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府關於《青州駐防滿城創設海岱書院稟析》中有這樣一段文字:
“滿城拖西里許之西店地方,俗名倭家花園,蓋當日哈副都統年老養憩之所也,山水花石頗擅,實青州之勝地,闊數畝,房逾八十間。今哈副都統之孫前鋒校烏拉畚,情願捐減出賣,以成書院盛舉。計原議價銀三千兩,捐減半數僅收價一千五百兩,已於臘月底立契,即開正交、業曾稟明在案。卑職於事定後親詣履勘,以此花園認作書院,去滿城近在咫尺,釋甲士子前來就學,既不嫌於曠伍,亦甚便於往來,且地址寬餘,屋宇宏敞,書院所應有者,如講堂齋房均足敷布;而花園中之樓台亭榭,景色尤佳……”
倭家花園舊名“哈公怡園”。哈副都統系外官,青州駐防官職表上只記載其孫烏拉畚(後人改漢姓關)鑲紅旗人,光緒二十二年任佐領(正四品)。傳說,他的祖父哈公早年同太平軍作戰時屢建戰功,年老退休後特許他在青州北城西之西店建造養憩之所。哈公去世後,產業歸其孫烏拉畚,故又稱“烏家花園”。
“烏家花園”位於西店北偶,座西面東,占地九畝八分,系別具一格的園林式建築。其門楹高大,門扇彩繪武士形象,門前五級台階,左右兩座旗桿,有石鼓和上馬石。進大門,影壁前聳立怪石一座,二門為垂花門,鵝卵石鋪路,分東西兩院。東院系住宅,宅分南北兩座,北有靜修堂,為供神祭祖場所。西院系花園,園內有太湖石假山、花圃,旱亭名“挹翠”,水亭名“臨漪”。荷花池引進西河活水,溪流涓涓,花圃植四季花卉,常開不謝。北面有“憑雲樓”一座,上下各三間,樓台高聳,雕樑畫棟。樓東西各有配房三間,廊覆甬道,曲折迂迴通其各處。海岱書院建立後,由省巡撫張曜和省主考國子監祭酒盛伯羲題“海岱書院”和“上馬立功,下馬立言”匾額各一方,懸掛於大門內外。在東院又新建和修膳了部分房舍,有講堂、教室、教師辦公室、齋舍和廚房等,可容納學生四個班,二百餘人,花園樓亭,花廳櫞柱,也重新油漆,煥然一新,辦學用具,一應俱全。
海岱書院首任山長(院長),由南城旌賢書院山長(法偉堂)教授小山兼任,另設監院一人,由青州府理事同兼任。管院一人,由益都知縣兼任。齋長二人,由進士壽椿(字子千),舉人穆都理(字雲峰)充任,同時制定了書院章程六條,從經費、教務、管理,到獎勵辦法等,都定得周密而詳盡。
當時,海岱書院只收滿營子弟入學,願與課者無論舉貢生童,皆可報名,每年自二月起至十一月止,月課兩次:每月初六日為正課,十六日為副課。雙月,兩課皆文詩;單月,一課文詩,一課經古,全年課文詩十五次,經古五次。其取額為:生卷取超等6名,特等22名,余皆一等,童卷,上取3名,中取5名,余均次取。生童每課共取36名給予膏火和獎勵。對生童獎勵,制定了詳細標準辦法。此外,每逢科年,每月初旬,中旬、下旬加課各一次,均有膏有獎。
辦院經費:原集資銀7571兩,書院落成後,除淨支存銀4609兩,由知縣張承燮補足為4620兩,於光緒十五年五月存入恆升當店生息,每年可得息銀665.28兩,做為書院開支經費,其不足部分由旗城都統府實報實銷。
青州海岱書院建立後,由於教學質量高於儒學,在廢科舉之前(1904年)除壽椿,又有洪固卿、景格、賽沙敦、何子振、穆雲峰、關恭正等人考中進士。另外還有舉人、秀才多人,尚未計算在內。
光緒二十四年(1898)五月維新變法時,詔令各省、州、縣書院一律改為學堂,海岱書院遂改名為海岱中學。由於變法失敗,直到光緒二十七年以後,才徹底改為新學。課程設國文、英文、數學、歷史、地理、理化、體操等。1909年,海岱書院又創辦了英文專修館,專門培養外語人才,這是海岱書院的第三代。 海岱書院(包括中學)任教的先後有石榮齡(教古文,五經四書)、壽椿(教古文,經史)、唐承恩(教國文、書法)、關質斌(教數學)、胡錫候、戴**(英文)等。為提高教學質量,海岱書院前期曾重金聘請法小山和其他新科進士講學,後期曾聘請廣文大學畢業精通數學和英語的劉鑾、宋徽吾任教。劉、宋系漢族,居住南城,上課時海岱書院常用轎子(後用洋車)接送。
由於海岱書院在教育上不斷地改革緊跟時代,注重質量,由舊學改新學後,又培養出一大批人才。有些學生畢業後考入省高等學堂,有些學生則被推薦出國留學。
