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烏口樹

海南烏口樹,灌木或喬木植物,高1-6米,有種子4顆。花期5-7月,產於廣東、廣西和海南地區。

基本信息

植物信息

海南烏口樹TarennatsangiiMerr.
來源:中國植物志第71(1)卷茜草科RUBIACEAE烏口樹屬TarennaGaertn.
11.海南烏口樹(中國高等植物圖鑑)光冠烏口樹(海南植物志)
TarennatsangiiMerr.inLingnanSci.Journ.11:59.1932;海南植物志3:319.1974;中國高等植物圖鑑4:233,圖5879.1975.

形態特徵

灌木或喬木,高1-6米,小枝被極短的柔毛。葉紙質,長圓狀倒卵形或倒披針形,長6-26厘米,寬1.5-7厘米,頂端漸尖或短漸尖,基部楔形,乾時呈黑褐色,上面無毛,下面散生近乳突狀的短柔毛或近無毛,常稍粗糙,在脈上被毛稍長和較密;側脈4-7對,彎拱上升,疏離,纖細,在下面稍明顯;葉柄長5-15毫米,有短柔毛;托葉三角形,漸尖,長4-5毫米。傘房狀的聚傘花序頂生,長4-7厘米,寬約6厘米,多花,被緊貼的灰色短柔毛;花梗長4-7毫米,與花萼均被短柔毛;萼管圓筒狀壺形,長約3毫米,頂端5淺裂,裂片三角形,長0.3-0.5毫米;花冠白色,長1.8-1.9厘米,外面無毛,內面被柔毛,5裂,裂片長圓形,長約1厘米,寬約2毫米,比冠管稍長或近等長,開放時外反;雄蕊5枚,花絲長約1毫米,花葯線形,常旋卷,長約8毫米;花柱長約2厘米,伸出花冠,上部無毛,下部有柔毛,子房2室,每室有2顆並列的胚珠。果近球形,直徑5-7毫米,無毛,果柄長約5毫米,有種子4顆。花期5-7月,果期7月至翌年1月。

地區分布

產於廣東茂名,廣西南部和海南樂東、崖縣、保亭、瓊中、萬寧和定安;生於海拔140-800米處的山地林中。模式標本采自海南瓊中縣紅毛山。

藥用價值

【異名】烏木、達侖木(《廣西藥植名錄》)。

【來源】為茜草科植物烏口樹的葉及果實。

【植物形態】烏口樹灌木,直立。枝有棱,具毛。葉對生,橢圓形,長5~12厘米,寬2.5~4.5厘米,先端近短漸尖,基部楔形,全緣,上面深綠色,下面淺綠色,兩面均有毛,中脈及側脈更為明顯;葉柄長0.3厘米。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總花梗長0.6~1厘米,有毛。漿果圓球形,長約0.4厘米,有毛。花期4月。果期10月。生於灌木叢中,或石灰岩山地。分布長江以南各地。

【採集】10月采葉及果,略曬乾備用。 

【功效分類】清熱解毒藥;祛風藥

【功用主治】①《植物名實圖考》:"通筋骨,起勞傷。"②《廣西藥植名錄》:"清熱,解毒,鎮痛。治頭痛,身骨痛。"

【用法用量】內服:根煎湯,30-60g。外用:適量,鮮葉搗敷。

烏口樹屬植物

烏口樹屬植物為灌木或喬木。約370種,分布於亞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大洋洲和非洲熱帶地區。中國有17種、1變型,產於西南部至東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