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介紹
洋中鎮山清水秀、人傑地靈、古韻厚重、民風淳樸,素有“寧德好西鄉”之美譽。“門前三曲水,背後九條龍,左青獅,右白象,蛤蟆把水口。”這是當年帝師周斌向明太祖朱元璋介紹自己家鄉——洋中鎮時所言,而這也正是對洋中鎮山水骨架的形象概述。
洋中鎮全鎮轄33個行政村,283個自然村,土地面積168.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86萬畝,林地19.2萬畝,總人口3.45萬人。 洋中鎮具有顯著的區位優勢,距寧德市中心蕉城區僅25公里,距漳灣貨櫃碼頭僅40公里,而隨著寧古路新線金涵至石後隧道的建成,將極大縮短至蕉城的距離。
洋中鎮資源豐富,高嶺土品位高、儲量大;全鎮茶園面積達8000多畝,是榮獲國優產品“天山綠茶”主產地;全鎮擁有草場近3萬畝,是建設畜牧業基地的優良場所。氣候資源是洋中的“拳頭”優勢,全鎮有10多個村座落在海拔700米的區域,是發展反季節食用菌、蔬菜的理想場所,天湖村就因全省最早發展反季節蔬菜而聲名遠播。
洋中還是一個文化古鎮, 文風昌盛,是丞相周導、國師周斌的故里,人才輩出,被譽為“文獻之里”。
承載歷史負荷的洋中鎮,搶抓著新世紀的機遇,“浮排”之地必展龍游萬里的風采,在不斷地開拓進取中重振“好西鄉”的雄風。.
歷史沿革
因在宋元屬寧德縣青田鄉,明代分屬青田鄉二十二都、二十五都、二十三都。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為寧德縣五個區的第三區,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改為洋中鄉。解放初期為第四區,1955年改為洋中區,1958年改設洋中人民公社,1961年復立洋中區,1966年改稱洋中鎮人民公社。1984年10月,撤銷洋中人民公社建制,成立洋中鄉,1988年,改為鎮建制。
1997年,面積165.8平方千米,人口3.2萬,轄洋中、北洋、東山、上坎、蓮下、鳳田、青潭、寶岩、前路、莒溪、天湖、山阜、留田、南坪、際頭洋、章後、邑堡、芹嶼、林坂、陳洋、藤村、坎下、溪富、溪源、梧洋、方家山、利洋、嵋嶼、鍾洋、九道、田地、井坪32個村委會。
行政區劃
2011年末轄洋中、北洋、東山、上坎、蓮下、鳳田、青潭、寶岩、前路、莒溪、天湖、山阜、留田、南坪、際頭洋、章後、邑堡、芹嶼、林坂、陳洋、藤村、坎下、溪富、溪源、梧洋、方家山、利洋、嵋嶼、鍾洋、九道、田地、井坪等33個行政村,287個村民小組,283個自然村。
洋中鎮人民政府駐洋中村國師路13號。電話區號0593,郵政編碼352113,距市區23千米。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位於東經119°14′53″至119°26′54″,北緯26°37′25″至26°46′41″,地處蕉城區西部,東鄰石後鄉、金涵畲族鄉,西、南與古田縣大甲鄉、羅源縣中房鎮交界,西靠虎貝鄉、古田縣杉洋鎮,北接霍童鎮、九都鎮。
地形地貌
地處蕉城西部山區,西、北、南環列高山、中部沿洋中溪、東山溪、有東西走向和南北走向盆谷。有千米以上的山峰有頂旗、天山、起頭峰、牛眼山等20餘座。最高海拔為1215米。
人口
2011年末,轄區總人口33671人。轄區總面積為163平方千米。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07人。
(下表為2000年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 29546 |
男 | 15951 |
女 | 13595 |
家庭戶戶數 | 7515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29512 |
家庭戶男 | 15926 |
家庭戶女 | 13586 |
0-14歲(總) | 6588 |
0-14歲男 | 3370 |
0-14歲女 | 3218 |
15-64歲(總) | 20097 |
15-64歲男 | 10946 |
15-64歲女 | 9151 |
65歲及以上(總) | 92861 |
65歲及以上男 | 1635 |
65歲及以上女 | 1226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28966 |
經濟發展
洋中鎮是以生態農業及加工為主,集商貿、旅遊休閒為一體的宜居城鎮。
近年來,蕉城區洋中鎮緊緊抓住自身獨有的生態資源做文章,千方百計地將生態資源變成發展資本,有效地促進了生態資源和經濟效益的有機結合,生態產業“後發優勢”逐漸釋放出來。
洋中鎮立足實際,在鞏固、改造和發展水稻、蔬菜、畜牧、食用菌、茶葉、林業等“六大主導產業”基礎上,適度提升和發展特色水果、高山花卉苗木、中藥材、野生紅菇、林下經濟“五大特色產業”。通過科學合理規劃,建設北洋現代高優農業示範園和溪富綠色農業產業園,提升高海拔農業示範帶,逐步形成現代高優農業發展格局。
2014年以來,洋中鎮積極轉變農業產業結構,投入1000多萬元建設提升北洋現代農業示範園,打造集生產、銷售、觀光、體驗、休閒、科普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生態農業產業園。園區建成後,不僅能夠推動洋中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輻射帶動周邊農業規模發展,而且進一步提升了集鎮品位,為民眾提供休閒觀光的好去處,真正成為蕉城區“後花園”。
