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和注音
泰和
tài hé
ㄊㄞˋㄏㄜˊ
引證詳解
1、太平。
① 漢·揚雄《法言·孝至》:“或問 泰和。曰:其在唐虞、成周乎?”
② 宋光宗《策問》:“其為朕稽古今之宜,推治化之本,凡可以同風俗,清刑罰,成 泰和之效者,悉意而條陳之。朕將親覽。”
2、天地間沖和之氣。
① 明·徐渭《梅賦》:“先則渾淪龐篤,含 泰和而獨飽,酸則甘辛醎苦,受何味而弗便。”
② 明·歸有光《浙江鄉試錄後序》:“夫天地之氣,茂隆鬱積,薰為泰和。”
3、和睦。
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蔡專使元培代表布告全國文》:“其至少數抱猜忌之見,騰離間之口者,皆將為 泰和所同化,而無復纖翳之留。”
4、穩定,和諧。
只有國家的穩定,人民才能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