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田村

“派田”村名取自平陽方言“破”字諧音,喻指該村土地質劣。據當地老人介紹,派田村人祖祖輩輩勤勞,但開山造田因地處海口風尖,如開沙田不積水,開水田又即龜裂,人稱“菜藍田”,顆粒無收。全村人只能過潮漲吃鮮,潮落點鹽的貧困生活。“派田村”自清康熙年間一直叫到前幾年。
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之後的1981年,改革開放的富國政策似春風一般吹拂著祖國大地,派田村的第一批30多戶山民在政府的支持下,告別了祖祖輩輩的小山村,搬遷下山,在派田山腳的堤塘內,建起了9幢二層樓房。他們圍塗造田,種起了糖蔗、瓜菜和水稻,日子一年比一年好。留居在山上的山民,看他們搬遷後的好日子,個個看在眼裡,動在心裡。於是,在1989年,在黨的扶貧政策支援下,派田山上所有住戶全部搬遷下山,在政府統一規劃下,在新村里建起了兩條縱橫大街,街面寬達20米的水泥路面,還建起了一個小菜場,街兩旁建起了一幢幢整齊劃一的三層四層樓房。派田村從原來的100多戶,猛增到400多戶,現有人口2000人。村里還建起了一座完全國小,全村有150多名學齡兒童全部入學。
勤勞勇敢的山民下山之後,圍塗造田達400多畝,海塗養殖150多畝,村里還辦起了“溫州市吉士郎食品飲料有限公司”,引進上海食品專家駐廠指導,產品暢銷省內外。現在家家戶戶都過上溫飽富裕的生活。派田村從此改名為海濱村
過去靠步行肩挑,翻山越嶺的村民,現在從縣城東門至西灣的水泥公路直通家門口,田野里的機耕路也四通八達。為了防止颱風、海潮的襲擊,江邊造起了石頭水泥大壩,壩外還造起了防護林。特別到夏天的夜晚,大壩上燈火通明,一家家海鮮排檔,引來四面八方客人,一邊在此乘涼一邊嘗吃海鮮,這裡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村民們笑呵呵地說:“多虧黨的政策好,把我們從山上移居下來,我們才有今天的好日子,我們子子孫孫都不會忘記共產黨的恩情。”
如今派田人,不,如今海濱新村人,正以團結奮進的精神,沿著黨的十六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方向,闊步前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