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州氣象局

5、負責氣象宣傳和政務信息收集整理、分析上報等管理工作。 6、負責公務員以及幹部人事檔案管理工作。 8、負責離退休幹部管理和服務工作。

概述

北州氣象局建於1976年,1994年隨州委、州政府遷至海晏縣,1996年遷到西海鎮州府所在地。海拔高度為3115米。海北州氣象局在當地政府和省局的領導下,堅持艱苦奮鬥,勇於奉獻的精神,以優質服務,促進地方經濟建設為目標,防災減災為己任,服務人民為宗旨,做了大量而卓有成效的實際工作,為海北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特別是在防災減災,農牧業生產,生態建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顯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

機構設定

現轄剛察、海晏、門源、祁連四個縣氣象局,托勒、野牛溝兩個鄉氣象站,一個海北牧業氣象實驗站。州局內設辦公室,人事正工科,業務科三個機關科室。直屬事業單位四個:海北州氣象台,海北州防護雷電中心,海北州氣象局科技服務中心,海北州駐西寧辦事處。

人員機構

全州氣象系統在職職工111人,離退休人員33人。在職職工中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57人(其中研究生1人,本科15人,大專41人);具有中級以上職稱人員27人(其中副研級1人);中共黨員28人;國家公務員14人,其餘均為事業單位編制人員。

基本業務

全州七個局站中剛察縣氣象局為國家基準氣候站,24小時觀測,日射三級觀測,新增沙塵暴觀測。祁連、門源、托勒、野牛溝為基本站,海晏縣局為一般氣候站。各縣局站均承擔地面測報,編髮天氣報業務,並承擔人影、雷電防護業務。海北牧業氣象實驗站承擔農牧氣觀測、預報、生態環境檢測、科研研究等。州氣象台承擔全州天氣預報及縣局預報的指導工作。
科技產業:2002年海北州防護雷電管理局、海北州人工影響天氣管理局成立。開展的項目有防雷檢測,雷電防護工程設計、施工、驗收,雷電災害評估,專業氣象服務,氣候評價,氫氣球廣告,“121”氣象信息自動答詢,電視天氣預報節目廣告,生態建設等。
精神文明:州局2004年晉升省級文明單位;門源、海晏、剛察、祁連先後跨入州級文明單位,剛察縣氣象局並被省氣象局評為1997年度“雙文明先進集體”,州氣象局連續兩年被州委、州政府授予“年度特殊貢獻一等獎”,獲得省部級以上不同獎勵的單位15次,個人90人(次)。

內設機構及工作職責

局辦公室主要職責

  1、負責局機關的政務、事務的綜合協調和管理工作。負責目標管理工作。
2、組織草擬綜合性檔案、報告、總結、計畫。起草和審核海北州氣象局公文和領導講話,制定和完善局機關工作規則和各類規章制度。
3、負責承擔各類會議的會務工作。負責公文、會議決定、領導批示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催辦工作。
4、負責機要、文秘、保密、文書檔案及印鑑等管理工作。
5、負責氣象宣傳和政務信息收集整理、分析上報等管理工作。
6、負責計畫財務、基本建設、國有資產、住房、醫療制度改革等工作。
7、負責外事管理工作,歸口管理來信、來訪工作。
8、負責機關後勤行政管理和安全生產工作。
9、承辦局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業務科主要職責

1、組織實施氣象業務建設。
2、負責天氣預報、氣象探測、技術裝備、技術保障、信息網路、氣候資源開發利用、氣象設施與氣象探測環境的保護和管理等工作。
3、負責公眾氣象預報、災害性天氣警報及農業氣象預報、城鎮環境氣象預報、火險氣象等級預報等專業氣象預報的發布管理。
4、組織開展重大災害性天氣、氣象災情的調查評估和對發生災害的氣象成因鑑定,及時向當地人民政府報告氣象災情調查情況,經當地人民政府批准後,負責同意發布氣象災情公報。
5、管理、指導和組織實施人工影響天氣作業。
6、組織管理雷電災害的檢測、調查、評估、統計、鑑定以及雷電防護工程的設計審批、施工監督、竣工驗收工作。
7、組織提供或審查大氣環境影響評價、建設規劃、設計以及建設工程等使用的氣象資料。
8、負責氣象活動以及氣象法規的宣傳、實施、監督檢查和行業歸口管理。
9、組織擬定和實施氣象業務項目及科研發展計畫。負責氣象科普管理工作。
10、負責氣象科研與技術項目的申請立項及新技術、新業務推廣等管理工作。
11、承辦局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人事政工科主要工作職責

1、擬定本局黨組管理幹部的選拔、培養、任用管理制度。負責黨組管理幹部的考核、任免。
2、組織氣象專業技術職稱的評聘、優秀人才選拔工作。負責人員聘用、考核、獎懲等管理工作。
3、負責機構編制、勞動工資、人事信息統計、社會保障管理等工作。
4、擬定本部門人才引進、開發、配置及培養計畫並組織實施。
5、負責職工在職教育、培訓的組織管理。
6、負責公務員以及幹部人事檔案管理工作。
7、負責紀檢、監察以及職工思想教育、精神文明建設、黨風廉政建設工作。
8、負責離退休幹部管理和服務工作。
9、承辦局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