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民俗博物館

洛陽民俗博物館

洛陽民俗博物館,是中國專題性博物館。位於洛陽市新街南端。是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潞澤會館古建築群的基礎上興建而成。潞澤會館,因祀關羽又名關帝廟,為清乾隆九年(1744)所建。現有舞樓、鐘鼓樓、穿房、廊房、正殿、後殿、配殿等,是一組結構嚴謹、風格獨特的古建築群。1981年建為豫西博物館,1987年改為洛陽民俗博物館,次年對外開放。

基本信息

簡介

洛陽民俗博物館洛陽民俗博物館
洛陽民俗博物館:是一座以弘揚河洛文化、展示民俗風情為主的專題性博物館,該館是在古建築群潞澤會館的基礎上組建成的。潞澤會館始建於清代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系山西潞安府(今長治)、澤州府(今晉城)兩地商人集資所建,主要用於同鄉商人傳遞信息和物資集散,是晉商文化的產物。整個古代建築群層次分明,結構嚴謹,占地面積15750平方米,是中原地區保存完整、規模宏偉的古建築群之一,在建築設計和營造法式上集清代河南地方建築技術之大成,是中原地區清代地方古代建築傑出的典範,其建築裝飾藝術十分考究,木雕和石雕作品非常精美,堪稱中原地區雕刻藝術寶庫中一束光彩奪目的奇葩。

1986年公布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古建築作為重點項目正在積極申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洛陽民俗博物館東依瀍河,南臨洛河,風景優美,交通便利,占地面積15249平方米,建築面積2949平方米,是洛陽市區內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築群。

該館原名關帝廟,清乾隆九年(1774年),山西潞安(今長治)、澤州(今晉城)居洛商賈崔萬珍等集資興建,主祀關羽。民國期間,更名“潞澤會館”。1981年後,由地區公路段移交文物部門管理,並在此基礎上建立了豫西博物館。此後,國家先後撥款100萬元進行修繕,1986年被公布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改建為洛陽民俗博物館,1988年正式對外開放。

該館規模宏大,狀貌巍峨,現存前殿(背為舞樓)、後殿,沿中軸布局,兩側為鐘鼓樓、東西穿房、東西廊房、東西配殿等。原有的麒麟望月照壁、奎星樓、文昌閣及部分石刻毀於文革中。

該館建築雄偉,雕琢精良,整個建築為青瓦復蓋,琉璃瓦剪邊,琉璃龍鳳花脊飾頂,方磚鋪地,青石鑲邊。正殿彩繪以蟠龍為主,舞樓以龍風為主,穿房、鐘鼓樓、後殿、配殿以花卉為主,廊房則以關羽生平為主。木雕主要表現在斗拱和雀替上,以正殿舞樓最為精彩。柱礎極具特色,前殿柱礎為麒麟馱蓮,正殿柱礎則分三層,底層為飛鳥圖,中為群獸圖,上為蟠龍圖,尤其中層表現了小動物天真活潑的自然本性,令人讚不絕口。碑文說它“極輝飛鳥草之奇觀,窮丹槌刻角之偉望氣”實不為過。

該館目前是河南省最大的一座民俗類專題博物館,基本陳列有信俗、婚俗、壽俗、民間藝術、刺繡五大部分。信俗廳,展示的是洛陽一帶民間信仰較為普遍的六十位神,其中“三世佛”為復原型陳列,其餘諸神以捲軸的形式展出,對於諸神的來歷,則以史料為基礎,結合民間特點進行較為詳細的介紹。

婚俗廳為清末拜堂、洞房復原陳列,彩塑婚俗人物21個,嗩吶樂隊身著行業服裝,新娘、新郎在親朋的簇擁下,共行拜堂之大禮,洞房內古色古香,陳設高雅,生動地再現了當時洛陽書香門第的婚俗場面。

壽俗廳,以封建社會末期洛陽中等家庭壽堂為模式,復原陳列,真實地反映了當時壽俗的情景。

民間藝術廳則主要分工藝、雕刻、剪紙、皮影四大部分,內容多取材於神話傳說、民間故事、花鳥蟲魚、寓言笑話等,手法多樣,造型生動,給人以形象逼真、感情動人的印象。

刺繡廳,洛陽刺繡,源遠流長,該廳陳列有雲肩、羅裙、荷包、香袋、腰鏡、扇盒、掛件、繡條、服飾等400餘件,構思巧妙,寓意深刻,做工講究,風格多樣,令人目不暇接。

該館現有各類藏品3053件,其中三級以上文物1246件,以竹木類、錢幣類、骨類、書畫類、金銀器類、刺繡類為主。其中:館藏一級文物“三世佛”為明代夾貯貼金工藝,高4米,相貌肅穆,背光華繁,彌足珍貴。清初金絲楠木塔,高6米,八面三級重檐,共307龕,每龕一佛,也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

