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當時,感城一帶的日寇剛剛投降,還沒有集結到那大軍部,城內仍駐有尚未受降的日軍和偽軍。瓊崖共產黨的部隊遵照中共中央關於號召各解放區軍民迅速前進,收繳日偽武器,接受日軍投降,向一切敵占城市和交通要道開展進攻的軍事部署行動的指示,中共昌感崖聯合縣縣委決定派副縣長王廷俊(感城村人)和瓊崖獨立縱隊二支隊三大隊副政委張愚,率領新編第八中隊和地方幹部到感城外圍活動,準備與張應桓的第九中隊一起進入感城墟,接收日軍武器。
經過
9月2日上午,八中隊和九中隊來到寶上村。寶上村在北,感城墟在南,中間隔著感恩河,相距約2公里。中午時分,昌感崖聯合縣政府糧食科長王康寧(家鄉在感城以南的板橋村)奉命前來傳達命令:張應桓率第九中隊到該縣北部的新街地區活動,王廷俊和張愚率八中隊和地方幹部進駐感城墟接受日軍投降,並召開慶祝大會。
考慮到感城是國民黨歷屆感恩縣政府的駐地,本著慎重起見的態度,王廷俊和張愚先派人潛入感城村了解情況,確認那裡秩序穩定後,於當夜子時住進了感城村有堅固圍牆的麥家祠堂。
激戰
王廷俊他們的行動還是被敵人察覺。
當地國民黨反動頭子蘇秀謙和偽維持會會長莊繼周感到十分恐慌,尤其是蘇秀謙,他是感恩縣一霸,歷來壟斷著當地的妓院、賭場和煙館生意,怎能容許正義的人民武裝來“壞”了他的好事?
恐慌之餘,他們探知英勇善戰,而且裝備較好的九中隊已經北上,只有八中隊入駐感城,認為這是天賜良機,於是當即與另一個反動頭子林克裕,連夜糾集了400多人的武裝力量,準備“吃掉”只有60餘人的八中隊。
9月3日中午,蘇秀謙等人將麥家祠堂團團圍住,然後發起瘋狂進攻。
面對敵人的洶洶來勢,王廷俊等人利用圍牆作為屏障,沉著應戰,狠狠地還擊來犯之敵,圍牆外的敵兵死傷一片。
為了消滅更多的敵兵,王康寧乾脆爬上祠堂的制高點——牌樓,在上面不但可以把敵人看得清清楚楚,指揮下面的戰友反擊,還有利於個人殲敵,敵人只要進入有效射程內,王康寧就一槍一個,讓他們有來無回。
下午時分,感恩河北岸寶上村的40多名民兵聞訊趕來救援,但由於武器落後,加之河水暴漲,他們無法趟過感恩河,最終被敵人擊退。
在麥家祠堂,雙方酣戰已4個小時,且在難分勝負之際,蘇秀謙和莊繼周等人從日軍那裡弄來了幾箱手榴彈,全部投進面積不足一畝的祠堂之內,八中隊官兵被炸得屍首相枕。王康寧受了槍傷之後,掉落下來,被戰友的屍體所掩埋。
感覺祠堂里沒有動靜之後,敵人才衝進去,或補槍,或毀屍……
逃生
雙方激戰時,麥賢堯和母親就在祠堂後面的家裡,激烈的槍聲嚇得他躲到了床底下。傍晚的時候,他走進祠堂,看到了那慘不忍睹的一幕……
經過事後調查,“麥家祠慘案”共有107人犧牲,這當中包括當地的幹部和民兵隊伍。王廷俊和他的三弟王孟瑞、五弟王人俊都在戰鬥中捐軀。
有4人在慘案中幸免於難,他們分別是王康寧、吳以炳、麥建雲和孫若(女)。王康寧是在入夜後才從血泊中甦醒過來,懷著悲憤之情,帶著其餘3位倖存者,踉踉蹌蹌地朝東北方向的抱利革命根據地轉移。
原因
抗戰剛剛勝利,國民黨反動勢力的屠刀就揮向同胞,何其殘忍!箇中原因又是什麼?
原來,在接受日軍投降,接收日軍武裝的過程中,國民黨瓊崖當局不接受瓊崖特委提出的“分區受降”的合理建議,甚至動用武力阻止人民抗日武裝接收日軍武器,製造了震驚全瓊的“麥家祠慘案”;幾乎與此同時,瓊山、文昌等地區也發生了類似的事件,由於人民抗日武裝的克制和警惕,才避免了“麥家祠慘案”的重演。
當事人
王康寧後來曾出任昌感縣公安局局長、副縣長、縣長、海南鐵礦副礦長,後來又到廣東惠陽地區工作,1984年在惠州病逝,享年65歲。
製造“麥家祠慘案”的主凶解放後便伏法。蘇秀謙於1948年曾當上國民黨的“國大代表”,海南解放時逃到三亞崖城,1951年被逮捕,就地正法。此外,蘇秀謙的幫凶林克裕也在海南解放後被槍斃;莊繼周在解放前夕逃往台灣,最終客死他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