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師別傳

1●經亨頤:自有家釀,不食沽酒/2經亨頤跟浙江一師的結緣,完全是一種陰差陽錯。 ●水手劉延陵:道不行,乘桴浮於海/91過去30年最好的光陰,都是用在拚死做工、養家活口之上,這就是我一生的功名事業。 ●俞秀松:愛情與革命同行/121從比較現實的觀點來看,寫情書和祭中華是並不相悖的,都才20歲出頭的年齡啊,最好的方式就是愛情與革命同行。

作品目錄

CONTENTS
●我為什麼要寫浙江一師? / 1
◎校史溯源 1
◎人物·師道 1
●經亨頤:自有家釀,不食沽酒 / 2
經亨頤跟浙江一師的結緣,完全是一種陰差陽錯。學校辦不好,清政府急啊,於是只有到日本去請海歸,找同鄉會來公議吧,結果聰明的人連會都不去參加,老實如經亨頤就這樣臨危受命,然後梅開二度,終於執掌一師帥印。
●悲欣交集李叔同 / 23
如果五四運動早來幾年,或許李叔同先生不會遁入空門了。當然也有人說,李先生是要用宗教來救社會,決不是消極之出家。但即使這樣,經校長作為一校之長,還是頗有怨言的,如果師生一個個都學了李先生,那怎么辦呢?
●幸虧有了姜丹書 / 34
在民國初年的浙江一師,李叔同教音樂圖畫,姜丹書教圖畫手工,特別是手工,現在可能會劃入勞技一類的,但是在當時,卻是整個藝術教育門類中很重要的一個分支。而姜丹書本人又是學藝術的,他去教手工製作,這種開創性的意義尤其了不起。
●陳望道:在宣言和文法之間 / 42
這裡有一個現象要注意,當學生輩放棄做學問的念頭時,老師輩則開始潛心教書、做學問、做出版,比如陳望道,包括從上虞白馬湖出來的一師的基本班底,最後還是跑到上海去辦學做出版了。
●語文老師夏丏尊 / 51
他於社會人生的看法,對於立身處世的態度,對於學術思想的理解,對於文學藝術的鑑賞,都是從讀書、交朋友、面對現實得來的,換一句話說,都是從自學中得來的。他沒有創立系統的學說,沒有建立偉大的功業,可是,他正直地過了一輩子,識與不識的人一致承認他有獨立不倚的人格。
●歐化老少年劉大白 / 64
劉大白是一位對詩學、文學、佛學、史學、行政、政治都有興趣的人。這種多方面興趣的人,在當時是不多見的。
●水手劉延陵:道不行,乘桴浮於海 / 91
過去30年最好的光陰,都是用在拚死做工、養家活口之上,這就是我一生的功名事業。現在右半邊頭頂之痛,雖然已經不軟,仍舊是低平的。現在用心之後,右半腦仍痛,左半身仍有些繃緊,唯已比前強壯耳。
●寄跡者王祺 / 99
頭大而禿,須密而粗,兩眼閃神有光,眉長而胖,精神充沛,望之似壽者相,留學外國多年,而不著西裝;服務軍中,而不著軍服,長衫布襪,大有過去紹興師爺派頭。
◎人物·潮人 105
●兩層半樓上的豐子愷 / 106
我以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層:一是物質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靈魂生活。
●俞秀松:愛情與革命同行 / 121
從比較現實的觀點來看,寫情書和祭中華是並不相悖的,都才20歲出頭的年齡啊,最好的方式就是愛情與革命同行。是的,很多時候,他們的愛情本身就是一場革命,而且表現得急風暴雨式的。
●一介書生施存統 / 141
施存統一生都沒有走出脫黨的陰影,直到他的作曲家的兒子施光南漸成大名,人們才稱施存統(施復亮)是施光南的父親。僅此而已。
●葉天底:先烈之血,主義之花 / 157
30多年來,當中國革命還十分艱難的日子裡,在白馬湖邊上,有一位最可敬的英雄的革命青年,曾經艱苦地生活,默默地工作,散播最早的共產主義革命種子,並且為此獻出他寶貴的生命,這就是上虞早期共產黨員葉天底。他所散播的種子,現在早已開了燦爛的花,結了豐碩的果。
●曹聚仁:現代柳敬亭 / 170
曹聚仁是個雜家。有的時候,一個人多幾種身份也是有好處的,比如在作家面前你是記者,在報人面前你是教授,在教授面前你又是出版人,這就為自己留下了一塊空間,可以遊刃有餘地施展才能。
◎事 件 179
●1909年的“木瓜之役” / 180
魯迅從日本歸國後的第一桶金,是從杭州貢院前掘到的,那時他就是周樹人,因為老鄉許壽裳在此校當教務長,所以他就在該校給日本的生物老師當助教,沒辦法,沒有正式文憑啊!“木瓜之役”一展開,周樹人當然是站在許老鄉這一邊的,不僅把校長趕走了,自己也不願意再待在此地當助教了,雖然回到紹興要面對的是無性的妻子朱安。
●歷史文獻中的“一師風潮” / 200
“非孝”那還了得啊?且你們還想廢孔、公妻和共產主義!官員和老先生們受不了了。事情很簡單,校長是任命制的,學校是公立的,那么換一個學校,撤掉陳望道等“四大金剛”就是了。可是事情沒有那么簡單啊,學生們不答應啊,他們要留住經校長,留經不達目的,一致犧牲!
◎故 事 237
●愛情與革命同行:梁周記 / 238
我要寫的關鍵字是:理想,愛情,犧牲,命運和悲劇。
●時代的犧牲者:沈宣恩仇記 / 257
宣中華後來雖和沈先生分道揚鑣,但那時是多么的水乳相融,宣中華成為極端的“玄廬化”,他的談吐,他的字跡,他的一切,都是“玄廬化”。而且這一對曾經的師生和戰友,都是死於非命。宣中華於1927年4月17日在上海被執行槍決;沈定一於1928年8月28日在蕭山衙前遭人暗殺,當時他正從莫乾山回家。他們都是時代的犧牲者。
●湖畔不是風流地 / 282
曾經“一步一回頭地瞟我意中人”的汪靜之,則完全沉默和潛伏了下來,直到1978年後,人們才發現了這一枚新詩的活化石,他也方才繼續說了一些大膽的話。
◎後記:我的未完成的南高峰 302
◎主要參考文獻 30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