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優2006

產量表現:2005年參加天津市春稻區域試驗,4個試點平均畝產607.3公斤,比對照中作93(513.0公斤/畝)增產18.4%,居11個參試品種第1位。 2006年參加天津市春稻區域試驗,4個試點平均畝產636.4公斤,比對照中作93(482.0公斤/畝)增產32.0%,居14個參試品種第1位。 2006年參加天津市春稻生產試驗,4個試點平均畝產564.7公斤,比對照中作93(451.2公斤/畝)增產25.2%,居5個參試品種第1位。

津優2006
審定編號:津審稻2006001
選育單位:天津市水稻研究所
親本來源:津稻341A×C4115
品種來源:母本津稻341A由天津市水稻研究所育成。由津稻341與BT型不育系紅旗21A進行核置換雜交,育成津稻341A及保持系津稻341B(簡稱341B)。父本C4115,2002年3月引自遼寧稻作所海南育種基地。
主要特徵特性:津優2006屬於粳型中晚熟三系雜交稻,生育期178天,株高130厘米,主莖葉片17-18個,莖稈粗壯,抗倒伏,株型緊湊,葉片與莖稈夾角小,分櫱力中等,葉色深綠,葉鞘綠色,穗大粒多,著粒較密,穗長22厘米,每穗219粒,結實率83%,千粒重27克,無芒或個別短頂芒,稻穀橢圓形,穗伸出度較好,穗型為中間型半直立。2006年經天津市植物保護研究所稻瘟病人工接種鑑定:中感苗瘟(MS),中抗穗頸瘟(MR)。2006年經農業部食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檢測:糙米率83.8%,精米率75.9%,整精米率69.1%,長寬比1.9,堊白率47%,堊白度4.2%,直鏈澱粉含量16.2%,膠稠度78毫米,透明度1級,鹼消值7級。
產量表現:2005年參加天津市春稻區域試驗,4個試點平均畝產607.3公斤,比對照中作93(513.0公斤/畝)增產18.4%,居11個參試品種第1位。2006年參加天津市春稻區域試驗,4個試點平均畝產636.4公斤,比對照中作93(482.0公斤/畝)增產32.0%,居14個參試品種第1位。田間有倒伏。2006年參加天津市春稻生產試驗,4個試點平均畝產564.7公斤,比對照中作93(451.2公斤/畝)增產25.2%,居5個參試品種第1位。
栽培技術要點:早播早栽,注意稀播育壯秧,4月上、中旬播種,5月中下旬插秧;壯秧稀栽,株行距15厘米×30厘米,每穴2-3苗,施肥以全層施為主,氮、磷、鉀配合,採取前促、中控、後補的原則,注意病蟲害的防治,病害主要防稻瘟病、稻曲病;蟲害主要防稻水象甲、二化螟、縱卷葉螟、稻飛虱等。
適宜地區:適宜天津市做一季春稻種植。
備註:
2006年通過天津市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