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藝經歷
在1952至1954年期間,西德尼·波拉克赴Neighborhood Playhouse戲劇學校 學習表演,後來開始留校執教,從此開始了他的電影生涯。
1955年,21歲的西德尼·波拉克登上了百老匯的舞台 。
1958年,24歲的的時候,西德尼·波拉克成為電視劇演員,因為曾在約翰-弗蘭克海默導演的電視劇中露過臉。
1961年,參演由約翰·弗蘭克海默執導的犯罪片《年輕的野蠻人》 。1965年,31歲的西德尼·波拉克拍攝了個人第一部動作片《一線生機》 。
1966年,拍攝以經濟大蕭條為時代背景的愛情片《蓬門碧玉紅顏淚》,該片由娜塔利·伍德、羅伯特·雷德福主演 。
1968年,拍攝由伯特·蘭卡斯特主演的劇情片《游泳者》。同年,執導由伯特·蘭卡斯特、謝利·溫特斯、特利·薩瓦拉斯等聯袂主演的西部動作片《荒野兩匹狼》。
1969年,執導根據作家威廉.伊斯特雷克同名小說改編的戰爭動作片《基堡八勇士》,該片由伯特·蘭卡斯特、派屈克·奧尼爾合作主演。同年,執導由簡·方達、吉格·楊合作主演的劇情片《他們射馬,不是嗎?》,獲得第4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提名、第27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電影類-最佳導演獎提名 。
1972年,執導根據小說改編而成的西部劇情片《傑里邁亞·詹森》,獲得第25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提名 。
1973年,西德尼·波拉克成為坎城電影節評審會成員。同年,拍攝由芭芭拉·史翠珊、羅伯特·雷德福主演的愛情歌舞片《往日情懷》 。
1975年,西德尼·波拉克執導動作片《高手》。同年,拍攝了由羅伯特·雷德福主演的驚悚片《禿鷹七十二小時》,獲得第20屆義大利大衛獎大衛特別獎 。
1977年,執導由阿爾.帕西諾、瑪爾泰.凱勒爾合作主演的愛情片《夕陽之戀》。1979年,執導由羅伯特·雷德福、 簡·方達、瓦萊麗·佩萊恩聯合主演的愛情片《電光騎士》。
1981年,拍攝由保羅·紐曼、莎莉·菲爾德合作主演的愛情片《沒有惡意》,獲得第3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熊獎提名 。
1982年,執導由潔西卡·蘭芝、達斯汀·霍夫曼等聯袂主演的愛情喜劇片《杜絲先生》,獲得第5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提名、第40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電影類-最佳導演獎提名,該片獲得第5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提名 。
1985年,西德尼·波拉克前往非洲肯亞拍攝改編自卡倫·布里克森同名小說的愛情片《走出非洲》,該片由羅伯特·雷德福、梅麗爾·斯特里普合作主演,獲得第58屆7項奧斯卡獎,西德尼·波拉克憑藉此片獲得第5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和最佳影片獎、第43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電影類-最佳導演獎提名 。
1986年,西德尼·波拉克晉升為坎城電影節評審會主席。同年,法國政府向他授予了藝術與文學協會的榮譽勛位。此外,還獲得第3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柏林攝影金獎。
1992年,與朱迪·戴維斯主演了由伍迪·艾倫執導的愛情片《丈夫與妻子》。1993年,執導由湯姆·克魯斯、珍妮·特里普里霍恩擔任領銜主演的犯罪驚悚片《黑色豪門企業》 。