此外,洋中鎮緊緊圍繞國家產業政策導向,著力引進一批帶動力強、發展後勁足的戰略性產業龍頭項目。通過資金和政策支持,爭創農業企業品牌,大力實施農產品品牌帶動戰略,積極發展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擴大無公害農產品基地認定和產品認證規模,大力推進農產品商標註冊工作,加強農業特色品牌的宣傳推介,擴大農產品品牌的知名度。目前,有22家農業企業落戶洋中鎮,其中6家為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該鎮還先後成立73家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規模不斷提升,2014年農民人均收入10197元。
社會事業
交通運輸
洋中地理位置優越,交通運輸便利。自古以來就是古田、蕉城等區縣的重要交通樞紐。寧古公路蕉城洋中段全長9.98公里,上世紀六十年代通車,九十年代鋪設瀝青路面,2011年12月寧古公路改建工程全線通車。
寧古路改建工程全線通車,進一步鞏固了洋中作為蕉城西部中心城鎮的地位,大大增強了洋中的交通運輸樞紐作用,使得洋中融入環三都澳發展規劃中,打通了古田及蕉城西部山區連線寧德中心城區的重要通道,構築了寧德縣域經濟發展的又一條大動脈,必將進一步促進山海協作聯動、推動寧德協調發展。
洋中鎮下轄所有行政村均通公路。洋中鎮有車站1個,停車場數個,各類機動車數百輛。
人民生活
商貿方面,洋中現有大型農貿市場一座,數家大型超市和副食品店及便利店。洋中鎮還有不少小炒、飯店、酒樓和旅館,都提供良好的食宿。
金融服務方面,洋中現有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洋中門市和寧德農商銀行洋中支行。
郵政通訊方面,洋中鎮開通了國內、國際長途、特快專遞、傳真、行動電話等現代通訊業務。洋中百姓的網路和手機普及率逐年增長,許多家庭接入了寬頻,手機更是成為民眾必不可少的隨身用品。而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微博微信等新媒體也正在走入百姓生活。
水電供應方面,洋中鎮於1991年建成日產水800噸水廠1座,管道長1800米,供水普及率達20%,人均100升/日。洋中鎮現有莒溪水電站和鍾洋溪水電站,鍾洋水庫和山阜水庫。洋中溪沿岸建有防洪堤。
文體
洋中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素有“文獻之里”的美譽。50年代,洋中文化站成立。80年代,洋中文化中心建立。
建國後,現代體育項目在農村有了發展。50年代,洋中經常舉行象棋擂台賽。1974年,寧德縣舉行人民公社社員籃球賽,以洋中公社社員籃球隊為主隊,從12月4日起歷時半個月,先後到轄區內9個公社巡迴比賽。1975年2月,洋中公社男隊參加寧德地區召開的全區人民公社社員籃球賽。洋中男隊奪冠,並代表地區參加在長汀舉行的福建省人民公社社員籃球賽,榮獲第八名。
改革開放以來,洋中鎮文體事業欣欣向榮,農村文體活動積極開展,老年人、青少年體育健身活動蓬勃發展。洋中鎮現有鎮級文化中心、廣電站各1所(處)。
位於洋中溪畔的好西鄉廣場是洋中重要的民眾文體活動場地。洋中鎮在文化建設方面投入近100萬元建設“好西鄉”廣場,投入15萬元在廣場旁設立LED彩屏和數字顯示屏,播放宣傳教育片、廣告信息。“好西鄉”廣場大大豐富了民眾的休閒娛樂生活,“點燃”了人們的夜生活。晚飯過後,一簇“廣場舞”之花便穿戴整齊在廣場中央跳開了,引來路人駐足觀看,不少男女老少也都在廣場展開屬於自己的娛樂。
教育
洋中鎮現有普通中學1所(寧德市第六中學)、中心國小1所(蕉城區洋中中心國小)、中心幼稚園1所(蕉城區洋中中心幼稚園),以及一些村辦國小。
醫療衛生
1953年,洋中衛生所創辦。1958年,洋中建立公社保健院。現今鎮區有洋中中心衛生院一所,行政村均設醫療站。洋中中心衛生院為一級甲等醫院,創建於1951年,位於洋中鎮洋中街,占地面積2700平方米,建築面積2750平方米,內設外科、內科、婦科、兒科、五官科、口腔科、骨傷科、預防保健科等醫技科室,並設有B超科、放射科、檢驗科等輔助科室。
洋中鎮全鎮居民參與新農合的比例達99%,成功解決了“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洋中中心衛生院每年組織醫生定期下鄉義診,並為全鎮百姓建立了健康檔案,特別是慢性病人,長期跟蹤隨訪。
文化藝術
紙紮藝術
紙紮屬於燈技藝術。洋中民間擅長此技。洋中當地民眾把“紙紮”踩街活動稱為“迎燈”。紙紮是融木偶、竹扎、木雕、彩燈、繪畫、燈光、縫紉等綜合藝術於一體,套用物理及化學等原理製作成“機關”巧妙、“景物”有立體感、“水火”逼真、“作物”靈巧、“場景”變幻的紙紮。經燈技高超的“燈頭”藝人的精巧操作,人物活動如生,景致形象逼真。
紙紮源於明代,明洪武間(1368~1398年),洋中周繕擅長紙紮“游情六藝”。近現代“紙紮”燈技更放異彩。民國24年(1935年)直至1979年,都曾耗資舉辦過大型“迎燈”。其中民國36年(1947年)舉辦的一次,是近代盛況空前的,由周允夫、周良忽、周昌需、劉淑塘等十數人,歷時2個余月精心創作了五架紙紮,每架設四套人物場景。其題材有取自三國演義的《鳳儀亭》、《水淹七軍》、《周倉捉龐德》、《關公取長沙》、《火燒葫蘆谷》及民間傳說的《觀音收紅孩兒》、《王祥臥冰求鯉》、《游十殿》等數十個故事情節。尤其是周允夫創作的《鳳儀亭》等紙紮,燈藝巧奪天工,曾被譽為“西鄉第一燈”。1969年,周良帶、周記滿等創作“蝶戀花”等紙紮,以慶祝中國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1979年,洋中紙紮藝人又創作了“閃金光”紙紮。當年9月30日至10月2日,連續三夜進行大規模的“迎燈”踩街活動,歡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0周年。
鐵枝技藝
與洋中一水之隔的洋中鎮東山村,民間歷來流傳有“鐵枝”燈技藝術。一般都與洋中“迎燈”(紙紮)踩街活動同時舉行,相輔相成,增加了西鄉洋中節日的熱烈氣氛。其題材也多取材於古典或民間故事,如《孫悟空三打白骨精》、《觀音佛與金童玉女》等。鐵枝創作採用鍛鐵、鐵條等為骨架,融鐵枝、木藝、美術、燈光等藝術於一體。將化妝的兒童按故事情節,或立、或懸、或臥於鐵、木架上,進行人物造型,配置場景、彩燈等進行景物造型。技藝巧妙、隱蔽、驚險、活靈活現。寧德城區的福山街也有一批創作“鐵枝”的民間藝人,1991年元宵節和1991年11月的畲族文化藝術節,1992年9月的“中國閩東支提山·三都澳旅遊經濟洽談會”期間,均創作5架大型“鐵機”燈技在市區踩街遊行,居民傾城湧上街頭觀燈,也給海內外賓客留下美好的印象,中央電視台、福建電視台、《福建畫報》等新聞媒體都作了報導。
