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溪村

浮溪村,全稱浮丘溪,源出浮丘峰,是安徽黃山風景區惟一流向錢塘江水系的河流。浮溪村坐落於浮溪畔,在黃山風景區中的三十六巨峰之雲門、桃花、浮丘三峰夾抱形成的峽谷內。三十幾間白牆黑瓦農舍散落在桃花峰南坡腳下(北坡為溫泉)。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浮溪村落處處花繁草茂,鳥語花香,溪水潺潺,令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村落周邊生態環境絕佳,一個天然的動植物寶庫,名花古木,珍禽異獸,種類繁多,植被覆蓋率達93.6%,森林覆蓋率達到83.4%,高等植物1000餘種。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使之成了一個“天然大氧吧”。浮溪周邊負氧離子含量是城市的十幾倍,山溪流泉所產生的空氣負養離子濃度長時間穩定在20000個/ CM3以上。居住在此可以增強人的體質,促進身心健康,激發靈感、舒暢胸臆、養生保健、延年益壽。

猴谷還被黃山市開闢為中國小科普教育基地。這種猴子社會行為豐富,當您漫步在這青山綠水之中,聽到猴子無拘無束的喧鬧聲,觀察它們許多妙趣橫生的行為,體味人與猴子和諧相處的情景時,你就會有一種回歸自然的真切感受。

旅遊配套基礎設施較完善,購物超市、郵政服務、通信服務、金融服務和醫療服務機構離村落10分鐘車程。 絕佳的生態環境決定了黃山腳下的浮溪村成了度假、養生和療養的理想場所,吸引著眾多遊客,特別是中老年群體鍾情於此.

此外,這裡還是名茶的出產地:黃山毛峰,又名黃山雲霧茶。黃山常常雲霧縹緲,在這樣的自然條件里,茶樹終日籠罩在雲霧之中,很適合茶樹生長,因而葉肥汁多,經久耐泡。加上黃山遍生蘭花,採茶之際,正值山花爛漫,花香的薰染,使黃山茶葉格外清香,風味獨具,是我國極品名茶之一。黃山毛峰,茶香清高如玉蘭。湯色清澈帶微黃,滋味醇厚可口,芽葉細嫩多白毫,形如雀舌。開水沖泡時,芽葉豎直懸浮湯中,既而徐徐下沉。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67畝(其中:田29畝,地138畝),人均耕地0.68畝,主要種植糧食、烤菸等作物;擁有林地2592畝,其中經濟林果地5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2.66畝,主要種植板栗、核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3畝;草地71畝;荒山荒地446畝,其他面積849畝。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61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84.4萬元,占總收入的54.8%;畜牧業收入45萬元,占總收入的29%(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05頭,肉牛18頭,肉羊146頭);林業收入 0.8萬元,占總收入的0.5%;第二、三產業收入7萬元,占總收入的4.3%;工資性收入5萬元,占總收入的3%。農民人均純收入2881元,農民收入以種植、養殖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4.8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6人(占勞動力的4%),在省內務工3人,到省外務工3人。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0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 、通路、通電話,無路燈。全村有67戶通自來水;有67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6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89%);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5戶(分別占總數的82%和22%)。該村到鎮集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9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9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2輛,拖拉機20輛,機車8輛。全村裝有太陽能農戶1戶;建有小水窖55口。該村到2010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 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63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2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省內。2010年烤菸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5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31%。該村目前正在發展鮮玉米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67戶,共有鄉村人口244人,其中男性114人,女性130人。其中農業人口244人,勞動力152人。該村以漢為主,其中漢族238人,彝族6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37人,占人口總數的15%;參加農村合作醫療人244人,參合率100%。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公里,距離鎮衛生院9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槽溝完小,中學生就讀到狗街第二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5公里,距離中學1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4人,其中小學生12人,中學生12人。

村務公開

全村村務公開項目主要有經濟收支。主要以貼上公告方式公開。

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67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67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4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12.2萬元,有固定資產1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3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主要以公告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8人,黨員中男黨員8人。有團員6人。

發展重點

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自來水水源不足,鄉村公路無法通行,資金不足,農業基礎設施薄弱。

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鮮玉米特色產業,種植面積 80畝;發展養殖業,養豬300頭、牛100頭、羊500隻;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3人。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9年的3961元增加到4287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