1995年,執導由哈里森·福特、朱莉婭·奧蒙德合作主演的愛情喜劇片《情歸巴黎》,該片獲得第53屆金球獎電影類-音樂喜劇類最佳影片提名 。同年,執導由哈里森·福特、朱莉婭·奧蒙德、格雷戈·金尼爾聯袂主演愛情喜劇片《薩布里娜》 。
1999年,出演由斯坦利·庫布里克執導的愛情驚悚片《大開眼戒》 。21世紀,西德尼·波拉克與英國導演安東尼·明格拉合開了一家製片公司 。
2000年,西德尼·波拉克被美國導演工會授予約翰·休斯頓獎 。2002年,獲得第55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榮譽金豹獎。2003年,監製根據查爾斯·弗雷澤同名小說改編的愛情戰爭片《冷山》 。
2005年,拍攝了由妮可·基德曼、西恩·潘合作主演的懸疑動作片《翻譯風波》,該片是首部被允許進入聯合國總部拍攝的電影 。同年,執導並主演傳記紀錄片《建築大師蓋瑞速寫》 。
2007年,參演動作驚悚片《麥可·克萊頓》,扮演一位老律師 。
2008年,監製由傑伊·羅奇執導的劇情片《選票風波》。同年,監製由凱特·溫絲萊特、大衛·克勞斯聯合主演的愛情片《生死朗讀》 。
個人生活
西德尼·波拉克父母離異,他的父親酗酒,37歲便離開人世,當時的西德尼·波拉克16歲。
2008年5月26下午,西德尼·波拉克在洛杉磯的家中因癌症去世,享年73歲 。
主要作品
參演電影
上映時間 | 劇名 | 扮演角色 | 導演 | 合作演員 |
2008 | 男伴娘 | Thomas Sr. | 保羅·韋蘭德 | 派屈克·德姆西, 米歇爾·莫娜漢 |
2007 | 麥可·克萊頓 | 托尼·吉爾羅伊 | 麥可·克萊頓 | 喬治·克魯尼, 湯姆·威爾金森 |
2006 | 蒙田大道 | ---- | 達妮埃爾·湯普森 | 西西·迪·法蘭絲, 瓦萊麗·勒梅西埃 |
2002 | 變線人生 | Stephen Delano | 羅傑·米歇爾 | 本·阿弗萊克, 塞繆爾·傑克遜 |
2001 | 忘了我是誰 | Studio Executive (voice) | 弗蘭克·德拉邦特 | 金·凱瑞, 鮑勃·巴拉班 |
1999 | 大開眼戒 | Victor Ziegler | 斯坦利·庫布里克 | 湯姆·克魯斯, 妮可·基德曼 |
1998 | 威爾與格蕾絲 | George Truman | 詹姆斯·布羅斯 | 艾瑞克·麥柯馬克, 黛博拉·梅辛 |
1998 | 禁止的真相 | Al Eustis | 斯蒂文·澤里安 | 約翰·利特高, 凱薩琳·奎南 |
1992 | 幕後玩家 | Dick Mellon | 羅伯特·奧特曼 | 蒂姆·羅賓斯, 格列塔·斯卡奇 |
1992 | 飛越長生 | Emergency Room doctor | 羅伯特·澤米吉斯 普 | 歌蒂·韓, 梅麗爾·斯特里普 |
1992 | 夫妻們 | Jack | 伍迪·艾倫 | 伍迪·艾倫, 布萊思·丹納 |
導演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2005年 | 《翻譯風波》 | 電影 |
2005年 | 《建築大師蓋瑞速寫》 | 電影 |
1999年 | 《疑雲密怖》 | 電影 |
1995年 | 《情歸巴黎》 | 電影 |
1993年 | 《糖衣陷阱》 | 電影 |
1990年 | 《哈瓦那》 | 電影 |
1985年 | 《走出非洲》 | 電影 |
1982年 | 《杜絲先生》 | 電影 |
1981年 | 《沒有惡意》 | 電影 |
1979年 | 《電光騎士》 | 電影 |
1977年 | 《夕陽之戀》 | 電影 |
1975年 | 《禿鷹72小時》 | 電影 |
1975年 | 《高手》 | 電影 |
1973年 | 《往日情懷》 | 電影 |
1972年 | 《傑里邁亞·詹森》 | 電影 |
1969年 | 《他們射馬,不是嗎?》 | 電影 |
1969年 | 《基堡八勇士》 | 電影 |