要說中國的傳統文化可是數不勝數,如戲劇、樂曲、書法、舞蹈、紙塑、走馬燈……如果把這些精妙地糅合在一起,那定是迎鐵枝了。迎鐵枝又稱“台閣”,約於明後清初從台灣傳入蕉城。在數百年的傳承與發展中,它是將鋼管或鐵條焊接成枝狀並固定於車轅上進行搬行的一種民間表演藝術,吸收了民間文藝、傳統戲劇、舞蹈等藝術門類的精華,形成了獨特的表演特色。每架鐵枝大約高2-3米,上面可容納演員5-7人。據當地老人說,從清乾隆年間開始,為祈保風調雨順、四季平安、年年有魚,洋中東山民間即有迎春接福的搬鐵枝民俗活動。村裡的老人告訴筆者,以前由於經濟條件比較差,家裡小孩比較多,不容易養活。為祈求小孩平安,爭相讓小孩去扮演鐵枝人物。一直延續到現在還有這樣的說法。雖說有些迷信,但是從側面可以看出當地人民對迎鐵枝的重視程度。
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對東山村居民來說,看搬鐵枝是既看熱鬧,更看門道,大多數人已很內行。這不僅由於搬鐵枝在東山村由來已久,更因為寧德人民對這項民間藝術的偏愛。
誠然,經過五百多年的傳承與發展,鐵枝具有濃郁的鄉土生活氣息,成為閩東地區頗有影響的民間節俗活動之一。在寧德各地搬鐵枝表演逐步退化的今天,東山村迎鐵枝則是一支獨秀,從最初的2-3米單層表演到現在的7-8米多層表演,人物造型從靜態演化為動態,表演內容從原先的傳統戲劇到如今的經濟建設,形成了獨特的表演特色。
“迎鐵枝指鐵枝表演的一種過程,要實現這種精彩表演過程,關鍵在於‘綁’的工藝。”東山鐵枝藝術第四代傳人講述了“綁”鐵枝工藝發展的三個變化過程。
“一是從木質“綁”枝到鋼質“焊”枝。隨著鐵枝表演的流動化,要求支架的製作材料不斷最佳化,這樣才能保證演員連續表演的安全性。”據劉正儉介紹,1990年以前,鐵枝的支架材料都是木質的,不僅容易折斷,而且不能夠循環使用,演員連續的表演安全更無法保證。後來,他們多次嘗試,把支架材料改為鋼管或鐵條,就是把鋼管或鐵條焊接成枝狀並固定於車轅上搬行。“這樣做不僅穩定性增強了,為流動表演增加了安全係數,也為表演過程中安裝讓支架轉動的機動車創造了條件。”
二是從單層、固定到多層、轉動。自從採用鋼架後,東山鐵枝表演進入一個質的飛躍。原來,每架鐵枝高一般為2-3米,多數為單層,上面可容納3-5人表演,多為靜態的人物造型,酷似戲曲表演的“亮相”。隨著鋼架等現代先進材料的使用,支架的承受力也得到加強,特別是光、電在支架造型、舞美和表演上的創新套用,使現代搬鐵枝表演更具藝術性和觀賞性。現在,東山鐵枝高達七八米,一般演員或坐或站的層數至少三層。演員不僅能表演複雜一些的情節和動作,而且還能隨著燈光閃爍轉動。
三是從單純的傳統戲劇到多元融合。迎鐵枝表演雖然經過500多年的傳承與發展,但其表演內容離不開傳統戲劇的經典節目。於是,鐵枝表演設計者在繼承的基礎上,大膽創新,讓傳統藝術順應時代潮流,發揚光大,成為福建民間藝術一顆耀眼的明珠。
傳統的迎鐵枝表演內容一般局限於傳統戲劇的經典劇目,按照表演的需要做一些較簡單的情節動作,如《水漫金山》里就有兩個孩童分別扮演白蛇和法海,各持兵器作交手狀。樂隊則緊隨鐵枝後面,採用諸如嗩吶、二胡、鑼鼓等民族民間樂器進行伴奏,浩浩蕩蕩遊街過市,所到之處,善男信女鳴炮燒香膜拜,熱鬧異常。
東山迎鐵枝表演設計者既注重發揚民間文化的精粹,又積極吸納著現代優秀文化,既十分珍視歷史的文化積澱,又熱忱地孕育和創造著現代文化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性,把表演內容延伸到歌頌當代經濟建設的層面上來,賦予其強烈的時代氣息。寓樂於教,深受民眾好評。
“表演內容從傳統戲劇融入多元文化,不僅表演場面宏大,渲染了表演氣氛,感染力也得到增強,使演出成為近年來各地民間藝術舞台上的一大亮點,凸顯出東山迎鐵枝表演藝術所具有的無窮創造力。”
2016年3月23日(農曆二月十五),時隔十八年,洋中鎮東山村再度舉行“迎鐵枝”盛典,搬鐵枝、走馬燈、舞龍、舞獅、連燈、車鼓亭等紛紛登場,萬人空巷踩街觀燈,一派歡天喜地、歌舞昇平。
鑼鼓炮竹聲聲響,花燈璀璨鐵枝傳。迎鐵枝隊伍在四起的煙花炮竹聲中緩緩駛向街心,掃過街尾,游進了東山古街。“金猴獻瑞”“牛郎織女”“哪吒鬧海”“歲寒三友”……精彩絕倫的戲劇表演輪番上演,曲盡其妙,各擅勝場。摩肩接踵的人流,萬人空巷的場景,飄風驟雨也澆不滅鄉人和遊人的熱情,人們高聲歡呼,像極了一場盛世的狂歡。
這是一種古老的民俗文化,承載著人們美好的祝願,它就像一條貫穿於鄉親之間的繩,緊緊地將大家系一起,一同守護這份沉甸甸的鄉愁。
戲曲
歷史上洋中一帶平講戲十分出名,深受百姓喜愛。
1950年代,寧德洋中的鐘洋業餘劇團較為著名。
民間工藝
自古,寧德民間有著許多發明創造。洋中的紙紮燈藝、水力木機磨房、北洋蕢草蓆、寶岩斗笠和嵋嶼竹編器具等手工藝品源遠流長。洋中民間老工匠,有擅長製造水力制茶機具的工匠陳永界、周昌賀。
旅遊
依託開發水利風景區,壯大古鎮旅遊產業,打造洋中古鎮品牌,重振“寧德好西鄉”,是洋中鎮黨委、政府既定決策之一。
近年來,洋中立足水利區位優勢,因地制宜、因勢利導,著力抒寫“夢裡水鄉”的錦繡詩篇。得天時、靠地利、贏人和,水利風光無限。洋中鎮處七都溪流域上游,擁有北洋溪、洋中溪、東山溪以及三溪水庫、林坂溪尾水庫等自然溪流和防洪工程設施,水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越,是重要水源保護地。著眼現狀、把握特色,洋中鎮把自然資源、水利工程與旅遊產業進行“一盤棋”規劃建設,創新打造獨特的水利風景區,並積極創建國家級水利風景區,景區占地17.9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0.9平方公里。
