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解釋
詞義:長時間地待在酒吧、網咖等場所(多指消磨時光)。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五版1026頁
泡吧族群分析
泡酒族
泡酒的人,絕對是一個城市的“時尚精英”。他們年齡在20歲至40歲之間,有一定的經濟實力,但是又不為工作和家庭的壓力所累,有大把的時間和足夠的閒錢來追逐時尚潮流。由於晚上都泡吧了,所以很少看電視,不會變成電視的俘虜——弱智的沙發土豆。泡在酒吧里雖然是不動的,但酒吧里的話題、音樂、客人是流動的,城市生活內容的變化是它的主題,像時尚溫泉一樣滋養著吧迷們。 現代人對於時尚生活方式的理解是,既有一份能夠安身立命的工作,又能練就一個到多個足夠達到專業級水平的業餘愛好。工作只是為了賺錢,但愛好是超越金錢目的的純自我表達和完善人生的事情,能不為了錢而做好一件事,是商業社會裡人的一種精神價值的體現。而泡吧的人都有這方面的潛質。
音樂族
一些為了聽音樂而去泡吧的人,只會放流行歌曲的酒吧他們是不去的,他們去的酒吧,要么是有樂隊演出,而且是有一定水準的地下樂隊,經常能帶來一些原創音樂。要么是衝著DJ去酒吧,DJ是對音樂的一種再創作,在他們的引領下可以使人對很多樂曲重新理解。還有不少酒吧里播放的是老闆從國外帶回來的最前沿或非常風格化的樂曲,樂迷們也很願意去這種地方,時時來一個另類音樂的洗禮。
品酒族
還有一種人在酒吧里變成了品酒大師,這裡指的是品酒而非酗酒,他們可以找到北京最好的紅酒出自哪裡,或哪裡才能找到最醇香的啤酒,他們了解每一種雞尾酒的炮製方法,有的人甚至能體味出酒與雪茄、酒與音樂、酒與女人或男人的最佳搭配組合。
夢境族
在一些主題式酒吧里,有些人在完善著自己作為球迷、影迷、牌迷的人生,還有一些人在泡吧中成了室內裝飾的專家,一些人成了自由撰稿人,一些人成了語言學家…… 哪怕只是無謂的泡在酒吧里的人,也在做著一些夢。酒吧里燈光總是較暗,世界顯得不真切。酒吧生活就是城市的夢境,夢雖然是虛幻的,但它給予城市人真切的生活動力。
女人泡吧
酒吧里,音樂、酒、煙、演唱者合成風景,泡吧的女人是組成風景不可或缺的畫面。
獨自泡吧的女人會給人孤寂和神秘感,會有人揣測,如果湊巧她穿黑衣,又抽菸,面帶落寞,那簡直就是愛情片的經典劇情,她的職業、年齡、服飾都可疑,也許正經歷情感波折,或許腰纏萬貫卻孤獨無依,也可能是一文不名到這裡來尋找機會的膚淺女子,或者是體驗生活的美女作家。
兩個女人或一群女人泡吧,神秘感要降低很多,大約是過生日的女友,想找些樂子或刺激的姐妹。一群女人在一起,膽子就要大得多,原來乖乖女和溫柔淑女都會判若兩人,反正怎么做都不會有人以為怪。相反,如果過於拘束,正襟危坐,堅持不喝酒,只點菊花茶或者冰水,而且是一小口一小口地抿,也不跟著音樂大聲和,倒會讓人覺得實在太做作。如果只是這樣,何必來酒吧?愛泡吧的女人覺得,泡吧是體現另一種生活狀態,打碎平常的自己,看到自我的另一面,都市的另一張臉,哪一張更真實?如果真的要緩解壓力、釋放自我、獲得快感,多數女人還是選擇泡吧。
男人泡吧
酒吧是一個曖昧的地方。它體現在像月暈一樣泛著微光的尼泊爾燈籠,被燈光虛化的男女眼神,像大海深處無聲無息遊動的魚,隨著咖啡與酒精,在口舌之間洶湧澎湃。酒吧給人的觸感是柔軟的,放鬆的,卻又是危險的,一不小心,就迷失了方向。
酒吧是曖昧的代詞。如果男人喜歡泡吧,他的形象就在人們眼前模糊起來———甚至苦心經營的條塊肌肉,頓時也耷拉下來,像注了水似的。酒吧讓男人脫去男人堅硬的偽裝,慢慢地把他們化進沙發,拔都拔不起來。
男人泡吧,理由有很多,選擇卻只有三種,要么喝茶,讓理性一杯接一杯地續;要么喝酒,讓迷亂一口接一口地醉,要么就著咖啡,把熱氣騰騰的情感一勺連一勺地澆。男人跟男人泡,多半就事論事,直奔主題。只有男人跟女人泡才稱得上泡吧,男人約了女人泡吧,話題總會不由自主地滑向浪漫。
但是泡久了,再清醒再堅硬的男人也泡成了水,乃至稀泥。《卡薩布蘭卡》里亨弗萊·鮑嘉與英格麗·褒曼在酒吧重逢,鮑嘉有一句滄桑的台詞這么說:“這個世界的問題,就在於每個人都少喝了兩杯酒,以至都太過清醒。”如果鮑嘉活到現在,興許會把台詞改一改了。
社會詮釋
泡吧與其說是一種行為,不如說它是一種生活方式。酒吧的喧鬧、酒的氣味、淡淡的菸草味道、還有喝酒的人,不是讓人迷離就是讓人瘋狂,讓人真情流露也讓人沉溺在靡麗當中,忘卻了白天的世界,將所有的煩心事融化在冰涼的酒精里,或快或緩的灌到胃裡,每一個酒吧不同的裝飾營造出不同的空間,再加上不同的音樂與大多數相同的酒精,很容易讓一個人變得脆弱而感性,變得真實和善感。
酒吧營造出各種虛擬的氣氛,讓人身居城市,也可以感到自己身處叢林、海灘、高山和過去的某個年代。它在大家都熟視無睹的城市空間中布置出異質的空間,讓人在夜晚與酒、燈光、異性、音樂和一種說不上來的氛圍及氣味兒一同沉醉。曾經以為酒吧不能改變我們的生活,頂多只能構成一個單薄的環節,就像飯館、茶藝館和KTV。但是酒吧還是潛移默化無法阻攔的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改變了對事物的認知。
生活在鋼筋水泥森林中的人們,很多心情和美好似乎經常被淹沒於匆匆的城市節奏和繁忙的工作當中,人與人之間變得無比陌生,孤獨的感覺總會時時縈繞著我們每一個人。閒暇之餘,呼朋結伴或一個人走進酒吧,來一杯適合自己口味的酒喝下的時候,心中壓抑便隨著音樂排譴出,重新尋回那份自由和灑脫。儘管朦朧的氣氛下儘是些陌生的面孔,但是每個人的臉上都原原本本地展示著自己內心的喜怒衰樂,那是一種自然不失真的人生本色。在這裡心與心之間也不必築起一道藩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