據不完全統計,前後三代中成就突出者有下列人員: 胡玉振 日本仕官學校畢業,陸軍47旅少將旅長。 完顏祥清 日本高等師範畢業,省立一中校長,教育家。 唐良恩 留學美國,土木工程博士,曾出席在美召開的太平洋會議。 容遠溪 留學德國,礦業專家。 佟恩甫 留學日本,建築學家。 祁錫育 省優級師範學堂畢業,地理學學者,英國皇家地理學會名譽會員。 胡錫候 省高等師範學堂畢業,教育家,後任旗城海岱中學學校校長。 甘殿香 省高等師範學堂畢業,地理學家。 唐文瀚 山東高等學堂畢業,德語翻譯兼工程師,曾參與修建膠濟鐵路。 舒伯臣 省政法學堂畢業,法律學家,在青州古郡創立了第一座律師事務所。 金駕石 上海滬江大學畢業,中國商船駕駛員總會和中國輪機員總會創始人之一。 石愚山 省高等師範學堂畢業,教育家,濟南“五四”愛國學生運動領導人之一。 唐珍 山東礦業學校畢業,黑山煤礦總工程師,礦業專家。 何午軒 山東礦業學校畢業,礦務學家。 徐伯川 復旦大學土木系畢業,西安冶金建築學院教授。 徐匯平 省高等師範學堂畢業,我國最早期天文事業奠基人之一。 何森 青島醫學院教授、婦科專家。 唐靄如 交通大學畢業,鐵路工程專家。 唐璞 中央國立大學建築系畢業,建築學家。 金知人 吳淞中國商船專科學校畢業,船長,解放戰爭時期駕船自香港北歸。 佟至善 華北浸禮會神學院畢業,基督教三自愛國委員會,山東省常委,濟南市副會長。 趙庶常 《大公報》名記者,青島通訊社社長。 張六橋 海岱書院畢業後考入郵局,後晉升為博山、明水、煙臺等地郵電局長。 那勝全 經營商貿獲巨大成功,現旅居美國。
相關詞條
-
寧波三一書院
‘三一書院’成立的年份,是在1868年(同治七年)創立的。那一年,從英國聖公會來了一男一女兩位傳教士,他們分別被寧波人稱作戈柏和祿賜(女)。這兩位傳教士...
介紹 書院故事 -
中國文化書院
中國文化書院是由我國已故著名學者馮友蘭先生與北京大學哲學系張岱年、朱伯昆和湯一介等幾位教授共同發起,聯合了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
建設宗旨 成立意義 組織機構 教學活動 學術交流 -
張尚德[達摩書院創辦人]
張尚德教授,1932年出生於湖南湘潭,1962年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畢業,為台灣地區屈指可數的國學和佛學專家。青年軍二零六師小兵,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畢業。...
簡介 主持禪修 演講記錄 達摩書院 道南書院 -
徂徠書院
徂徠書院遺址位於中國山東省泰安市徂徠山之北,今天這個地方被稱為書坊。宋寶元元年(1038年)至康定元年(1040年),學者石介在家服喪期間,創建徂徠書院...
徂徠書院:宋代四大書院之一 徂徠書院創始人:孫復、石介 宋初三先生:孫復、石介、胡瑗 -
華夏文化書院
華夏文化書院 是在著名學者張岱年、陳岱孫、季羨林、李慎之、石竣、周一良、陰法魯、湯一介、龐朴、陳鼓應、厲以寧、蕭灼基、王鳳賢、沈善洪等先生的關懷和支持下...
概況 華夏文化書院 -
徂徠書院遺址
徂徠書院遺址位於徂徠山北,今其地稱作書坊。
簡介 書院創始人 馮玉祥題詞 -
濰陽書院
濰陽書院在濰坊古城城區南西側、大十字口西路北,共廳房、樓房29間,是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知縣韓光德捐俸銀三百兩及士紳、鹽商、鋪戶捐款建成的。是濰...
濰陽書院名師之一 濰陽 -
王岱[清朝康熙年間澄海縣令]
湘潭人王岱(別號山長),三楚名儒,崇禎舉人,與王漁洋(士禎)詩名並世。老年出仕。初授京衛學博,卻又生性耿直,不容於朝,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貶為澄海...
人物經歷 發展文化教育 修堤梁、編縣誌 除舊革新 自律甚嚴 -
吳觀岱繪晴窗讀畫圖
吳觀岱繪晴窗讀畫圖,設色,紙本,手卷,尺幅:34×82厘米(畫心)款識:晴窗讀畫圖。辛酉(1921年)重九節為景炎先生作並希方家鑒教。梁溪吳觀岱。
簡介 題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