經過連續的投入建設,洋中的水利風景日漸引人矚目,逐漸朝著集歷史文化展示、特色農業觀光體驗、濱水休閒遊憩、水利科普教育、水上娛樂、康體休閒等為一體的綜合性水利風景區穩步邁進。同時,以此為優勢,洋中整合了國家級3A旅遊景區———洋中古鎮、天湖、陳洞、陳洋等美麗鄉村,以及展旗峰風景區、天湖山自然風景區和芹嶼革命舊址等自然人文旅遊資源,共同構成了多彩的旅遊拼圖,為洋中創造明顯的經濟、社會、生態等多重效益,為其構建宜居宜業“好西鄉”提供全新註腳。
目前,洋中國家水利風景區擬劃分為管理服務區、夢裡水鄉休閒區、古村落文化展示區、水生態涵養保護區、休閒農業觀光體驗區、濱水休閒帶等六大塊,整合開發龍潭瀑布、林坂水庫、三溪水利自然景觀,打造宜居的城市水環境,形成集歷史文化展示、特色農業觀光體驗、濱水休閒遊憩、水利科普教育、水上娛樂、康體休閒等為一體的綜合性水利風景區。景區按照科學合理開發,現已建成“夢裡水鄉”休閒園、北洋現代農業觀光園、好西鄉廣場、小長潭、影視基地等。
近年來,洋中鎮黨委、政府累計投資3000多萬元,突出功能配套,著力最佳化旅遊發展環境,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景區年接待遊客30萬人,年旅遊非財政收入近3000萬元,旅遊產業保持高位增長。
2015年11月,洋中鎮洋中村、東山村被認定為福建首批省級傳統村落。 在美麗鄉村建設中,洋中鎮注重古建築的保護和歷史文化的展現,古韻十足的千年古鎮遊客不斷。
2016年6月,洋中鎮被認定為福建省省級歷史文化名鎮。 將有利於保護洋中優秀鄉土建築,促進洋中鎮歷史文化遺產的傳承和延續,推動洋中鎮旅遊產業進一步發展。
2016年7月,經寧德市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組織評定,批准蕉城區洋中古鎮景區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洋中古鎮景區躋身國家3A級旅遊景區行列。
2016年8月,洋中水利風景區被認定為國家級水利風景區。
風景名勝
洋中鎮區周圍山峰環布,乃鷲峰山脈的東南余脈。風景綺麗,地靈物博,勝跡甚多,有“東皋十景”和“雙環六勝”兩大自然景點,其中“東皋十景”屬寧德八大勝景之一,由自然山水形成“環水波光”、“龍潭午日”、“花洲魚泳”、“鑒池雲影”、“旗阜清天”、“大坂耕雲”、“棋山擁翠”、“青鸞曉色”、“白象飲湖”、“東山月霽”等十大景觀。獨特的地理條件構成了洋中“峰巒環立,溪流環繞、田洋環村、道路環街”的獨特自然美景,故有前人稱讚洋中“環峰環溪,錦江萬里”。
•東山村
東山村,舊名陳山下,地處洋中鎮鎮區東部,寨頂山西南麓。村落整體格局為坐南朝北、依山而建,村落南面和東面為山體,北面為農田和河流、西面為河流,布局獨特。因地制宜、依山而建,建築沿著山體層層升高。
整體村莊布局呈太師椅,是擁有1000多年歷史,3000多人口的古村落,是一個美麗而古老的地方。
東山古村落依山而建,三面臨水,東皋十景有“東山月霽”、“環水波光”、“花洲魚泳”、“大坂耕耘”四景在東山。
現存幾十座保留較完整的明清時期古民居、東山古街、古戲台等人文遺珍。古建築有柳州祠、古戲台、聖母宮、狀元及第、六扇房、紅白大廳等。村裡有民間藝術鐵技、陳靖姑信仰等民俗。歷史上有南宋陳紀,陳汜,陳彬,陳璣,陳華等名人。
東山村是福建省首批省級傳統村落。
•國師公園
洋中國師公園,建於1995年。是為紀念明代國子先生周斌所建。國師公園總面積6000多平方米,公園建有門樓、溪亭、石獅、國師石像等,石像底座鐫刻有“明太祖欽賜 國子先生——周斌(1331-1394)”字樣。2014年初,在洋中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洋中村委會向鄉賢和社會各界籌措資金,投入160萬元對國師公園進行改造建設,對照現存的國師畫像重新雕刻了塑像,建設欄亭、廣場和綠化,改造後的國師公園更加明亮整潔,給民眾和遊客提供了一個休閒遊覽的好去處。
•天湖村
天湖村位於洋中鎮西部,是福建省特色景觀名村,距鎮區約14千米,西南與古田縣相接,北與虎貝鄉相連,東部與山阜、前路毗鄰。交通便捷,是久居鬧市的市民回歸、親近大自然首選之地。轄19個自然村,9個村民小組,248戶,1060人,常駐730人,耕地1134畝,林地16721畝。 天湖景區內有萬畝牧場、奇石怪物、龍潭瀑布、天湖鯉魚溪等景點。天湖村內,一條小河穿過,流水潺潺,白牆黛瓦,山水相和,別有一番江南水鄉的詩情畫意。
位於洋中鎮西部的天湖村,海拔968米以上,具有良好的高山氣候條件,高山資源豐富,天湖夏季涼爽,無炎熱之感,乃城區居民避暑勝地。天湖村內植被茂密,擁有天湖林場,植被覆蓋率達80%。一條魚溪貫穿全村,小橋流水人家,房屋錯落有致,樹木鬱鬱蔥蔥,山清水秀的鄉村美景令人陶醉。天湖村境內風光獨特,擁有萬畝草場、鯉魚溪、龍潭瀑布、後山天然氧吧、百年紅豆杉等自然景觀以及人工湖、獨木橋、水尾宮、流米亭等多處人文景觀,構成了美麗生態的旅遊鄉村。
繁茂的珍奇樹種,風光獨特的萬畝草場、人工湖、獨木橋、天湖公園等多處景觀,將這個小山村打造成風光綺麗的旅遊勝地,尤其是做足了“水”文章,成為千米高山上的“江南水鄉”。天湖村從巨觀角度,綜合自身優勢,開展的觀光農業各式各樣,多姿多彩,樂趣無窮。如:大棚種植採摘園區、CS野戰基地、馬鞭草園、萬畝草場、圍獵場、垂釣場、天然泳池、油菜花園、高山籃球場、特種菜園等。
中國天湖山文化影視傳媒基地建設項目目前正在積極推進之中。
•頂旗峰(展旗峰)
蕉城區洋中鎮的頂旗峰也稱“展旗峰”,海拔1165米,山峰挺拔峻峭、高聳入雲;登頂遠眺,群山層巒疊嶂、蜿蜒起伏,山上滿坡色彩斑斕的蘆葦在微風中起伏,景色令人陶醉。頂旗峰擁有獨一無二的高山草場,風光無限。登頂遠眺,群山層巒疊嶂,蜿蜒起伏,呈現一片泛綠的青翠。
頂旗峰前瞰官井洋、橄欖嶼、羅源縣中房,滿盾盡收眼底;背看支提、天湖山群峰相連;左觀洋中、三峰山恍若觸手可及;右望鍾洋、老鷹山近似咫尺。晴天,初升的旭日染紅了東方半邊天;傍晚,夕陽西墜,五彩的晚霞像一幅巨大的天簾披掛於西天;雨日,祥雲盤頂,薄霧輕繞,峰鸞如黛,宛如雲中仙境。每逢農曆十五及前後數日清晨,當艷陽凌空升起時,天幕的西邊仍垂懸著銀盤般大滿月,形成“日月同輝”的祥瑞天象。
