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經歷
個人履歷
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選舉與人大制度研究中心主任。畢業於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曾師從復旦大學王邦佐、孫關宏先生、天津師大徐大同先生研修政治學理論、西方政治思想史。曾赴日本關西大學任交換教授。
作為中國(大陸)恢復政治學、行政學學科後的第一批政治學、行政學教學研究者之一,被學界稱為當代中國政治制度研究的“典型代表”,“國內最早開展當代中國政治制度教學研究,並在這個領域一直深入鑽研,取得豐碩成果,國內外已有一定影響的學者。”
主要兼職
上海市政治學會副會長
上海市行政管理教學理論研究會副理事長
上海市人大常委會諮詢專家
上海市政協理論研究會常務理事
上海市科學社會主義學會常務理事
上海市信訪學會常務理事
中國統戰理論研究會上海研究基地專家委員
中央社會主義學院政黨制度研究中心學術顧問
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聯絡辦幹部培訓客座教授
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兼職教授
上海交通大學MPA兼職教授
東華大學人文學院顧問教授等。
教學研究
研究方向
當代中國政治制度、當代中國公共行政、西方政治學說史等。
所授課程
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國家精品課程、上海市精品課程、復旦大學精品課程)
西方政治學說史
行政實務與案例
當代中國政府管理(MPA)
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專題研究(碩士生)
當代中國行政制度專題研究(碩士生)
當代中國公共行政研究(博士生)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制度史(博士生)
人物成果
出版著作
主編、主筆、合著的有:《當代中國政治制度》(上海人民90版,國內第一部同類著作,獲全國高校優秀教材二等獎,上海市高校優秀教材二等獎,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旦大學99版,校重點課程教材;校創名牌課程教材;獲全國高校優秀教材二等獎,已由韓國翻譯出版韓文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制度》(主筆 香港三聯95版)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制度》(上海人民99版,全國慶祝國慶50周年100 部重點書之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制度》(上海人民05修訂版)
《當代中國行政》(復旦大學93版)
《權力與制約》(中國社會02版)
《西方政治學說史》(復旦大學99版)
《從"理想國"到"代議制政府"》(四川人民90版)
參與撰寫的還有:《中國大百科全書。政治學卷》、《馬克思主義政治學》、《毛澤東思想研究大系。政治卷》、《鄧小平政治思想研究》、《西方政治思想史》、《外國學術名著提要》、《大辭海。政法卷》、《政治學辭典》等。
發表論文
在《政治學研究》、《復旦學報》、《學術月刊》、《探索與爭鳴》、《浙江學刊》、《雲南行政學院學報》、《上海行政學院學報》、《天津社會科學》、《社會科學戰線》、《學習時報》、《文匯報/理論版》、《北京日報/理論周刊》、《社會科學報》等刊物上發表論文百餘篇。例如:
關注經濟改革走向,社會科學報05.1.20
中國的社會主義代議民主共和制,文匯報04.9.20,新華文摘04(22)
現代文明視角下的法治,雲南行政學院學報04(9),人大複印資料04(10)
以科學的態度堅持馬克思主義,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04(12)
黨內監督:從“條例”到“實效”的路徑,探索與爭鳴04(6),人大複印資料04(10)
修憲事大,行憲事更大,學習時報04.5.24
我國實行的是單一元首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04(1)
試談職工素質工程的緊迫性、全面性、全局性,工會理論研究03(5),人大複印資料03(6)
“政治需要”呼喚“政治文明”,學習時報03.8.18
試論努力開發我國黨際監督的政治資源(合寫),雲南行政學院學報03(5),人大複印資料03(12)
機構改革的動力、障力與影響力分析,編制管理研究03(3)
有關“政治文明”若干理論問題,浙江學刊03(4),人大複印資料/政治學03(6)
王亮當選:中國選舉制度改革端倪初露,社會科學報03.6.5
修改憲法 完善政治制度,政治與法律03(2),人大複印資料03(5)
機構改革的“力學”分析,北京日報/理論版03.3.17
“中國特色”與“國際通則”,文匯報/理論版02.8.2
直選鄉長是農村基層民主的一次探索,雲南行政學院學報01(6)、02(1)
世紀的感悟:把握民主與國情,探索與爭鳴02(2)
重視研究價值 提倡學術爭鳴,浙江學刊02(1),人大複印資料
“三個代表”與黨的階級基礎,探索與爭鳴01(11)
21世紀中國政治研究的視角與方法,天津社會科學01(2),人大複印資料
