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 | 隸屬廣東省普寧市燎原鎮 |
郵政編碼 | 515344 |
電話區號 | 0663(+86) |
簡介
地理位置創辦時間泥溝中學創辦於1957年。
發展歷程
創辦初期土改後的農村,民眾迫切要求學習文化,素有“文化之鄉”的泥溝更是如此,然而,當時在本地上公辦中學讀書難是非常突出的問題,有的學生只好遠到汕頭等普寧周邊地區就讀。鄉黨政十分重視這個問題,特派總支宣委張珂壯專抓辦民辦中學工作,並於1957年籌劃當年辦成。
學校定名為“泥溝華僑文化補習學校”;校舍由張氏德育祠(二祖祠),張氏趾祖祠,張氏誠祖祠三 座祠堂祖祠。另又向僑眷借用三做民宅大廳;教學設備因陋而簡;教師應屆或歷屆高中畢業生及鄉人中德才符合條件的人擔任,教職員工共合37人;校長由張珂壯擔任,還特聘當時普寧縣教育界名宿張伯封 先生為名譽校長。學校來源以本鄉為主,鄰鄉為次,還有外縣學生前來就讀,總是573人。學生收費與公辦中學同等,學校經費基本靠“以生養校”。
學校發揚延安精神,“尊師愛校,民主團結,艱苦奮鬥”。生活十分艱苦,但愛生如子、互相尊重、互相幫助、坦誠相處中教師中巍然成風。大家齊心協力辦好學校,成績突出,1958年,二個升高中補習班124名學生升學考取率達80%以上,蜚聲全縣,普寧教育界知名人士對此大加稱讚。
1958年,隨著當局有關公辦、民辦“二條腿走路”發展教育事業方針的提出,學校易名為“泥溝華僑中學”。然而每年僅能在公辦中學錄取新生後才能給予錄取,新生文化起點都較低。學校堅持貫徹德、智、體全方面發展教育方針,實行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 合,辦出自己的特色。期間,為解決教師緊缺問題,師生動手建了三間平房教室;在公社農田水利建設中做出應有的貢獻;學生劉先欣’肖輝武通過空軍飛行員選拔檢測,填補了全縣空白。
隨著形勢的急劇變化,普寧各地紛紛提出解散民辦中學,全縣32所民中解散了29所。而泥溝華僑中校由於辦學好,在風雨中穩住了航向。這個時期,全國僑委主任方方同志、廣東省僑委主任黃聲同志、 廣東省僑聯主席吳峰同志都先後來到泥溝僑中視察,普寧縣黨政領導也到過泥溝僑中調研,他們都肯定了學校的辦學方向和辦學成績。1958年8月,校長張珂壯被評為全國僑辦學校先進分子,出席全國僑聯擴大會議。
“公社化”後經濟生活極度困難時期,學校在生產自救中教學秩序井然。60年7月首屆國中畢業生升學考試成績不錯,受到上級表揚。緊接著,普寧縣委決定把當時的公辦中學:燎原中學遷址往流沙平頭嶺辦學,原燎原中學學生到泥溝華僑中學就讀,又因平頭嶺校舍一時未能交付使用,故燎原中學有一段時間與泥溝華僑中學合併。
鑒於與燎原中學合併的泥溝華僑中學遠不能解決泥溝國小畢業生升學難問題,在民眾的迫切要求下,上級黨政同意於1963年下半年起復辦獨立辦學的民辦泥溝華僑中學。學校回復舊貌,內外一片和諧局面。
文化大革命,泥溝華僑中學難逃劫難,在所謂“鬥批改”中幾經折騰,並於泥溝國小,校長也幾經變易。
1978年秋季起,燎原公社個國小停辦國中班,以池揭公路為界,燎原公社在東西增辦而所民辦公助初級中學。路西的泥溝華僑中學原址辦起了“泥溝初級中學”,也稱“泥溝聯中”,由泥溝大隊,烏石村大隊,夏地村大隊,大員村大隊合辦,以泥溝主辦的初級中學。
這時期的泥溝中學學生700多人,教師37人,分三在張氏趾祖祠、張氏誠祖祠(松安里)、張氏創祖祠,張氏儒祖祠和原泥溝大隊隊址上課,殘破不堪,教學條件極差。
1998年8月後,復辦為“泥溝華僑中學”,校址遷往三祝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