•夢裡水鄉
“夢裡水鄉”園區項目是洋中國家水利風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地處洋中鎮東山村東山溪畔,總占地面積40多畝,項目投資約160萬元,主體工程為“夢裡水鄉”美食長廊:包括西鄉美食酒樓、特色小吃店、自助燒烤、天山茶館、休閒公園等,主要推廣洋中當地豬蹄凍、燙粉、糟姜、光餅等特色美食。同時,建設北洋溪水上樂園,配套遊船、水上泳池、漂流等遊樂項目,以發展洋中親水旅遊。
在“夢裡水鄉”休閒園,河水清澈見底,江畔風景秀麗,花紅綠柳,沿河修建的竹製涼亭、走廊、閣樓、延岸的涼亭、吊橋、石凳、庭院等都別具特色。踏著乾淨整潔的青石板小路,悠悠前行,竹建築一字排開,翠竹深深,嫻靜清爽。涼亭與天山茶樓掩映在竹林深處,酌一壺清茶,品人生百態,置身其中,茶香與竹香纏繞其中,似述說著博大精深的“天山綠茶文化”。還可以到“夢裡水鄉”美食長廊品嘗洋中豬蹄凍、光餅、拌粉、生薑、黃粿,回味無窮。這裡可以讓遊客飽覽山清水秀,目睹春華秋實,品嘗鄉村風味,體驗田園風光。
步入“夢裡水鄉”,寬廣的湖面波光點點,恰似心底的歡快音符在跳躍,春風拂過,頓覺神清氣爽;側邊一排樸質小木屋與傳統文化長廊相互輝映;再往邊上的東園內,一片綠蔥蔥的翠竹林格外惹眼,樹影婆娑,陽光迷離……讓人只想在這安靜與從容的氛圍中休憩。
•洋中國家水利風景區
蕉城區洋中鎮處七都溪流域上游,擁有北洋溪、洋中溪、東山溪以及三溪水庫、林坂溪尾水庫等自然溪流和防洪工程設施,水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越,是重要水源保護地。洋中國家水利風景區以水庫、山潭、河流為依託,結合周邊自然和人文旅遊資源形成的自然河湖 型水利風景區。景區核心項目占地面積約為2.6平方公里,東至三溪電站水庫,西至林坂村溪尾水庫,北至陳洞村龍潭瀑布,南至東南溪。景區內交通條件便捷、自然生態多樣、文化底蘊深厚、水力資源豐富。
景區內水系蜿蜒迂迴,常年綠水如綢、波光粼粼,時而穿梭於天然石灘之間;時而匯聚成寬廣的水面,水體景觀豐富多變。另有天然落差達百餘米龍潭瀑布,沿峭壁飛瀉而下,峽谷幽深,水深凝動。水因山而活,山因水而秀。景區內天山、棋盤頂、展旗峰等山峰屹立四周,環顧水面,山體起伏變化無窮,青山與綠水相融,河湖山水組合巧妙,風光旖旎,為景區的核心。
同時,景區動植物資源豐富,植被覆蓋率極高,林下植被多樣,一年四季鬱鬱蔥蔥。現存有國家一、二級保護植物南方紅豆杉、水松、栲、柳杉等,國家珍稀保護動物穿山甲、眼鏡蛇、大靈貓等。附近茶園面積8000多畝,是榮獲國優產品的“天山綠茶”的主產地;草場近三萬畝,是建設畜牧業基地的優良場所。
2015年11月,蕉城區洋中水利風景區被列為省級水利風景區。
2016年8月,寧德洋中水利風景區獲評第十六批國家水利風景區。
•北洋現代農業觀光園
北洋現代農業觀光園是集生產、觀光、體驗、休閒、科普等多功能為一體的農業產業園,形成以農業展示館,休閒廣場,藥材、果蔬、食用菌種植、採摘為特色,打造全方位田園勝地。
在園內,奶油西紅柿、蔬菜、板栗南瓜、鍾洋紫薯、西鄉優質大米,黃家老酒、天山綠茶、食用菌等農產品盡收眼底。園內還展示了一些精緻的農業工藝品。
•棋盤頂
洋中棋盤頂則是有名的道教聖山,從鎮上出發需要經過二個多小時的穿越、攀爬才到達棋盤頂,山頂海拔900多米,傳說古時有人經常看到兩位白髮仙人在山頂下棋而得名。從遠處看山峰頂端特別尖,峰頂矗立著一座規模精巧的道觀,站在棋盤頂腳下,就會有一種急切的心情促使著向山上走去。登“棋盤頂”要攀登300多米陡峭的台階。近年來,當地人將“棋盤頂”作為休閒旅遊的好去處,修建了這條上山的石板階。登上棋盤頂,憑欄遠眺,群山如畫,綠樹如海。四周是連綿起伏的山峰,漫山遍野鬱鬱蔥蔥的樹木。只見“錦幟悠揚氣勢高,碧天澄湛見秋毫,西風故故欺黃葉,散做清涼入布袍”,棋盤頂風景優美,景色怡人。雖然天氣寒冷,但在山頂上,艷陽高照,完全驅走了嚴冬,在一種愜意中,盡情地欣賞一個又一個的山峰畫出的柔美曲線。
關於這座道教聖山,當地有一個傳說。相傳很久很久以前,有人經常看到有兩位白須銀髮仙骨神態非凡的老翁在山頂下棋,談仙論道,何不逍遙,因此而得名“棋盤頂”。
莒溪村的村民帶著我們尋找到了這塊傳說是仙人下過棋的“棋盤石”。據說上世紀六十年代,“棋盤石”還有“石棋子”擺放著,如今仙人已遠去,空留棋盤山。而“棋盤石”由於石頭風化原因,也找不到絲毫棋盤印跡。過去“棋盤石”兩邊曾有兩位石人,後來也不知道是何緣故,兩位石人如今也不知去向。
路的盡頭,極具特色的紙屑焚燒池醒目地出現在我們的視野。據莒溪村村民介紹,紙屑焚燒池,承載著當地村民對文字的崇拜。自從這個村開基以來,只要是村裡有字的紙張,村民都會將其集中送上山來焚燒,漸漸地也就成為該村村民的習慣。
古建築及遺址
•鞠多寺
又稱鞠多院。位鋸刀嶺邊,寺以嶺名,後衍為今名。始建於宋淳化元年(990年)。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重修,後因無人繼承而廢。清鹹豐五年(1855年)前後改為書院。改書院後傳國子先生周斌像曾掛在院中,供學生瞻仰。清代內閣中書陳翼謀於鹹豐庚申年(1860年)親臨書院拜國子先生像。1949年後改為洋中村茶場、畜牧場,1965年洋中農業學校創辦於該院,文革開始後停辦。現建築為宮殿式土牆瓦片結構,占地面積約為0.5畝。傳為國師周斌讀書處。
•彌陀寺
位於洋中院坪,始建於唐天佑元年(904年),後廢,唯基存。據傳1940年前後曾重建,占地面積270平方米。寺坐西南朝東北,木石結構,單檐歇山頂,穿斗式梁架,面闊、進深各3間,高7米,內遺存原始須彌座,寬7.25米,深7米,高0.8米,邊有凹凸線腳紋飾,6根梅花形石柱,4根立在須彌座上,高2.80米,直徑0.60米,覆盆蓮花石柱礎,柱上刻有“天佑奉此柱”楷書字樣,保存尚好。1992年12月25日,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柳州祠
