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馬林玉皇閣

洗馬林玉皇閣

位於河北省萬全縣洗馬林鎮。玉皇閣建於明宣德十年(1435年),明萬曆三年(1575年)、清鹹豐八年(1858年)曾兩次重修。閣建於一磚砌墩台之上,閣前有鍾、鼓二樓。閣為歇山布瓦頂,三層樓閣式,高12米,面闊、進深各三間,周圍加一步廊,二層檐下施三踩斗拱。閣內藏有明版經卷31箱687函7643卷。

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建築
河北省
洗馬林玉皇閣VI-349

簡介

洗馬林玉皇閣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代宗教樓閣古建築。位於河北省萬全縣洗馬林鎮
..
玉皇閣建於明宣德十年(1435年),明萬曆三年(1575年)、清鹹豐八年(1858年)曾兩次重修。閣建於一磚砌墩台之上,閣前有鍾、鼓二樓。閣為歇山布瓦頂,三層樓閣式,高12米,面闊、進深各三間,周圍加一步廊,二層檐下施三踩斗拱。閣內藏有明版經卷31箱687函7643卷。

歷史

洗馬林玉皇閣坐落在萬全縣洗馬林鎮,因藏有半部佛經,又稱藏經閣。始建於明代宣德十年(1435年),明萬曆三年(1575年)、清鹹豐八年(1858年)、1982年曾經過三次大修。是萬全縣境內保存較為完整的高台磚木結構古建築。

建築

洗馬林玉皇閣由台基和樓閣兩部分組成,通高20米,下以石條、上以城磚漿砌而成,邊長20米,高7米。閣樓三重檐歇山布瓦頂,迭梁式建築。外觀三層,內為二層,高12米,面闊、進深各三間,外加一步圍廊。二層大殿外設平座環廊,可俯瞰鎮城全貌。閣前有鐘鼓二樓,與閣樓主體建築形成高低錯落、搭檐斗角之勢,整體造型,高大美觀,氣勢雄渾。
..

玉皇閣內部實為兩層,一層供著天地水三官,據說是堯舜禹,旁邊是呂岳瘟神,趙公明等道教神話中的神仙。看佛像都是比較“新”,像是新塑的。二樓供著玉皇大帝,兩邊有紂王的兩個兒子殷宏和殷焦。殷焦是三頭六臂的神仙。四邊牆上畫著壁畫,都是各路神仙,其中雷公就好幾個,有什麼六甲雷公,陰陽雷公,火輸雷公,寅雷公等等。可能都是新畫的。請畫師做壁畫,好像花了三千塊,但畫師說這個跟免費基本是一樣的。最吸引我的還是正面的壁畫。這些壁畫是古時就有的,壁畫的韻味古香古色,畫中人物明顯是明朝的衣冠打扮。畫中有長翅的馬還有象,有花,感覺像敦煌莫高窟中的佛教壁畫很相似。

洗馬林玉皇閣“晾經節”

洗馬林玉皇閣坐落在萬全縣洗馬林鎮,因藏有半部佛經,又稱藏經閣。始建於明代宣德十年(1435年),明萬曆三年(1575年)、清鹹豐八年(1858年)、1982年曾經過三次大修。是萬全縣境內保存較為完整的高台磚木結構古建築。
..

洗馬林玉皇閣由台基和樓閣兩部分組成,通高20米,下以石條、上以城磚漿砌而成,邊長20米,高7米。閣樓三重檐歇山布瓦頂,迭梁式建築。外觀三層,內為二層,高12米,面闊、進深各三間,外加一步圍廊。二層大殿外設平座環廊,可俯瞰鎮城全貌。閣前有鐘鼓二樓,與閣樓主體建築形成高低錯落、搭檐斗角之勢,整體造型,高大美觀,氣勢雄渾。
萬全縣洗馬林玉皇閣位於鎮(村)中央街處於全村最高處;其構建獨特,宏偉壯觀,是張家口萬全縣境內現存完好的唯一古建築,現為“國寶”文物。樓台殿閣為明三暗二,外觀三層殿閣,實為兩層大殿,塑有各種聖像。二層大殿正中塑有玉皇大帝神像;端坐在木龕內。走出二層大殿,三面有兩米寬的陽台,站在陽台俯瞰全村,視野開闊,心曠神怡。閣內保存32箱上萬本佛教藏經。這32箱上萬本佛教藏經為玉皇閣憑填了無數的神秘和敬仰。洗馬林的人們多少年來對玉皇閣和這批藏經崇敬和愛護始終如一。
..

每年農曆六月初六,將玉皇閣佛教藏經在陽光下攤開晾曬,故名“晾經節”據說參加晾經者心境明亮,全年吉利,所有參觀者一年好運,頗為熱鬧壯觀。近年來有不少省、市外的專家學者專程來此研究這批經文。2006年斯里蘭卡佛教友人來觀看經書。年年如此每到農曆六月初六村里好像過節一樣,圍繞玉皇閣的晾經,他們用不同的方式來慶祝這個美好而具有神聖的日子。
通過一處處精美的人文景觀、一幅幅絢麗多姿的自然風光見證著滄海桑田和榮辱興衰,承載著傳統文化的地方特色和顯明的個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