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
2,劃分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的標準:物質和意識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
劃分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的標準:思維和存在有無同一性(思維能否認識或正確認識存在)
二、費爾巴哈哲學的“基本核心”與黑格爾哲學中的“合理核心”是什麼?
費爾巴哈哲學的“基本核心”:唯物主義;
黑格爾哲學中的“合理核心”:辯證法。
三、馬克思主義產生的時代性。如何科學地理解馬克思主義?
1, 馬克思主義產生的時代性:
A.資本主義的發展為馬克思主義的產生提供了經濟、社會歷史條件;
B.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鬥爭日趨激化,對科學理論的知道提出了強烈的要求。
2,馬克思主義:
A.從創造者來講:馬克思主義是由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而由其後各個時代、各個民族的馬克思主義者不斷豐富和發展的觀點和學說的體系;
B.從階級屬性講:是無產階級鬥爭的性質、目的和解放條件的學說;
C.從研究對象和主要內容上講:是無產階級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是關於自然社會和思維發展的普遍規律的學說,是關於資本主義發展和轉變為社會主義以及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發展的普遍規律的學說;
D.理論來源: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英法空想社會主義合理成分;
E.在實踐中不斷發展: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
四、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律性的辯證關係。
1, 主觀能動性:是指人們在實踐基礎上能動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客觀規律性:是事物內部所固有的、本質的、穩定的聯繫。它的存在和作用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
2,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律性是辯證統一的關係:
A.必須尊重客觀規律。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必須以承認規律的客觀性為前提;
B. 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上,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五、如何理解聯繫與發展是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徵。
1,聯繫:是指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和事物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的關係。具有客觀性、普遍性和多樣性;
發展:是前進的上升的運動,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2, 新事物能夠代替舊事物的原因:
A.新事物是指合乎歷史前進方向、具有遠大前途的東西;舊事物是指喪失歷史必然性、日趨滅亡的東西。
B.就新生事物與環境的關係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為有新的結構和功能,它適應已經變化了的環境和條件;舊事物之所以舊,是因為它的各種要素和功能已不適應環境和客觀條件的變化,走向滅亡就成為不可避免的;
C.就新事物與舊事物的關係而言,新事物是在舊事物的“母體”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舊事物中消極腐朽的東西,又保留了舊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適合新的條件的因素,並添加了舊事物所不能容納的新內容;
D.以上便是新事物在本質上優越於舊事物,具有了強大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六、如何理解實踐在認識中的作用?為什麼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1,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它對認識的決定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A.實踐產生了認識的需要。人們要改造世界就必須首先認識世界,人類的認識活動總是為各個時代社會實踐的特定需要服務的;
B.實踐為認識提供了可能。人類實踐活動提出的問題歸根結底只能依靠和通過實踐來解決。實踐創造出必要的物質條件和手段,使人的認識能夠不斷發展;
C.實踐使認識得以產生和發展。實踐是認識的唯一來源,人們只有通過實踐實際地改造和變革對象,才能使對象的真實狀態、屬性、關係、本質和規律得到充分的暴露;也只有通過實踐使自己的感覺器官直接地通對象相接觸,才能使對象的各種現象反映到頭腦中來,形成一定的直接經驗,並進而上升到理性認識;
D.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2,實踐之所以能夠作為真理的檢驗標準,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實踐的特點決定的:
A.從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發展規律的正確反映,它的本性在於主觀和客觀相符合;
B.從實踐的特點來看,實踐是人們改造世界的客觀的物質性活動,具有直接現實性的特點。
七、說說認識運動的基本規律。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兩種形式。
1,認識運動是一個辯證發展過程:從實踐到認識;從認識到實踐;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認識運動不斷反覆和無限發展。
2,A.感性認識:是人們在實踐基礎上,由感覺器官直接感受到的關於事物的現象、事物的外部聯繫、事物的各個方面的認識,包括感覺、知覺和表象三種形式;
B.理性認識:是指人們藉助抽象思維,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礎上,達到關於事物的本質、全體、內部聯繫和事物自覺規律性的認識,包括概念、判斷、推理三種形式;
C.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有著密不可分的辯證聯繫:
a.理性認識依賴於感性認識,理性認識必須以感性認識為基礎;
b.感性認識有待於發展和深化為理性認識;
c.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是辯證統一的,統一的基礎是實踐。
d.從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過渡,必須具備兩個基本條件:第一,勇於實踐,深入調查,獲取十分豐富和合乎實際的感性材料;第二,必須經過理性思考的作用,將豐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製作加工。
八、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內容及其關係是怎樣的?如何理解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1,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內容:
A.生產力:是人類在生產實踐中形成的改造和影響自然以使其適合社會需要的物質力量。生產力具有客觀現實性和社會歷史性。基本要素包括:勞動資料(勞動手段)、勞動對象、勞動者;
B.生產關係:是人們在物質生產過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經濟關係。
2.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矛盾運動的規律:
A.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
a.生產力狀況決定生產關係的性質;
b.生產力的發展決定生產關係的變革;
B.生產關係對生產力具有能動的反作用(推動,阻礙)。
3.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是社會基本矛盾:
A.生產力是社會基本矛盾運動中最基本的動力因素,是人類社會發展和進步的最終決定力量;
B.社會基本矛盾特別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是“一切歷史衝突的根源”,決定著社會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發展;
C.社會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和解決方式。並從根本上影響和促進社會形態的變化和發展。
九、如何理解人民民眾是歷史的創造者?英雄創造歷史的觀點正確嗎?
