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發掘單位: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臨汾市文物局浮山縣文物旅遊局
浮山橋北商周墓地處太岳山南部,在臨汾盆地東緣,位於浮山縣城東北橋北村西300米處。
簡介
浮山橋北商周墓地——位於浮山縣城東北橋北村,共發掘商、西周及春秋時期墓葬31座,其中大、中型墓14座,墓內有殉人、殉狗現象及多種隨葬器物。墓葬部分銅器中屢見帶“先”字的銘文或族徽,表明是一處先氏(國)墓地,為研究商代方國文化提供了全新資料。素有“表里山河”之稱的山西,發現總是讓人驚喜連連,而在新世紀之際,一系列重大考古新發現接踵而至,不僅震驚全國,也令世界考古界嘆為觀止。在第四個文化遺產日之際,我省評選出“新世紀十大考古發現”,為我省考古界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不管是古遺址,還是一件破損的舊瓷片,在考古工作者眼中,這些看似不起眼的文物,總有它的來歷,而在那些令人揣測的歷史背後,總有或精彩跌宕、或絢爛神奇的故事。在我省“新世紀十大考古發現”揭曉之際,本報記者採訪了各個考古項目的負責人,聽他們講述那些不為人所知的真實故事。在浮山縣城東北橋北村的浮山橋北商周墓地,共發掘商、西周及春秋時期墓葬31座,其中一些大型墓葬的規格還很高,可是等考古工作者逐漸掀開該墓葬謎底時,卻發現裡面的殉葬品所剩無幾,青銅器更是一件不留,千年的歷史信息被盜掠一空,考古隊長田建文如此形容,“心就和墓葬內的陶片一樣,碎了!”“考古工作本身就很被動,我們不能主動性挖掘,只能進行搶救挖掘,而接手浮山橋北商周墓地,就是因為那塊常常有盜墓賊光顧。等我們趕到現場時,發現了很多盜洞,而且還在盜洞旁發現了寶特瓶等生活垃圾和一個手電筒。”田建文告訴記者,那個手電筒竟然還能用,發出強烈的光芒,可見盜墓賊剛剛光顧過此地。考古隊共發掘商、西周及春秋時期墓葬31座,可分為大、中、小型三類。其中,大、中型墓共有14座,均慘遭盜掘,墓內有殉人、殉狗現象,隨葬有青銅器、車馬、玉、石、蚌類等器物。根據出土遺物及墓葬形制推測分析,大型墓墓主應是商王朝管轄下的方國首領,中型墓地墓主可能是王室子弟或身處要職的官員,沒有銅容器的小型墓,屬西周與春秋時期,墓主人為庶民。墓葬被盜銅器中,觚、罍、斝上屢見帶“先”字的銘文或族徽。應當為先氏(國)墓地,為研究商代方國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挖掘
考古工作者率先發現了一個長20米的墓道,“墓道越長,墓主人的規格就越高。這個墓道竟然比天馬-曲村北趙晉侯墓地的墓道還長,其規模可見一斑。”田建文就像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一樣驚喜,因此他乾起工作來也特帶勁,沒日沒夜地守在墓地旁。
接受採訪時,田建文回憶:“發掘以前,我給自己的老師打電話,說如果挖掘出有銘文的青銅器,就一定要推薦該墓葬上榜為本年度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然而,一件銅器也沒有,5座大型墓葬中的文物加起來還不夠原有文物的1/10。“通過墓葬內殉人、殉狗等跡象,我們判斷這是商周時期的墓地。要知道晉南很少發現商代遺址,這對研究晉國早期文化、來源和構成有著不可多得的意義。只可惜……”田建文遺憾萬分,“這是我一生中抱有希望最大的考古項目,可到頭來失望也最大……”
話雖如此,但浮山橋北商周墓地依然為考古工作者研究晉文化提供了有利的佐證,而且從公安部門追回的青銅器上判斷,此地是一處先氏(國)墓地,因為在青銅器上的銘文中有“先”的字樣和族徽,也因此證實該處是晉國的一塊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