種現象增添了幾分誘惑力?是不是暴風雨來到海面上了?不過,鸚鵡螺號位於海平面以下幾米的地方,絲毫感覺不到它的威力,在平靜的海水中悠然自得的搖晃著。

(《上海市九年義務教育課本 語文 六年級第一學期(試用本) 第十五課》)

出處

《海底兩萬里》(法語:Vingt mille lieues sous les mers)是法國科幻小說家儒勒·凡爾納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出色的懸念小說。小說從海面上“怪獸”出沒,頻頻襲擊各國海輪,使市民人心惶惶開始,到鸚鵡螺號被大西洋旋渦吞沒為止,整部小說懸念迭出,環環相扣。《海底兩萬里》於1869年——1870年發表,可以說《海底兩萬里》從一開始就得到讀者的歡迎。1997年美國導演羅德·哈瑞德拍攝了同名電影,此外還有相同譯名的卡通片。

分析

本文主要通過海底生物發出的光來描寫了神奇的海底世界。文中用“通亮”、“耀眼”、“光彩奪目”、“生命力”、“運動力”,等詞語形容了海底的奇光。這些奇光是由海洋纖毛蟲、栗粒狀夜光蟲、缽水母、海盤車、海月水母、海筍和其他磷光植形動物發出的。描寫細膩,有新意,寫出了海底這奇妙的光。

課文多次用到說明手法里的打比方、列數字等。

文學常識

《海底奇光》一文,是科幻小說《海底兩萬里》中的一個很短的片斷,集中描繪了主人公所目睹的海底奇光這一奇景,無所謂什麼小說情節、人物形象,課文的重點就是描述“海底奇光”。又因為是科幻小說,作者的目的也並不在於將什麼科學現象或原理解釋清楚。

主要內容

1866年,在海上發現了一頭被認為是獨角鯨的大怪物。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應邀參加追捕。在追捕過程中,阿龍納斯、他的僕人康塞爾和捕鯨手尼德.蘭三人,發現這怪物不是什麼獨角鯨,而是一艘構造奇妙的潛艇。潛艇船長尼摩邀請阿龍納斯參觀了這艘令人驚嘆的現代工業的傑作----"鸚鵡螺號"。阿龍納斯及其同夥乘"鸚鵡螺號",從太平洋出發,開始了海底探險旅行。書中描寫海底奇妙的世界,令人稱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