1.A.現實的人及其活動是社會歷史存在和發展的前提;
B.從社會歷史的整體聯繫和具體過程中認識和把握歷史創造者及其活動;
C.人民民眾在創造歷史過程中起決定作用:
a.人民民眾是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
b.人民民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
c.人民民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
d.人民民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
D.堅持民眾觀點,一切為了民眾,一切依靠民眾。
2.英雄創造歷史的觀點不正確:
A.英雄之類的歷史人物是一定歷史事件的主要倡導者、組織領導者或思想理論、科學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們對歷史發展有深刻影響,甚至有時能夠決定個別歷史事件的結局,從而導致歷史發生這樣或那樣的重大變化。但是,必須明確,不管什麼樣的歷史人物,在歷史上發揮什麼樣的作用,都要受到社會發展客觀規律的制約,而不能決定和改變歷史發展的總進程和總方向;
B.人和歷史人物的出現,特別是傑出的政治人物的出現,都體現了必然性與偶然性的統一。如果 看不到歷史人物活動的社會制約性,割裂必然與偶然的關係,就勢必會誇大個人的作用,進而否定或歪曲歷史發展的規律;
C.社會歷史的發展是無數個人合力作用的結果。人民民眾在創造歷史的過程中起決定作用,人民民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
十、你對馬克思主義有關科學技術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的理解。
1,科學技術作為先進生產力的重要標誌,對於推動社會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關係。
2, 科學技術革命是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強大槓桿:
A.對生產方式產生了深刻影響:
a. 改變了社會生產力的構成要素;
b. 改變了人們的勞動形式;
c. 改變了社會經濟結構。
B. 對生活方式產生了巨大影響;
C. 促進了思維方式的變革。引起思維變化的最切近的基礎是實踐;
D.總之,科學技術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若能在科學技術上不斷進取,就有可能實現社會經濟的跨越式發展。事實表明,我國制定並實施“科教興國”戰略,鼓勵自主創新,推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促進科技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蓬勃發展,是正確的戰略決策;
3, 科學技術的社會作用具有兩重性:
A.科學技術的發展標誌著人類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強,意味著能夠更多地創造出人們所需的物質財富,對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是主要的、基本的方面;
B. 由於科學技術套用不當等原因,也會產生一定的消極後果:
a.由於對自然規律和人與自然關係認識不夠,或缺乏對科學技術消極後果的強有力的控制手段而產生;
b.與一定的社會制度有關。
十一、什麼是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二者的辯證關係。
1,社會存在:也稱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是社會生活的物質方面,主要是指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及生產方式,也包括地理環境和人口因素。
2, 社會意識:是社會生活的精神方面 ,是社會存在的反映。
3, 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是辯證統一的:
A.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並反作用於社會存在;
B. 社會意識在反映社會存在的同時,還有自己特有的發展形式和規律:
a. 社會意識與社會存在發展的不平衡性;
b. 社會意識內部各種形式之間的相互影響及各自具有的歷史繼承性;
c. 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能動的反作用。這是社會意識相對獨立性的突出表現。
十二、論述商品經濟社會中價值規律及其表現形式。
1,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按照等價交換的原則進行,形成價值規律。價值規律是貫穿於整個商品經濟的一般規律,它既支配商品生產,又支配商品流通。
2,在商品經濟中,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是,商品的價格圍繞商品的價值自發波動;
3,價值規律是在市場配置資源的過程中體現它的客觀要求和作用的。價值規律的作用表現在:
A.自發地調節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社會各生產部門之間的分配比例;
B. 自發地刺激社會生產的發展;
C. 自發地調節社會收入的分配。
十三、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內涵及意義。
1,內涵:通過對商品關係的深刻分析,馬克思闡明了商品的二因素和生產商品的勞動的二重性及其相互關係、價值的質和量的規定性及其變化規律、價值形式的發展和貨幣的起源、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規律及其作用,形成了科學的勞動價值論。
2,意義:
A.論揚棄了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觀點,為剩餘價值論的創立奠定了基礎;
B,揭示了商品經濟的一般規律,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提供了理論指導。
十四、利潤與剩餘價值的區別與聯繫。
1,區別:
A.利潤是資本家預付總資本C+V帶來的;
B.剩餘價值是公認創造出除工資外的資本。
2,聯繫:
A.量上完全相等;
B.利潤是剩餘價值的轉化形式。
十五、如何理解經濟全球化?我國如何應對?
