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北部灣

泛北部灣

泛北部灣無疑是世界港口富集區,區域內東協國家共有各類港口100多個,其中印尼40多個,馬來西亞33個,越南43個,菲律賓24個,以北部灣和南海連成的海域為中心呈馬蹄型分布,其中越南的胡志明港、海防港、錦普港,馬來西亞的巴生港、民都魯港、柔佛港、檳城港,印尼的丹戎普瑞克港,菲律賓的馬尼拉港、新加坡港等,都是年吞吐量超過千萬噸的大港,新加坡港更是世界四大港口之一。 泛北部灣中國區域港口涉及廣西、廣東、海南以及香港等地,包括廣西的防城港、欽州港、北海港;廣東的廣州港、深圳港、珠海港、湛江港;海南的海口港、洋浦港、八所港等;香港是區域內最重要的港口,躋身世界前三名。 如此眾多的海港,加上大量內河港,作為泛北部灣地區經濟通道的重要節點、產業基地和產品配送中心,對亞太經濟發展起著極其重要的支撐作用。但同時,數量繁多的港口之間,存在著多層面的競爭,為爭當所在地區的航運中心或經濟樞紐,這種競爭甚至呈現白熱化狀態。 競爭的最低層面為局部範圍的港口之爭。最突出的莫過於多年來廣西北部灣防城港、欽州港和北海港。由於共同具備“背靠大西南、面向東南亞”的地域特點,為爭奪貨源一直明爭暗鬥。鐵礦石一直是北部灣港口的大宗貨源,防城港以30元/噸的價格承接業務時,其他兩港甚至以這一價格的一半與貨主簽訂合作,搶攬貨源。這種競爭直接影響到港口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功能定位,從而波及沿海產業布局。為爭貨櫃,上馬貨櫃碼頭,為了不讓散貨流失,興建散貨碼頭,各個港口變成典型的“小而全”,這種功能混雜的港口設施雖然缺乏專業服務性,卻成為各地對外招商的“優勢”,使得產業布局混亂,不能按照地方特色和資源稟賦發展。 競爭同樣也存在於省際之間。廣西三港內部惡鬥,同時三港與毗鄰的湛江港也存在角逐,由於貨源地雷同,服務對象一樣,廣西北部灣港口與湛江港的公開競爭從來沒有停止過。防城港工作人員說,每年在西南各地聯繫貨源,廣西廣東的人常常碰到一塊,互相間“躲躲閃閃”。廣西“三港合一”的訊息傳出時,在湛江港一些人員眼裡,成了一種“聯手”對付湛江港的對策。 更高層次的競爭出現在國家之間。由於泛北部灣地區港口距離不遠,相鄰國家的港口往往就成為競爭對手。面對新加坡港口的繁榮,隔海的馬來西亞就大興土木建設巴生港,希望將到新加坡港卸貨的馬來西亞貨輪拉回本國港口。 這種競爭,在一定階段,無疑對促進港口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包括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管理水平提高、服務能力增強,但到了一定程度後,其負面效益越來越突出。特別是在全球一體化的背景下,世界變得扁平,產業格局、供應鏈的架構重組,對港口通過能力以及港口對資源的配置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專業化的港口服務成為全球航運越來越強的需要,那種以我為主,各自為政的港口發展顯然與之不相適應,已成為對經濟發展的阻礙。馬來西亞的巴生港作為東協國家第二大港,與新加坡港的角逐更加激烈。

以新模式推動港口一體化

隨著競爭加劇,泛北部灣區域各港口正在尋求制訂共同的“遊戲規則”,同時,大型船舶增加,港口信息化服務發展,為港口合作也提供了條件。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產品競爭力,促進區域內貿易發展,成為各港口的共同要求。

泛北部灣港口群目前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礎。首先是政治秩序比較穩定,“和平與發展”成為主流意識形態,泛北部灣各方高層交往頻繁,政治互信進一步增強,中國-東協關係不斷發展,經濟聯繫日益緊密,在應對公共安全、維護地區穩定和促進區域合作等方面達成了廣泛共識,合作領域日趨廣泛,合作機制日臻完善。

區域內經濟快速發展,成為推動合作的動力之源。隨著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建設的推進,中國與東協雙邊貿易快速增長,2006年達1608億美元,預計將提前於2008年實現2000億美元目標。區域內各方合作願望增強,在連續四屆中國-東協博覽會上,企業界人士普遍希望彼此市場更加開放,實現產業的對接。

區域內的局部地區已經看到了合作的趨勢。廣西今年將沿海三港組建國際港務集團,對港口實行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經營管理。廣西港口加強與深圳鹽田港的合作,加強與包括越南海防港在內的信息交流。一些港口通過互相參與基礎設施建設,成為雙邊協調機構,加強了港口相關業務的合作。

專家認為,歐盟、北美兩大自由貿易區以及西北歐的丹麥-瑞典,都為跨國的港口合作提供了經驗。政府主導是實現區域內資源共享的基本保障,市場運作是港口發展的基本模式;加強巨觀調控是促進港口持續協調發展的重要條件。實現港口一體化,有利於減少資源浪費,避免重複建設,防止惡性競爭,提高區域整體效益。

專家認為,泛北部灣港口群合作的重點領域應放在五個方面:一是港口基礎設施建設,二是港口物流與海運安全,三是臨港產業開發,四是與海運相關的海洋環境保護,五是港口與海運安全。

對於政府主導,應成立區域性的港口協調機構,如泛北部灣港口群合作委員會,制訂區域內港口發展總體規劃,擬定具體合作政策,規劃合作項目,統籌各方利益,各國政府對於港口公共基礎在資金和政策上給予支持,鼓勵企業資產經營聯合,推進區域內港口多形式多渠道合作。特別是推進檢驗檢疫、海關、海事、邊防之間的相互聯合、協作,逐步制訂區域內統一的標準,簡化區域內貨物流動手續,提高效率。

在尋求泛北部灣港口合作中,探索新模式尤其重要,如自由港、國民待遇、統一關稅等制度。各國可以在重要港口劃出一定範圍,實行自由港政策;可以參照歐盟方式,在相互投資和人員就業方面給予國民待遇;還可以在業務合作中,採取一次進關,一次出關,不重複辦理報關手續;此外還可以建立關稅聯盟,相互結算,避免雙重徵稅,減輕企業負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