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研究所成立於1953年,一直從事農藥殘留檢測、環境毒理、農藥合成與製劑加工、污染控制和治理等方面相關研究。1973年受農業部委託開始主持全國農藥殘留協作組工作,為國家第一批農藥安全使用標準的制定提供了大量科學依據。1980年起承擔了“六五”國家科委重點攻關項目,通過在浙江省建立農藥生態毒理試驗基地,對六六六、呋喃丹、甲胺磷、葉青雙等稻田主要農藥品種的系統研究,為科學評價農藥殘留行為及其毒性對農業生態環境、農產品安全及人體健康的影響進行了探索與實踐,一躍成為國內農藥學研究方面著名的學術研究單位之一。現在,研究所已成為農業部“農藥登記殘留試驗單位”、“農藥登記環境毒理學試驗單位”、“農藥登記環境行為試驗單位”和環保部“新化學物質登記測試機構”及“中荷合作農藥環境風險評估項目”的契約實驗室。
發展
研究所於2003年取得農業部“農藥登記殘留試驗單位”資質。至今該所已經承擔和完成了速滅殺丁、來福靈、滅掃利、二氯苯醚菊酯、毒死蜱、噠蟎靈、草甘膦、單甲脒、殺蟲單、精喹禾靈、二氯喹琳酸等100餘個農藥品種在茶葉、柑桔、甘藍、水稻、番茄等幾十種作物上的殘留試驗研究項目,為保障農產品安全特別是農產品農藥殘留控制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研究所率先在國內建立了“農藥生態毒理研究方向",並在2004年取得農業部“農藥登記環境毒理學試驗單位”資質,目前已經承擔和完成了 200餘個農藥製劑和原藥在蜜蜂、鵪鶉、斑馬魚、家蠶等環境生物上的毒性研究項目。同時深入開展了農藥對藻、蚤、中華蟾蜍等水生生物和兩棲生物的酶、DNA損傷、DNA修復等分子毒性機制研究。
研究所於2007年獲得了農業部“農藥登記環境行為試驗單位”資質,目前已經承擔和完成了對硫磷、草甘膦、草胺磷、辛硫磷、炔草酸、高效氯氰菊酯、敵草隆等20餘種原藥和製劑在環境中的降解、遷移、轉化等行為研究項目。
研究所於2009年獲得環保部“新化學物質登記測試機構”資質。通過對新化學物質開展環境風險評價,可以為新化學物質的認證及推廣使用提高依據,從而為保障生態安全奠定紮實的基礎。
另外,該所同時還是“中荷合作農藥環境風險評估項目”的契約實驗室。本所與浙江大學分析測試中心共建的農藥分析室和中藥材有害環境物質分析室,於2003年通過了教育部實驗室計量認證,並於2006年通過了複審。
產學研
自1987年以來,研究所開始農藥製劑配方及加工工藝的研究,並實現了產學研的良好轉化,與幾十家國內外農藥企業建立了良好的技術合作關係,為企業提供農藥製劑產品配方上百個,直接在工廠指導產品生產近30個。已開發的製劑劑型主要涉及水乳劑、微乳劑、水懸浮劑、懸浮乳劑、水分散粒劑、可分散片劑、可溶粉劑、可溶片劑、水劑、超低容量液劑等多種環保型劑型。2000年以來連續承擔了國家科技部的“農藥水性化新製劑研究開發”和“環境友好型助劑(表面活性劑)在農藥製劑配方中套用”的研究等科研項目,研究水平和成果居國內前列,尤其是近年來在綠色化學製劑研究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主持了國家科技部十五攻關專項“取代乳油的毒死蜱、三唑磷水性化製劑產業化開發研究”、十一五攻關專項“磺酸鹽、苯類溶劑替代品等專用助劑在農藥環保劑型中的套用技術開發”項目及其它省部級課題。
研究所於2006年創建了新農藥合成化學實驗室,主要從事新型天然源農藥與醫藥的創製研究、新型農藥、醫藥等合成原料藥新的仿製工藝研究、工藝改進和工業化生產等工作。目前承擔國家基金項目 “天然源殺菌活性物木黴菌酯素的先導最佳化及作用機制研究”)、省科技廳重大專項重點項目 “微生物活性物質結構修飾和新型抑菌殺蟲產品的研製”、省科技廳面上項目 “新穎高效殺蟎劑螺蟎酯的研製及產業化技術開發”等多項研究。
人力資源
研究所現有教授2人、副教授4人,博士後3人、講師2人、工程師1人,實驗員18人。客座教授2人(其中1人為陳宗懋院士)、兼職教授2人、兼職碩士生和博士生導師6人。本所自1981年起招收農藥環境毒理學方向碩士生和留學生,1991年開始招收農藥生態毒理學博士生和留學生,迄今已培養博士和碩士畢業生100餘名。畢業學生主要就職於大中專院校、藥檢所、疾控中心、化工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及考取政府公務員。如:農業部、中國農科院、江西省農業廳、天津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浙江省農藥檢定所、杭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化寧波、中化藍天等。現有全日制在校攻讀農藥學碩、博士學位研究生共40餘名。
科學研究
近5年來,研究所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0項、“973”子項1項、“863”項目2項、博士點學科基金1項、博士後基金2項、國家“十五” 攻關和“十一五”支撐項目各1項、省基金重點和省重大項目各2項、省部級其他項目10餘項、重大橫向項目2項等;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其中SCI40餘篇)。2003年獲浙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200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獲國家授權發明專利10項、受理12餘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