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西之旅

法蘭西之旅

《法蘭西之旅》是一部情感豐富的作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一部情感豐富的作品,錯綜複雜的心理描寫,抒情中帶著狂熱的散文體,像是一副放大鏡,帶領讀者體驗一場難以置信的異國情調。本書獲2001年度法國文壇最高榮譽麥迪西獎。

內容簡介

一位迷戀法蘭西文化的美國年輕人出發去探索這個被稱為“畫家、詩人的國度”。他踏上了陌生的法蘭西國土;穿行在旅遊區與克洛德·莫奈區之間;遊走於電視業與出版業的台前幕後;隨後隱入了一個擁有現代化工廠的寺廟……

美國青年達維德在旅行途中邂逅了一位夢想美國的法國人;他又迷戀上了一個熱衷於朗誦詩歌的藝人,而這個藝人卻偏偏鍾情於一位學攝像的學生。

在這部充滿超現實主義和荒誕浪漫色彩的書中,作者通過講故事、遊記、自傳和虛構等來串連起各個情節;整部作品如同一部節奏不斷增強的交響樂。

目錄

神諭

聖阿德萊斯花園

我要你

世界的中心

斐麗

深夜

達維德與阿爾諾

櫻桃的故事

兩個漁翁

靠近天空

部分章節

幾所舊的房子俯視著散步場所。達維德自問道哪一個房子庇護著那個著名的聖阿德萊斯花園。他又重新向前走去,想找到油畫中的正確的位置。有幾個散步的入,幾個陪伴著狗的正在慢跑的女人同他擦身而過。遠處,一隻小木船就在溫德蘇爾對面的海上前進著。溫德蘇爾是一個現代酒吧,那兒有許多年輕人邊呷著飲料邊聽著有節奏的音樂。繼續走著,達維德注意到一個身影在散步場所停下來:那是一個周日畫家。

儘管天氣很好,那個人還是裹在一件綠色的油布衣里。他一隻手拿著畫筆,另一隻手拿著調色板,看著大海,似乎在思索著。達維德向他走去。他看到畫家稍微做了一下手勢,抬起畫筆,然後快速轉身對著畫架上的畫布。年輕的美國人觀察著畫家的古怪的裝束:一把長長的白鬍子,一頂漁夫的帽子,燦爛陽光下不合時宜的油布衣。這種形象使美國人腦中湧起一陣回憶——好像他曾經遇到過這個人。他遠距離地觀察著,試圖回想起來。冷漠地,畫家在海景和畫布之間走來走去。突然,集中注意力看著畫家的這把鬍子,達維德感到一陣眩暈。他閉上眼睛,然後又睜開,確信無疑。因為站在他面前的那個人——很顯然——是克洛德。莫奈本人。

立即,所有一切都明朗清晰了。因為不僅克洛德.莫奈在這個散步場所,而且還是那個勒努瓦所畫的莫奈,在那幅畫中,我們看見的老畫家就是留著白鬍子,穿著油布衣,戴著漁夫帽。達維德完全記起這幅肖像畫:“勒努瓦畫的莫奈”就站在他面前,有血有肉,在這個有著精煉廠和鋼筋混凝土樓房的勒阿弗爾海灣里。

重新鎮定下來。年輕人靠近畫家想摸一摸他,但是在他還沒來得及說一句話時,印象主義之父莊嚴地向他說道:

“您好。我叫克洛德.莫奈。我喜歡這片海灘的光亮,我試著把它表現在一種反動的繪畫中,我的敵人們為了取笑我,稱這種繪畫為‘印象主義’……在巴黎,人們歧視我,因為我沒有錢生活。多么希望有人能夠以幾百法郎買我這幅畫呀。也許有一天它會值幾千倍……”

達維德保持著沉默,那一位突然間笑起來,又說道:

“我不是開玩笑!”

說完這句話後,他扯下了用橡皮束住的假鬍子。然後神情憤怒地說道:

“因為,我畢竟是一個畫家!我選擇這個地方是為了讓人們知道繪畫沒有停止在克洛德。莫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