始建於南宋乾定四年(1226年),是為曾經任過南宋柳州知府,後官至武功大夫的東山人、南宋愛國將領、民族英雄陳紀而建。陳紀,字仲禮,少時就讀國子監,考第一,備受南宋著名思想家呂祖謙青睞。陳紀文武兼備,淳熙十四年(1187年)以武舉特奏名中丁末科進士。初任邵陽知縣,歷騰洲、英德州、柳州三郡知府兼知軍事、柳州剌史、武功大夫,賜封忠節大夫。陳紀擔任柳州知府兼知軍事、柳州刺史其間,威懾“南蠻”,盪靖邊關,與南亞鄰國友好往來。紀公有善政,重教化,興學堂,勸農耕,賑災民,使柳州千里成一方樂土。陳紀因政績升遷武功大夫,與宋景和出使金國, 使金國不敢南侵。後勞累成疾,卒於仕,柳州百姓得知,立祠祀之。鹹淳二年(1226年),南宋度宗賜移柳州祠於東山之陽。柳州祠於明成祖永樂九年(1411年)由吏部員外郎陳彬主持重修;嘉靖十五年(1536年)重修,增建門廊;康熙二十年(1681年)和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兩次重修。清光緒十三年在柳州祠傍增建古戲台。
•聖母宮
又稱“臨水宮”、“奶娘宮”,位於東山村村頭400米處,始建於明朝,重修於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祀聖母陳靖姑。其結構在明朝建築物中具有代表性,門樓和主殿藻井各具特色,樑柱粗獷,柱上有梁,樑上有柱,梁托精雕細刻,有龍托、鳳托等。樑上之柱,有整木浮雕蓮花托等。
紅色旅遊
•親母嶺戰役遺址
在洋中鎮邑堡村村界,兩山夾峙之處,有一個叫親母嶺的地方。相傳,曾有親家母面對面喊話,走親戚卻走了半天,故名“親母嶺”,而這裡就是著名親母嶺戰役發生地。
1937年威震閩東大地的“親母嶺戰役”,就發生在洋中芹嶼、邑堡與九都坑尾交界的山窩裡。1937年8月18日,閩東獨立師二縱隊到達親母嶺,葉飛、阮英平、陳挺等領導人憑藉親母嶺的有利地形,設下埋伏,翌日敵人果然進入伏擊圈,在當地民眾的大力支持下,紅軍大獲全勝,共斃敵40多人,俘70多人,繳獲108支步槍、2挺機槍、5支短槍、200多枚手榴彈和2800多發子彈,敵加強連全軍覆沒,上至連長下至馬夫幾乎無一漏網。親母嶺戰役沉重打擊了國民黨當局,迫使他們接受了閩東特委提出的“停止內戰,進行和平談判”的要求。親母嶺之戰殲敵140多人,紅軍大獲全勝,成了閩東紅軍三年游擊戰的轉折之戰,最後一戰,也是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大的戰役。親母嶺戰役大捷,終於促使國民黨不得不坐下來談判。由此,紅軍走上了抗日前線。如今,人們路過這段山路時,都會停下車來深情地看一下這個山窩谷地,它書寫了閩東獨立師光輝的一頁,敘說了蕉城老區人民奮勇支前軍民魚水情的生動故事。
•閩東地委誕生地
在寧德市蕉城區洋中鎮芹嶼村有一處叫九斗丘的地方,它不僅是畲族將軍雷應清和胡布福將軍的故鄉,它還是中共閩東地委的誕生搖籃。1947年9月,中共閩東地委在這裡宣布成立,開啟了領導閩東人民謀求當家作主、開展轟轟烈烈革命鬥爭的序幕,推動著解放戰爭的進程。
洋中鎮當前正抓緊將親母嶺戰役遺址和閩東地委誕生地打造成一個開展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
特產與美食
洋中,擁有著眾多壯麗的自然景觀,也蘊育了獨特的飲食文化,洋中人對於美食的追求似乎格外地嚴格,不僅追求自然美,更講究細膩美。
洋中拌水粉
洋中米粉,其中一種主要的吃法是現做現拌,也稱拌粉或燙粉。對於這道美食,洋中、虎貝、石後等蕉城西部幾個鄉鎮的人們,許多人都是從小吃到大,對它有著難忘的情結。
對於洋中米粉,許多蕉城西鄉人,也就是包括洋中、虎貝、石後等蕉城西部幾個鄉鎮的人們,大多有著這樣的童年記憶:每天清晨,許多人便拿著一個大盆子,裡面放上豬油、蔥花、味素、醬油等調料,到村裡的米粉店去買拌粉(也稱“燙粉”)吃。其時,店裡已經有好些人,都在扎堆兒等著。
只見店裡猛火燒著大灶,乳白色的熱水在翻滾著,冒出騰騰的熱氣。鍋的上方則架著一個木頭和鐵製成的壓制米粉機械,店家將一團已經磨好發好的米粉團放入凹槽中,然後用力將壓桿壓下,於是,一條條筷子粗的、柔韌而筋道十足的米粉就流入鍋中,經過兩三分鐘的沸煮後,用竹篩撈出,趁熱放入裝有調料的碗內拌勻,然後再撒上醃製好的生薑絲。充滿濃郁而獨特香味的拌米粉,讓人忍不住大口吃起來。
“洋中拌粉”果真店如其名:這道美食最早從蕉城洋中、虎貝、石後一帶鄉鎮傳播開來,而現在即使在蕉城城關,其大多數食客也是洋中一帶的西鄉人。這種吃法由來已久,是一種很受當地人喜愛的美食。與蕉城區的肉丸一樣,許多人從小吃到大,怎么都吃不膩,堪稱最受歡迎家常主食。但新奇的是,當地人通常只在早晨吃拌米粉,而午餐則少吃,晚餐基本不吃的,也許是其拌生薑的獨特吃法的緣故。也從旁印證了“早晨吃生薑,勝過吃補湯”的養生保健之道。
有資料記載,地處閩東的寧德人口味清淡,最常用的烹調方法是“白焯”,即用清水煮,然而境內的洋中一帶鄉鎮卻無辣不歡,當地人們所崇尚的辣味亦非常特別,並非來自辣椒,而是來自生薑。“洋中拌粉”在洋中當地和蕉城城關相當出名,而外地人往往卻步,因為端上來便是“半碗米粉半碗姜”。過去,米粉店裡的姜是敞開供應的,本地人往往還會覺得不夠味,再抓兩把薑絲是自然的事情,而現在,姜的價格比較高,如果覺得生薑不夠,想多吃往往還要加錢。
洋中豬蹄凍
說到拌水粉的“伴侶”,肯定首推“豬腳凍”,其次就是“蛋花湯”。
取皮厚100斤以上農家自養的生豬,宰殺後一小時內的豬腳,切片、大塊,氽水去血水,撈起清淨,後放入高壓鍋加水(漫過豬腳一些),加入適量的料酒、老抽調色、鹽巴入味,直至“吱吱”叫聲兩分鐘後,滅火冷卻,去湯中漂浮油,加入味素試味道要比平常味道鹹點(以為冷凍之後味道剛剛好),冷卻放冰櫃冷藏5小時湯凝固即可試用,冬季放陰涼處一晚上自然凝固,味道更佳。洋中鄉村酒席經常配合煎黃粿食用,被人們親切的稱為“情侶套餐”。
“豬腳凍”也是洋中美食之一,最上層凝結著一層白色油脂,被切割成略微方正的大塊,黑紅而透亮。熱氣騰騰的拌粉與“豬腳凍”搭配一起,再加上一碗撒上蔥花的清淡蛋花湯,是洋中人最愛的早餐!
