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溪書院
南溪書院原為鄭義齋別墅,位於尤溪縣城南公山之麓,毓秀峰下,原名溪南館。該建築始建於北宋中期,是我國南宋時期著名的理學家、教育家朱熹的誕生地。北宋宣和五年至七年(1123—1125),朱熹之父朱松任尤溪縣尉,鄭安道之子鄭德與任尤溪縣宰,與朱松成為莫逆之交。建炎三年十二月,朱松權職建州,時值方臘起義,朱松聽說有“虜騎”自江西入邵武,便棄官攜家上政和,寄居壟寺。五月初避叛兵南下尤溪,寄居鄭安道南溪別墅
。建炎四年(1130)農曆九月十五日朱熹生於此。 南宋嘉熙元年(1237年),即朱熹去世37年後,當時尤溪縣令李修捐金修葺,在朱熹誕生地創建朱子祠,地盤在原有的基礎上略有擴展,新建房三楹,祀朱松、朱熹父子。南宋淳祐五年(1245)冬,上饒人施僨擴建講堂於祠堂之右,名曰“會極堂”,作為書院的講堂之所。南宋寶祐元年(1253)宋理宗御題“南溪書院”因而得名。德祐元年(1275),皇帝御書賜額“南溪書院”匾,懸掛於書院的大門上方。元至正元年(1341)分建兩祠,即韋齋祠、文公祠,至此朱熹與其父分祀。中書省理問愛卨題頌“閩中尼山”匾額,懸掛於韋齋祠堂大門之上,又題褒“海濱鄒魯”,把朱熹譽為福建尤溪的孔子。明正統十三年(1448),鄧茂七起義軍攻破尤溪城邑,城南一帶民居和南溪書院同時毀於戰火。明景泰二年(1450),重修南溪書院,其規模又進一步擴展,景泰皇帝為朱熹欽頒像贊,贊曰“德盛仁熟,理明義精,布諸方策,啟我後人”,對朱熹正心誠意的哲學思想推崇備至。明弘治十一年(1499)擴建正堂及左右舍五間。清康熙五十二年(1753)賜御書“文山毓哲”匾額 。在賜匾之前,曾督促地方府縣先事修葺,作規模較大的翻新擴建,制定了學規章程。籌集學田,勸學助學,書院遂日臻完善。至民國十八、九年(1929—1930),據鄉老傳聞,邑人盧興邦為紀念朱子誕辰800周年,先期重新整頓了院規學田,部署專人管理。之後又進行了規模較大的翻修,重塑了朱子金身坐像,南溪書院外貌有所改觀。1957年,南溪書院被作為沙尤公路指揮部、林業化工廠使用,一場意外大火燒毀了文公祠、韋齋祠的主要部分。1972年,批林批孔批朱熹運動,文公祠、韋齋祠華表又再遭劫難,後遺址被縣二輕局作為塑膠廠建設徵用。南溪書院建築群坐南朝北,占地面積5500平方米,建築面積1300平方米。建築群包括文公祠、韋齋祠、半畝方塘、活水亭、溯源處、毓秀亭、鎮山祠、瘞衣處等組成。現存半畝塘、觀書第(1990年台胞捐資復建)、溯源處、活水亭(1985年復原)等。2001年起,尤溪縣委、縣政府作出全面復原朱熹誕生地遺址工程的決定,先後修建了半畝方塘、文公祠,新建了音樂旱噴泉(朱熹畫卦洲)、儒學圖騰柱、華表山門和朱熹生平浮雕組合,高等級改造沈樟別苑(內有朱熹手植樟)等。有清木刻本《南溪書院志》遺存於朱熹後裔。
半畝方塘、觀書第
“半畝方塘”位於文公祠前,是朱熹幼年讀書、遊戲之處,是朱熹著名詩作《觀書有感》所描寫之處。詩曰:“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原半畝方塘“文革”中被填,只存其左半塘。2002年按原址重新復原浚深。
“觀書第”位於文公祠左前方,為朱熹幼年讀書處,1990年,尤溪去台人員朱希屏、程志飛先生捐資重建。
沈樟別院
樟樹在文公祠左側,
原有三株,高30多米,樹幹參天,濃蔭覆蓋,為朱熹幼年手植。因朱熹幼名沈郎(據束景南教授考證:朱熹幼名應為氵尤 郎,“沈”系“氵尤 ” 字之誤)而得名。現存古樟二棵,占地2500平方米。1988年,縣政府將此地擴建成公園,內矗立30餘位現代書畫藝術大師手跡的碑林。活水亭
明弘治十一年(1498)知縣方溥倡建,擴浚方塘,占地面積20平方米,建亭於塘。亭面闊4米,進深4米,四角攢尖頂,名“活水亭”,通以石橋。石欄兩邊設花園。清乾隆十四年(1749)重建,1988年重修。“源頭活水亭”有二:一在半畝方塘之上,一在公山之側,此處乃朱熹生平見道之言得力之處。
“溯源處”牌坊
位於朱熹誕生地右側,石構,高3米,寬3.5米。正面鐫刻“溯源處”三字,背刻“渠清如許”,為清乾隆貢生張禹桂、張禹柳、張禹楷兄弟捐資創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