1968年 | 《荒野兩匹狼》 | 電影 |
1968年 | 《游泳者》 | 電影 |
1966年 | 《蓬門碧玉紅顏淚》 | 電影 |
1965年 | 《一線生機》 | 電影 |
1963年 | 《亡命天涯》 | 電視劇 |
1962年 | 《希區柯克時間》 | 電視劇 |
監製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2011年 | 《瑪格麗特》 | 電影 |
2008年 | 《朗讀者》 | 電影 |
2008年 | 《選票風波》 | 電影 |
2008年 | 《第一女子偵探所》 | 電視劇 |
2007年 | 《麥可·克萊頓》 | 電影 |
2006年 | 《解構生活》 | 電影 |
2005年 | 《翻譯風波》 | 電影 |
2005年 | 《藍色的40道陰影》 | 電影 |
2005年 | 《建築大師蓋瑞速寫》 | 電影 |
2003年 | 《冷山》 | 電影 |
2002年 | 《天堂》 | 電影 |
2002年 | 《沉靜的美國人》 | 電影 |
2001年 | 《愛情洗剪吹》 | 電影 |
2001年 | 《生日女郎》 | 電影 |
2001年 | 《攜手人生》 | 電影 |
2000年 | 《一個女人和四個男人》 | 電影 |
1999年 | 《天才雷普利》 | 電影 |
1999年 | 《疑雲密怖》 | 電影 |
1998年 | 《滑動門》 | 電影 |
1998年 | 《幕後通緝令》 | 電影 |
1995年 | 《理智與情感》 | 電影 |
1995年 | 《情歸巴黎》 | 電影 |
1995年 | 《赤子風暴》 | 電影 |
1993年 | 《糖衣陷阱》 | 電影 |
1993年 | 《尋找鮑比·菲舍爾》 | 電影 |
1993年 | 《無情大地有情天》 | 電影 |
1992年 | 《Leaving Norma》 | 電影 |
1991年 | 《再死一次》 | 電影 |
1991年 | 《英王拉爾夫》 | 電影 |
1990年 | 《推定無罪》 | 電影 |
1990年 | 《哈瓦那》 | 電影 |
1989年 | 《貝克兄弟》 | 電影 |
1988年 | 《明亮的燈光·巨大的城市》 | 電影 |
1985年 | 《走出非洲》 | 電影 |
1984年 | 《歌者》 | 電影 |
1982年 | 《杜絲先生》 | 電影 |
1981年 | 《沒有惡意》 | 電影 |
1980年 | 《忍冬玫瑰》 | 電影 |
1977年 | 《夕陽之戀》 | 電影 |
1975年 | 《高手》 | 電影 |
攝影作品
時間 | 名稱 |
2005年 | 《建築大師蓋瑞速寫》 |
獲獎記錄
奧斯卡金像獎 |
|
坎城國際電影節 |
|
柏林國際電影節 |
|
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 |
|
英國電影學院獎 |
|
法國電影凱撒獎 |
|
日本電影學院獎 |
|
洛迦諾國際電影節 |
|
義大利大衛獎 |
|
美國導演工會獎 |
|
參考資料:
人物評價
西德尼·波拉克讓世界更美好,讓電影更進步,他是電影界的優質模範,將被人們長久銘記 (喬治·克魯尼評)。他是那種少見的精通各種類型片的導演,他的作品風格各異,賣座的同時又能保持相當高的藝術水準 (搜狐娛樂評)。
西德尼·波拉克一向以處理社會問題和政治題材見長 (鳳凰娛樂評)。她的成功並不僅限於一部愛情文藝片,他是一位全面發展型的影人,演員、導演、製片各個層面他都有涉足,並且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在導演方面,最擅長執導愛情片,他比較反感那種依仗大場面爆破吸引觀眾的做法,認為那純屬爆米花電影,只能給觀眾帶來一時的感官享受,而不能在觀影之後細細品味 (新浪娛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