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姬陵 印度

中文名稱:泰姬陵
英文名稱:TajMahal
國家:印度
所屬洲:亞洲
編號:351-004
相關聯接: http://www.unesco.org/whc/sites/252.htm
1983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評為遺產的報告:世界遺產委員會第7屆會議報告。
泰姬陵是一座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巨大陵墓清真寺,是莫臥兒皇帝沙賈汗為紀念他心愛的妃子於1631年至1648年在阿格拉而建的。泰姬陵是印度穆斯林藝術最完美的瑰寶,是世界遺產中令世人讚嘆的經典傑作之一。
建於1632年至1654年的泰姬陵表達了一個國王對他親愛的妻子無與倫比和刻骨銘心的紀念。
1631年莫臥兒人皇帝的妻子在分娩第十四個孩子時難產去世。她當時36歲,已結婚18年,對她的丈夫沙賈汗來說失去的不但是親愛的妻子,而且還是一個精明的顧問。據說他穿了兩年喪服(據另一記載,他的頭髮因悲傷而變白了)。他發誓要建一個配得上他妻子的、無可比擬的陵墓,以紀念他的妻子。沒有人能否認他的成功。阿米曼達班奴,或者叫墨姆塔茲馬哈爾(意即“被選中的宮殿”)里有一個令人驚嘆的建築物,作為對她的紀念,上面刻著她名字的縮寫:泰姬·瑪哈爾。由於用了太多的最高級讚美詞來描繪這個建築,因此大多數去參觀的人走近它時害怕他們將會失望。
從數不清的照片中使人非常熟悉的泰姬陵的外形被作為飯店的標誌、酸辣醬和調味品的商標,實際上它被用在隨便什麼地方,人們看到立刻就想到是印度的地方。儘管如此,很少有人看了泰姬陵感到失望的。
泰姬陵百看不厭,它仍舊能使人驚訝。它在一天裡不同的時間和不同的自然光線中顯現出不同的特色。雖然它是一座陵墓,可它卻沒有通常陵墓所有的冷寂。相反你感到它似乎在天地之間浮動。它的和諧對稱、花園和水中倒影融合在一起創造了令無數參觀者驚嘆不已的奇蹟。估計有2萬名工匠參與了泰姬陵的建造,歷時22年才完成。據說一位法國人和一位威尼斯人參與了工程的部分工作。至今沒有一位建築師被記錄肯定參與了陵墓的建造——這對這個建築物是很適宜的,因為建造它的本意在於讓人們只記住在陵墓里的人。
泰姬陵是用從322公里外的採石場運來的大理石造的,但它卻不是有些照片裡的那種純白色建築。成千上萬的寶石和半寶石鑲嵌在大理石在表面,陵墓上的文字是用黑色大理石做的。從一道雕花的大理石圍欄上可以看到出色的手藝。陽光照射在圍欄上時,它投下變化紛呈的影子。從前曾有銀制的門,裡面有金制欄桿和一大塊用珍珠穿成的布蓋在皇后的衣冠冢上(它的位置在實際埋葬地之上)。竊賊們偷去了這些珍貴的東西,許多人曾企圖挖取鑲嵌在大理石欄上的寶石,但泰姬陵的雄偉壯麗仍使人為之傾倒。
泰姬陵坐落在一個風景區內,莊嚴雄偉的門道象徵著天堂的入口,上方有拱形圓頂的亭閣。原先這兒曾有一扇純銀的門,上面鑲嵌著幾百個銀釘。這些東西都已被劫走,現在的門是銅製的。
關於沙賈汗想在朱木拿河的另一邊為自己建一座同樣的黑色大理石陵墓的傳說似乎沒有太多的真實性。他的兒子奧郎則布於1658年宣布為帝,並把他的父親軟禁在阿格拉一個城堡內達9年之久,一直到他去世。沙賈汗能從城堡遠遠眺望泰姬陵。後來他也被葬在泰姬陵。
泰姬陵代表了莫臥兒建築成就的高峰。這種風格的陵墓豎立在一個底座上,上面飾有光塔,人們對它懷有和對清真寺同樣的崇敬的心情。這種風格的紀念陵墓在印度北部發展並隨之消失。
候邁因在德里的陵墓於1564年動工,它是泰姬陵的雛形,牢固、威嚴而不是精緻、黃雅。17世紀70年代奧朗則布在奧芝加巴德為他的妻子仿造了一座泰姬陵,可是它沒有泰姬陵的魅力與和諧。德里的另一陵墓賽夫達賈之墓於1753年動工,被稱為是“莫臣兒建築最後的閃光”,然而它可不是一座人們盡力設法要運河看的建築物。這些紀念陵墓都有一個標準的模式——一個大的洋蔥形狀的拱頂、水道、分成四部分的花有泰姬陵的建造者把這些東西融化在一起,創造出一座無與倫比的建築。與孟加拉的總督威廉·本廷克爵士策劃的陰謀相比,泰姬陵內珍貴財寶的失竊可謂微不足道。19世紀30年代,他謀劃拆除當時疏於管理、雜草叢生的泰姬陵,把大理石運往倫敦出售。只是因為從德里紅堡上拆下的大理石找不到買主,這個計畫才作罷。後來,在1900年當了印度總督的柯曾重新修復了泰姬陵。
毫無疑問,泰姬陵是世界上完美藝術的典範。基本上由大理石建成的建築毫無瑕庇,月光之下的泰姬陵更給人一種恍若仙境的感覺。她不僅表達了沙賈汗對愛妻的深切紀念,也是他給人類的一份厚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