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正式有文字記載的浮邱宗教史,可上朔到漢朝。浮邱寺最初建於兩晉南北朝的劉宋時期。謂之浮邱觀。清乾隆時佛教購買更名浮邱寺(《桃江縣誌》)。按中國歷史上修建寺廟的傳統要求,寺廟要後有主山,兩邊有附山,現存的浮邱古寺後有主峰,兩邊有48附峰環繞,形成萬佛朝宗的布局。因此,浮邱山早有“小南嶽”之稱。最初道觀建立後,明清朝廷在此設立了道征司,管轄湘中一帶3000道士(《桃江縣誌》)。浮邱道教因祖師菩薩而興旺,所以浮邱寺初建就有祖師殿。現存浮邱寺建築群系清乾隆三十五年至四十年(1770—1775年)所建。整體建築為磚木結構,耗白銀700餘兩,歷時6年建成。清道光19年(1839年)兩江總督陶澍的副室賀氏又捐資重修了壽佛殿與後殿。
浮邱寺為一院式建築群,寺門上方有一大石匾鐫書“浮邱寺”,進門第一宅為玉皇殿,供奉玉皇大帝塑像,為僧人誦經、打坐、授課之用。第二宅為壽佛殿,供奉無量壽佛塑像。第三宅為祖師殿,塑有北方真武祖師像。第四宅為老佛殿,塑有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十八羅漢及藥師像。佛座台下方嵌有一青石板,二米見方,上面鐫有清道光皇帝御筆“印心石屋”四個大字。禪寺兩邊是僧房、齋堂。樓上辟有客房。
名勝景點
浮邱寺周圍遍布名勝景點,據清嘉慶《益陽縣誌》載:“浮邱勝跡,山後有風洞,洞上有石屋鎮壓。山僧云:洞開則狂風大作。故無啟者,其石屋傳為飛來。山頂有丹池,為劉宋時浮邱子煉丹處。池旁小石間或有齒痕,俗呼齒石,謂浮邱子初入山時缺供,煮石為糧,其未化者,齧之而不可食,則棄其餘也。山上有寺,寺側有井,時而泛濫,時而涸竭,其中由溢而竭,由竭而溢,皆可立待訊息,最奇。山寺之前有三峰,矗立如閣,人稱三閣寨。山之半有水田……山之腰有龍洞……山之前有石洞……山之末與修山對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