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文衡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見《明史》卷二百四十,列傳第一百三十:

洪文衡(明),字平仲,歙人。萬曆十七年進士。授戶部主事。帝將封皇長子為王,偕同官賈岩合疏爭。尋改禮部。與郎中何喬遠善,喬遠坐詿誤被謫,文衡已遷考功主事,竟引病歸。

起補南京工部,歷郎中。力按舊章,杜中貴橫索,節冗費為多。官工部九年,進光祿少卿。改太常,督四夷館。中外競請起廢,帝率報寢。久之,乃特起顧憲成。憲成已辭疾,忌者猶憚其進用,御史徐兆魁首疏力攻之。文衡慮帝惑兆魁言,抗章申雪,因言:“今兩都九列,強半無人,仁賢空虛,識者浩嘆。所堪選擇而使者,只此起廢一途。今憲成尚在田間,已嬰羅罔,俾聖心愈疑。連茹無望,貽禍賢者,流毒國家,實兆魁一疏塞之矣。”尋進大理少卿。以憂去。

泰昌元年起太常卿。光宗既崩,議升祔。文衡請祧睿宗,曰:“此肅宗一時崇奉之情,不合古誼。且睿宗嘗為武宗臣矣,一旦加諸其上,禮既不合,情亦未安。當時臣子過於將順,因循至今。夫情隆於一時,禮垂於萬世,更定之舉正在今時。”疏格不行。未幾卒,贈工部右侍郎。

文衡天性孝友。居喪,斷酒肉不處內者三年。生平不妄取一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