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工程訓練中心

浙江大學成立於1897年,前身"求是書院",是中國人最早自己創辦的新式高等學府之一。是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設的重點大學之一。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浙江大學以嚴謹的求是學風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以執著的創新精神創造出了豐碩成果。

大學簡介

浙江大學師資隊伍整體力量雄厚。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5名,中國工程院院士12名,973項目首席科學家9名,長江特聘(講座)教授51名,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67名。高水平的研究生導師隊伍和良好的科研實驗條件,為開展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中心簡介

浙江大學工程訓練中心的前身可追溯到成立於上世紀五十年代的機械系金工教研室實習廠,後在實習廠的基礎上建立了機械工廠,實習任務由機械工廠的教學車間和機械系金工教研室共同承擔。1998年以浙江大學四校合併為契機,學校對大學生實習基地進行整理,擴大規模,完善機制,機械工廠教學車間改制為浙江大學金工實習基地。同時,將建立於1983年的浙江大學工程電子設計基地與各校區相關實驗室進行整合,初步構架信息電子實驗中心,作為浙江大學本科生的信息和電子等的實習基地。

2002年開始,遵循國家教育部加強綜合性工程高級人才培養精神和機電一體化科技發展趨勢,在學校的高度重視下,為推動浙江大學機電類綜合工程高層次人才的培養和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學校成立了“工程訓練中心發展建設工作委員會”,由教學副校長任主任委員。委員會以中心的“全校共同建設、共享資源(包括教學設施資源、師資資源、教學成果資源等)和共同發揮教學作用”為指導思想,將浙江大學金工實習基地更名為浙江大學工程訓練(金工)中心,並與信息電子實驗中心最佳化整合,成立了浙江大學工程訓練中心,中心由此進入了新的發展歷程。

伴隨浙江大學新校區的建設,在紫金港新校區建成了具有9600平方米的浙江大學工程訓練(金工)中心教學大樓和4100平方米的信息電子實驗中心實驗室大樓。通過浙江大學新校區實驗室建設、“211工程”建設項目、“985計畫”建設項目和世行貸款項目等,浙江大學工程訓練中心的設備進行了全面的更新換代,建成了具有一流軟硬體環境的綜合性工程訓練中心。

近年來,中心積極開展教學改革,建立了以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為主線的系列課程新體系,統籌安排各學科專業課程和按機電一體化要求的機電測控交叉內容課程,還成立了包括了機械和電子等內容的浙江大學學生創新實踐基地,使學生具有新知識和傳統知識的合理結構,強化學生的工程意識、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現在中心已成為學生進行工程基礎知識的學習、技能操作、軟硬體調試、工程素質和創新能力的鍛鍊培養,以及進行課外實踐、第二課堂、國家大學生創新計畫、浙江省新苗計畫、SRTP、創新設計大賽等的重要場所,受到廣大學生的普遍歡迎。每年接待7000多人的校內外學生參加各種項目的培訓。

浙江大學工程訓練中心強化實習教學管理隊伍、制度和軟體建設。通過教師隊伍的互通,學科優勢的交叉互補、使教學科研能力強、學歷高的師資積極投入實習教學和管理工作;建立了實習教學人員的培訓機制,形成一支教育理念先進,勇於實踐創新的實驗教學隊伍;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創新教學體系以保障創新教育的開展;建立了建設規劃、教學實施和教學質量保障體系,保證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

經過多年的建設,相關課程獲浙江省精品課程、浙江大學精品課程以及國家級精品課程。中心現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單位,華東高校工程訓練教學學會、華東金工研究會的理事長和副理事長單位,浙江省高等教育學會金屬工藝學專業委員會的理事長單位。牽頭浙江省工程訓練的改革與發展並承擔浙江省工程訓練改革的課題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