蟶乾筍
蟶乾筍是洋中一帶鄉村宴席的湯類菜餚 ,山(筍)與海(蟶)完美混搭的菜式。精選上好的蟶乾、冬筍(冬季飲用最佳,其他季節用綠竹筍、茭白等代替),先把蟶乾泡水8小時左右,冬筍去殼放入高壓鍋15分鐘之後切片,再把蟶乾放入鍋中煮幾分鐘撈起,之後放入少許油,蔥頭將蟶乾、筍片加酒、鹽、糖爆香,之後加入高湯;十分鐘後起鍋,放芹菜,雞精,味素,蔥段。
黃粿煎
粳米入水浸泡至少5小時以上,放入飯甑蒸八分熟,之後倒入容器加適量開水、食用鹼攪拌均勻,在放入飯甑蒸15分鐘左右熟透起鍋,用杵槌人力力杵打半小時左右,搓成長柱狀,直徑約15公分,尼龍繩切片2公分厚,一合兩片(意好事成雙),從公至今一直都是當地人酒席、婚嫁、祭祖、祭祀等桌上必備的糕點。常見的做法有油煎黃粿、白灼黃粿、芥藍炒黃粿。
洋中年糕
時節糕點,春節必備的糕點,取上好的粳米浸泡10小時以上,後磨成米糊,布袋裝袋加蓋加重壓至少5小時以上,加花生仁、白砂糖攪拌米糊均勻,放入蒸容器(器底放紗布上方放豆皮),之後撒上黑芝麻、紅棗蒸40分鐘左右,起鍋冷卻。常見的做法:蒸、煎、炸。據當地人講70年代至今在福州的年糕全都是洋中人製作的。
洋中光餅
光餅,又稱繼光餅,是閩東大地上最受喜愛的漢族傳統餅類名點之一。據福州、寧德府志記載: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戚繼光率軍入閩追殲倭寇,連日陰雨,軍中不能舉灶,戚繼光便命烤制一種最簡單的小餅,用麻繩串起掛在將士身上充當乾糧,大大方便了作戰殲敵。後來,這小餅流入民間,不但食用普遍,而且還成為祭祀神靈祖先必備的供品。後人感念戚公,便把這種小餅叫作“光餅”。閩東各地都流傳有式樣各異的光餅,由於地域差異、飲食習慣的不同,各地的光餅在技藝傳承上都有自己的創新,這使得做出來的光餅味道也都有所不同。其中,蕉城洋中的光餅以其筋道的口感,多變的風味遠近聞名。剛出爐的光餅外皮酥脆,餅囊卻質地綿軟。洋中光餅還分為甜的、鹹的、帶餡的、沒餡的,這使得它可口誘人、老少鹹宜。圖中右邊是鹹餅;中間是有糖餡的甜餅;左邊是甜餅沒有餡的。
在洋中鎮老街街尾有一家地道的光餅店,每天慕名而來的食客總是絡繹不絕,倘若沒有提前預定,那不好意思您就得要等上半小時,這家的光餅店所做的光餅散發出濃郁的香味,勁道的口感,總讓人甚是想念,享譽盛名。
對於光餅,香脆筋道的口感是人們對光餅的共同追求。剛出爐的光餅外皮酥脆,餅囊卻質地綿軟;放置一段時間,冷卻後的光餅會展現出它筋道的口感,將這些光餅用繩子穿成一串便利於攜帶,這就是餅胚為什麼要打孔的原因。光餅風味各異,鹹的(其實餡是甜的,只是當地話稱之為“鹹餅”)、帶餡的、沒餡的,這使得它可口誘人、老少鹹宜。由光餅為原料的菜品層出不窮,各大飯店酒家還將它作為特色菜招待遠來的賓朋。到了春節前後,又成了很多返鄉人惦記許久的小吃。平時外出旅遊活動時,價錢便宜又便於攜帶的繼光餅也是當地人常帶的乾糧。
善於改變吃法則是中國人對菜譜的升華,把光餅切個蛤口,夾上糟肉、粉蒸肉、雪裡紅、苔菜,澆點醋蒜汁,咬一口,滋味無窮。洋中人對光餅的吃法更是講究多樣,不過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還要數——泥螺光餅、烏賊炒光餅,據說,長期食用光餅,對胃還有一定的養益作用。
光看光餅的外形,很難將它與佳肴、名點聯繫,但在時光長河中,它卻以這份樸實無華,養活了無數的軍士、百姓,一代又一代,傳承至今。
特色農家菜
洋中有許多獨具風味的特色美食令人難忘,遠不只耳熟能詳的洋中水粉。一桌極為地道的洋中菜餚:香酥雞卷、蟶乾筍湯、黃粿煎、豬腳凍、藥膳老鴨湯、炒光餅……每樣農家菜都深深刺激食客的味蕾。洋中的蟶乾筍、槽姜、黃粿、米酒、燙粉、光餅、餡餅、年糕和藥膳也十分出名。原滋原味的農家美食,這就是洋中特色農家菜。
金椒沸騰魚
精選三斤以上的黑魚切片放容器加清水去血水至乾淨,加入適量蜜汁佐料攪拌均勻醃製5小時以上。豆芽、萵筍、黃瓜、腐竹、涼皮清炒作為鍋底、清水煮沸倒入魚片煮熟,撈起放入鍋底上方,灑上特製佐料,潑油、放生菜。
炸雞卷
香酥雞卷是洋中一帶鄉村宴席的一種必備傳統小吃。洋中雞卷的做法:取五成精緻五花肉,手工剁末9成爛。大容器中取一片洋中豆腐、二兩地瓜粉適量味素攪拌拌均,放入適量碾磨後的炸花生仁、氽水後的蝦仁乾、薑末、蔥頭末融合攪拌均勻,乾濕適度,不能太軟。然後,在桌上鋪開一副“豬網油”,從盆中取出調拌好的雞卷料,三斤攪拌後的肉末一副豬網油,包成日光燈管粗細的圓柱條即可。
面蛋
八仙糕
天山綠茶
天山綠茶,以香高、味濃、色翠、耐泡四大特點著稱,1982年評為30種名茶之一,獲烘青綠茶第三名。