1,經濟全球化內涵:是指在生產不斷發展、科技加速進步、社會分工和國際分工不斷深化、生產的社會化和國家化程度不斷提高的情況下,世界各國、各地區的經濟活動越來越超出一國和地區的範圍而相互聯繫、相互依賴的一體化過程。
2,經濟全球化的表現:
A.生產全球化;
B.貿易全球化;
C.金融全球化;
D.企業經營全球化。
3,經濟全球化的動因:
A.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
B.跨國公司的發展;
C.各國經濟體制的變革。
4,經濟全球化的後果:
A.積極影響(簡略):
a.推動世界生產力的發展;
b.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是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
c.促進開發中國家的發展。
B.消極影響:
a.已開發國家與開發中國家之間的差距擴大;
b.在經濟成長中忽視社會進步,環境惡化與經濟全球化有可能同時發生;
c.各國特別是相對落後的國家原有的體制、政府領導能力、社會設施、政策體系、價值觀念和文化都面臨著全球化的衝擊,國家內部和國際社會都出現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機;
d.經濟全球化使各國的產業結構調整變成一種全球行為,它既為一國經濟競爭力的提高提供了條件,同時也存在著對別國形成依賴的危險;
e.會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消極後果,會制約甚至破壞全球生產力的發展,對全球經濟持續穩定健康地發展帶來眼中影響。
5,如何使經濟全球化成為世界各國“共贏“的經濟全球化、世界各國平等經濟全球化、世界各國公平的經濟全球化和世界各國共存的經濟全球化,是國際社會共同面臨的重大課題。
十六、如何理解當代資本主義新特點?
1,生產資料所有制的變化:法人資本所有制是資本主義生產資料所有制發展的新形式;
2,勞資關係和分配關係的變化:
A.職工參與決策;
B.終身僱傭;
C.職工持股。
3,社會階層、階級結構的變化:
A.資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已經發生很大變化;
B.高級職業經理成為大公司經營活動的實際控制者;
C.知識型和服務型勞動者的數量在不斷增加。
4,經濟調節機制和經濟危機形態的變化:
A.資產階級國家對經濟的干預不斷加強;
B.危機對社會經濟運行的干擾減輕,破壞性減弱,生產下降的幅度減小,失業率有所降低,企業破產的數量減少;危機周期的長度縮短;經濟危機的四個階段(危機、蕭條、復甦、高漲)之間的差別有所減弱,各階段的交替過程已不如過去那樣明顯;金融危機對整個經濟危機的影響加強。
5,政治制度的變化:
A.國家行政機構的許可權不斷加強;
B.政治制度出現多元化的趨勢,公民權利有所擴大;
C.重視並加強法制建設;
D.改良主義正當在政治舞台上的影響日益擴大,成為戰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政治生活中十分引人注目的現象。
十七、如何理解資本主義的歷史地位?
1,與封建社會相比,資本主義顯示了巨大的歷史進步性:
A.資本主義將科學技術轉變為強大的生產力;
B.資本追求剩餘價值的內在動力和競爭的外在壓力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迅速發展;
C.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和政治制度作為上層建築在戰勝封建社會自給自足的小生產的生產方式,保護、促進和完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從而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迅速發展,促進了社會進步。
2,資本主義的歷史進步性並不能掩蓋其自身的局限性。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的私人占有對生產社會化的進一步發展造成了嚴重障礙,這一矛盾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固有的,正是這一矛盾決定了資本主義的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等各個領域以及全球範圍內的衝突、動盪和危機。資本主義的這種局限性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範圍內是不可能根本消除的,它決定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歷史過渡性。
十八、根據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的實踐經驗(如改革開放三十年的回顧與展望),說如何理解社會主義的基本特徵。
1,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創造高度發達的生產力和比資本主義更高的勞動生產率;
2,建立和完善生產資料公有制,逐步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達到共同富裕(是必須堅持的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根本體現);
3,對個人消費品實行“各盡所能,按勞分配“制度;
4,在馬克思主義政黨領導下,建立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的政權,即無產階級專政或人民民主專政,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
5,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6,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
十九、實現共產主義社會的偉大歷史使命中,正確理解“兩個必然”和“兩個決不會”的關係。
1,“兩個必然”: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
2,“兩個決不會”: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係,在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李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
3,“兩個必然”和“兩個決不會”是對資本主義滅亡和共產主義勝利必然性以及這種必然性實現的時間和條件的全面論述。前者講的是資本主義滅亡和共產主義勝利的客觀必然性,是根本的方面;而後者講的是這種必然性實現的時間和條件,它告誡我們,“兩個必然”的實現需要相應的客觀條件,而在這個條件具備之前決不會成為現實。
二十、共產主義社會的基本特徵與根本特徵。
1,基本特徵:
A.物質財富極大豐富,消費資料按需分配;
B.社會關係高度和諧,人們精神境界極大提高;
C.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人類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的飛躍。
2,根本特徵: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是馬克思主義追求的根本價值目標,也是共產主義社會的根本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