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邱山鄉

浮邱山鄉

浮丘山鄉位於桃江縣城西郊,資水南岸與桃花江鎮、高橋鄉、鸕鶿渡鎮毗鄰。2005年12月由原浮邱山鄉與原水口山鄉合併組建而成,全鄉面積124平方公里,人口55000人,轄20個行政村,境內有桃馬、桃修、桃浮公路貫穿全鄉,交通十分便利,全鄉礦產、竹業資源極為豐富,花卉苗木暢銷全國各地,中有修山電站,縣城無害化垃圾場和桃花江核電廠進廠工路等重點工程,境內有縣著名的旅遊景點浮邱寺。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浮丘山鄉在湖南省的位置

境內風景名勝

浮丘山鄉境內有浮丘山,海拔752m,面積約58平方千米,人稱“小南嶽”。上有48座峰,山間雲遮霧繞,遠望若浮,近看似丘,故謂之浮丘山。此山自古為楚南名山,山高林密,四季景色迷人。浮丘山不僅風景秀麗,且有不少文物勝跡。山頂浮邱寺 ,相傳建於唐宋時期,原為道教宮觀,後歸佛教,改名浮丘寺。浮丘山由此成為佛教聖地,長年香火不絕。今存寺宇,乃清代重修,頗具觀賞價值。寺廟後山,有“飛來石屋”;山腰“火雲洞”,為一天然岩洞,高2m許,洞內冬暖夏涼,洞外茂林修竹,景色清幽,遊人至此,如臨仙境。正式有文字記載的浮邱宗教史,可上朔到漢朝。浮邱寺最初建於兩晉南北朝的劉宋時期。謂之浮邱觀。清乾隆時佛教購買更名浮邱寺(《桃江縣誌》)。按中國歷史上修建寺廟的傳統要求,寺廟要後有主山,兩邊有附山,現存的浮邱古寺後有主峰,兩邊有48附峰環繞,形成萬佛朝宗的布局。因此,浮邱山早有“小南嶽”之稱。最初道觀建立後,明清朝廷在此設立了道征司,管轄湘中一帶3000道士(《桃江縣誌》)。浮邱道教因祖師菩薩而興旺,所以浮邱寺初建就有祖師殿。現存浮邱寺建築群系清乾隆三十五年至四十年(1770—1775年)所建。整體建築為磚木結

浮丘山上浮丘寺
構,耗白銀700餘兩,歷時6年建成。清道光19年(1839年)兩江總督陶澍的副室賀氏又捐資重修了壽佛殿與後殿。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24894
13008
11886
家庭戶戶數7424
家庭戶總人口(總)24892
家庭戶男13006
家庭戶女11886
0-14歲(總)5522
0-14歲男2985
0-14歲女2537
15-64歲(總)17041
15-64歲男8880
15-64歲女8161
65歲及以上(總)2331
65歲及以上男1143
65歲及以上女1188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24323

下轄村及基本情況

黃南沖村 轄地8.15平方公里 共有847戶 3167人
白家河村轄地4.4平方公里共有961戶3448人
金盆村 轄地5.5平方公里 共有623戶2510人
擔水壩村轄地6.06平方公里共有670戶2494人
田家沖村 轄地8.37平方公里共有670戶2494人
禁牌轄地5.18平方公里共有656戶2481人
洪橋頭村轄地5.77平方公里共有835戶2895人
黃鶴橋村 轄地6.49平方公里共有910戶3205人
大水洞村轄地6.23平方公里共有691戶2499人
山橋村轄地5.29平方公里共有732戶2953人
近侖村 轄地4.3平方公里共有618戶2100人
毛家橋村轄地7.44平方公里共有850戶3095人
枳木山村轄地6.57平方公里共有871戶2762人
人形山村轄地7.22 平方公里共有795戶2871人
西峰寺村轄地4.53平方公里 共有581戶2036人
邱山村 轄地3.71平方公里共有564戶1955人
沙田灣村轄地3.71平方公里共有564戶1955人
齊心村轄地7.18平方公里共有847戶2978人
新橋村轄地5.24平方公里共有640戶2268人
回龍灣村轄地5.01平方公里共有2292戶688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