原著為據 主題為經 政觀為緯:徐大同教授研究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方法論與基本學術觀點初探,《中西政治文化研究論叢》第一輯(天津人民00版)
立法許可權的擴散呼喚立法監督的強化,台灣大學“兩岸立法制度與立法運作”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關於政協功能的思考,探索與爭鳴00(12)
民主發展:須適應世情、國情、區情,政治與法律00(2)
有關西方政治學說史研究若干問題的思考,政治學研究00(1)
冷戰後國際政治和國內政治的互動:以中國為例(中日學者合作研究課題),載《冷戰後國際關係的變化與發展》(北京師大99版)
人大制度20年的發展及其啟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20年的發展和改革》(中國檢察00版)
特大城市城區管理體制改革的走向,政治學研究98(3)
法制化:全國人大角色之演變,載《PRC Tomorrow(台灣中山大學兩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96版)
論鄉鎮人大工作的八大關係,人大研究96(9)
中國政治現代化:面對西方民主的影響,學術月刊95(4)
關鍵在於轉變政府職能:浦東新區行政機構設定及其未來走向分析(合寫), 編制管理研究94(4)
國情與民主發展,載《國情與民主》(上海社科91版)
社會共和論與人民代表大會制,社會科學戰線90(3),人大複印資料/政治學90(8)
提高國家權力機關的權威性:論健全與完善人大制度,政治學研究86(2)
轉變職能:政府政績考核的題中主義,城市管理 05(3)
我國政黨制度的“類型歸屬”與“理論概括” ,天津市委黨校學報05(2)
以人大民主為重點,繼續推進我國民主政治的發展 復旦學報05(5),人大複印資料《中國政治》05(12),載《中國學者論民主法治》(重慶08版)
和諧小康社會呼喚工會的維權與民主功能,工會理論研究05(5)
構建和諧社會:應當認可與兼顧“兩種公平” ,載《和諧社會與政治發展》(上海人民05版)
“政治發展”的概念不宜用嗎? 北京日報理論版06.7.24。
有關“協商民主”的三個關係 聯合時報06.9.29。 載《中國民主叢書。協商民主》(天津人民10版)
現成政治實體與新社會階層的對接——關於民主黨派社會基礎的一點思考,上海社院學報07(1)
用足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功能 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學報09(3),人大複印資料
農村基層民主:由村向鄉鎮分步遞升,探索與爭鳴09(3)
阻斷公權與私慾勾連的“四不”思路,政治研究09(6)
人大“一院雙層”結構的有效拓展,探索與爭鳴09(12),《中國社會科學文摘》10(4)
鄭重建議按原文出版領袖著作,社會科學報10。3。11。
秘密寫票制的價值如何實現,北京日報理論周刊10。5。31。
論堅持人民政協獨特的組織屬性,載《人民政協理論與實踐研究》(上海人民10。6版)
依據。藍圖。原則—重溫鄧小平政治體制改革思想,北京聯合大學學報10(4)
擴大有序政治參與和拓展政協制度渠道,中國政協理論研究11(1)
論民主視野中的我國選舉法修改 復旦學報11(2)
課題研究
受有關方面的委託,主持完成多項重要研究課題,其中有的獲省部級獎項,有的已公開出版,有的呈報中央或市有關領導部門,作為決策諮詢報告。
現正主持《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制度史》(五卷本)的研究。
學術活動
應邀在上海、浙江、江蘇、山西、河南、貴州、四川、雲南、江西、海南等地的高校、黨校、國家級幹部學院及黨政機關、企業作理論報告數百場。
應邀出席國內、國際學術會議,發表學術研究成果。
應邀赴香港大學、嶺南大學、台灣中山大學發表學術講演或參加學術研討活動;應邀多次赴日本,在早稻田大學、慶應大學、創價大學、一橋大學、關西大學及東京學社等處發表學術講演或進行合作研究。
個人榮譽
曾獲省部級以上優秀學術成果獎、優秀教材獎與優秀論文獎多項。
《當代中國政治制度》(上海人民90版,國內第一部同類著作),獲全國高校優秀教材二等獎(1995);上海市高校優秀教材二等獎(1996);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1994)
《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旦大學99版,校重點課程教材;校創名牌課程教材),獲全國高校優秀教材二等獎(2002)
《有關政治文明若干理論問題》獲上海市鄧小平理論研究成果論文二等獎(2004)
《以人大民主為重點,繼續推進我國民主政治的發展 》,獲上海市鄧小平理論研究成果論文三等獎(2006)
《人大“一院雙層”結構的有效拓展》,獲上海市鄧小平理論研究成果論文二等獎(2010)
多次獲復旦大學教學獎
2003年以來兩次被評為復旦大學教學名師
2005年以來三次被評為“我們心目中的好老師”
獲上海市育才獎(2007)
主持的《夯實基礎 操作思維 惑受實際--當代中國政治制度教學研究課題》,獲上海市教學成果二等獎(2009)
主持的《當代中國政治制度》課程,先後被評為復旦大學精品課程(2006)、上海市精品課程(2006)、國家精品課程(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