天山綠茶為福建烘青綠茶中的極品名茶,原產於西鄉天山岡下章後的中天山、鐵坪坑和際頭的梨坪村。主產地是從無坪山的“中心葫”延伸,東接章後,西連際頭,南達留田,北至芹嶼,分布在里、中、外天山,方圓約10千米,近百個村落。據《寧德縣誌》記載,天山綠茶曾經歷一段變革演化過程。宋代生產團茶、餅茶,也生產乳茶、龍團茶。到了元、明代生產“茶餅”,供作禮品和祭祀品。1781年前後,天山所產的芽茶已被列為貢品。明、清以後,以生產炒青條形茶為主。幾經變革,到了1979年,才改制為烘青型綠茶,成為高檔花茶的優質原料。其主要特點以色澤翠綠,湯色碧綠,葉底嫩綠,以“三綠”著稱。其外形條索緊細、勻整、翠綠,鋒苗挺秀,茸毛特多;香似珠蘭,清雅持久,滋味濃厚回甘;湯色清澈明亮。該茶很耐沖泡,泡飲三四次以後,余香猶存。
洋中香菇
改革開放以來,寧德洋中香菇生產不斷發展,菇葉厚、香味濃,價格適中。1986年以來,洋中已成為來自浙江、江西省及本地的香菇市場,日客流量達300多人,交易額300多萬元。1989年,年產值6000多萬元。
著名人物
周導
周導(公元882-985年前後),字宗政,宋乾德5年(公元967年)任中書右相、金紫光祿大夫;周霆(約公元902-1000年之間),宋雍熙二年(公元985年)遷授戶部尚書,後晉封金紫光祿大夫;周霓(約公元930-1050年之間),號伐土,初授郡職,升遷侍御,兵部侍郎,宋景佑誥贈朝議大夫;周斌(宋)(約998-1100年),御封朝議大夫,考功監察御史;周皋(約公元1023-1125年前後),宋元豐官授戶部侍郎兼諫集賢院事;周亨明(1101-1180前後),宋紹興文舉特奏名,歷官寶文閣學士;周亨升(約1127-1224前後),南宋淳熙文舉特奏名,歷官司法參軍;周用亨(約1131-1227前後),宋紹熙武舉正奏名,兩倌郡符,歷任循州、高州知府;周牧(約1135-1223前後),宋淳熙進士,授通議大夫,廣西經略使,廣東橫州知州;周斌(明)(1331-1394),明洪武鄉試進士,官拜中都國子監司業、齊王府左長史,欽賜“國子先生”;周寶(約1368-1449前後),明洪武末官授縣丞,明永樂任北城兵馬司副指揮、推官;周徽(約1403-1500前後),明正統五年(公元1440年)中選貢生,授廣東四會知縣。
周斌
周斌,字質夫(1331-1395),洋中街人。端重閒雅,襟度夷曠,聲色,貨利不以動心。領鄉薦,授建寧教授。與郡有司語,皆政教大端,非公事不私謁。雲南平,撰賀表稱旨,有金幣之賜。秩滿,洪武帝召見便殿,承顧問,以質直見重。拜中都國子司業。周斌公到國子監上任後,“即不辭辛勞地課藝訓誨,偕同僚屬督導諸生,國子監常是燈火通明,吟誦之聲達於午夜。他以其“為人師表”之尊,贏得“從游三千人”,哺育出朱允炆(建文帝)、朱棣(永樂帝)、楊榮(丞相)、鄭賜(尚書)等君臣及許多國家棟樑之才。
周斌公調任齊王府左長史,執掌齊王府內的內政等“秉節直,持正道”,盡職盡責輔佐東宮太子齊王,政績頗著。明太祖欽賜“國子先生”。
《明史》中這樣介紹周斌:
周斌(1331~1394年)字質夫,洋中人。明洪武五年(1372年)舉鄉試,授建寧教授。任上,一心興學課徒,培植後秀。他素來健談,言論風生。與郡有司所論皆政教大計,從不言及私事,彼此非公事不私謁。時值明朝初立,兵革未息,社會不寧,教育弊端頗多。為修廢起弊,砥礪學行,他嚴立教規,督誨門生;勉其振肅士風,勵志求學;對貧苦而勤奮的青年獎掖揄揚。周斌頗有知人之明,任建寧教授時,學生楊文敏出身微賤,家道貧寒,見其氣質不凡,傾力指授。一日,他對文敏說:“子器識非凡,他日之進,惜予老不及見也,宜益自勉!”文敏在他教誨下學問大進,後果成名,位居師相。周斌家訓亦嚴,孜孜課子,其子周繕精通六藝,並以善畫稱著,時人莫不服膺其識才眼力和教子有方。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八月,明太祖派兵平定雲南境內元兵殘部。翌年詔天下大慶並選拔人才,周斌撰賀表呈送,皇上閱後深感滿意,“有金幣之賜”;還在便殿召見他,詢以治國大計。他評論時政,褒善貶弊,侃侃直言,無所避忌,故以直節見重於時。十六年,周斌任國子監司業。一到位,即不辭辛勞地課藝訓誨,偕同僚屬督導諸生。國子監里常是燈火通明,吟誦之聲達於午夜。
他平時嚴於律己,約度明信,誠懇而平恕,諸生無不悅服,其風範亦為士子所崇尚。
十七年,召還京都,擢為齊王府左長史。他“秉直節、持正道”,盡心竭力輔佐齊王,政績頗著。數年後,因奔母喪回鄉。染疾病卒於家。
周斌死後,於洪武戊寅年(1398年)十一月初一日葬於洋中鎮棋盤山,祀於鄉賢祠。欽賜匾額“國子先生”(背面“文獻之里”)。明邑人陳雲鷺訪其居後,寫詩讚云:“卓行高居萬丈巔,才華器識總超前,平蠻賦獻丹楓重,太學名稱北斗懸。” 周斌遺有《學古齋集》,今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