展廳介紹

洛陽民俗博物館洛陽民俗博物館
洛陽民俗博物館分為四個展廳,它們分別是民間工藝廳、婚俗廳、壽俗廳、信俗廳。民間工藝廳內, 不同形狀、不同花色的雲肩、霞帔、荷包、扇袋、繡衣、年畫、剪紙、皮影、社火、唐三 彩、麵塑、木雕等藝術品種繁多,工藝精巧。服飾從銀光閃閃的鳳冠、造型別致的狗頭帽,到繡工講究的三寸繡鞋、虎視眈眈的虎頭鞋,從上到下,從裡到外從主衣到配飾,從雍榮 華貴的宮廷用品到民間村姑漁翁遮風避體的土布衣,無所不有,令人眼界大開。這些繡品不僅美化了人們的生活,而且表達了人們的美好願望,像常見的石榴多子多福、魚戲蓮喻連年有餘等借物寓意的圖案,在這些藝術品中比比皆是。另外,人們把翩翩起舞的蝙蝠繡在衣服上,寄託福多天降的心愿;把形象高大魁梧的大象和花瓶繡在一起,反映春和景明、安定祥和的太平景象。

豫西的剪紙風俗非常盛行,洛陽民俗博物館內匯集了眾多巧手的得意之作。其中有人物, 有動物,有植物,有花卉。有的結構簡單,有的複雜多變,有的精巧細膩,有的粗獷豪放。 黑色、黃色、白色、紅色的剪紙作品,把展廳的一角裝飾得美麗大方。

靈寶是豫西有名的皮影之鄉,當地人愛演皮影,愛看皮影,成為民間節目中一種固定的娛樂活動。洛陽民俗博物館將這一藝術形式移進館內,不僅在玻璃櫃內展出了大量用驢皮、羊皮製作的皮影道具,還在民間工藝廳的一角搭起一個豪華的亮窗。遊客們在此觀賞皮影作品的同時,還可以看到博物館工作人員的實地皮影表演。如果你有興趣,也可以自已親手拿起道具,在亮窗上演出自己的節目。這些有聲有形有動感的活劇,給遊客增加了無窮的樂趣。

婚俗廳陳列的是清代人結婚的場面和洞房陳設。含羞的新娘、憨厚的新郎和笑容滿面的儐相、頑童,重現了一個龐大隆重的拜堂場面。洞房內古色古香,鴛鴦緞被、刺繡香枕光彩奪目,加上一側手執各種樂器的民間樂師,那種歡天喜地的娶親場景又重現在遊客的前面。

壽俗廳是一個復原後的壽堂。壽帳、壽屏、壽星、壽桃,裝飾古樸,莊嚴肅穆。老壽星壽眉高揚,笑口常開。賀禮者彬彬有禮,叩頭祝福。眾親友歡聚一團,願老人壽比南山、福如東海的氣氛溢滿壽堂。

信俗廳陳列了民間信仰中的60位大神,以捲軸的形式向遊客介紹了諸神的相貌和作用。一 尊高10米、三層八面的“金絲楠木佛塔”上,304個佛龕,供奉了304尊佛像。佛教道教的各大神仙在廳堂內都有自己的位置,使人們對中原民間信仰有一個系統全面的了解。

洛陽民俗博物館不僅用實物再現了豫西的風俗,而且還舉辦多種民俗活動,以此來豐富博物館的內容,吸引四方來客。

館內藏品

舞樓正面次間東四層透雕雀替舞樓正面次間東四層透雕雀替
雲肩雲肩
洛陽民俗博物館,該館藏品共1897件。一級品4件,其中明代三世佛,夾紵貼金工藝,高3.5米,造型優美,工藝考究;清代木塔,金絲楠木,高6米,八面三級重檐。造像304尊,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刺繡廳主要陳列清末民初的雲肩、霞披、羅裙、香袋、腰包、服飾、禮品等各類刺繡品;民間藝術廳陳列有木雕、竹雕、羽毛、鑲嵌、皮影、麵塑、剪紙、年畫等,其中傳統戲劇故事木雕數量達120件,皮影數量達213件;信俗廳為復原型陳列,展室中央的大型佛龕內,為三世佛珍品,前側為金絲楠木塔,另有清代的供器等;婚俗廳為清末洛陽中等家庭婚俗場面復原陳列,分嗩吶樂隊、拜堂、洞房三部分,彩塑人物23個;壽俗廳館藏碑帖展覽展品 200餘件,有漢《甘陵相尚府君碑》、漢《石券碑》、西晉《荀岳墓誌》、西晉《辟雍碑》、北齊《造像碑》、《周公祠碑》、《徐浩碑》、徐浩書《張廷珪墓誌》、《升仙太子碑》、《招提寺聖教序碑》、《會聖宮碑》、蘇轍書《王拱辰墓誌》、趙孟頫書《伊川書院碑》以及《汝帖》、《琅華館帖》等。其中《會聖宮碑》高9.2米,寬2.19米。有壽屏、賀帳、壽禮、壽俗家具等,其中壽屏為乾隆年間製作,高3.34米,寬7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