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距離紅土地鎮5.60公里。國土面積1.98平方公里,海拔2,200.00米,年平均氣溫13.00 ℃,年降水量1,100.00毫米,適宜種植馬鈴薯、油菜等農作物。有耕地255.00畝,人均耕地1.26畝;有林地883.70畝。全村轄2個村民小組,有農戶52戶,有鄉村人口203人,其中農業人口203人,勞動力97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86人。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49.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2,172.40 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養殖業、勞務收入為主。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8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無路燈。全村有52戶通自來水,有52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經濟林木](/img/c/62d/nBnauM3XwQzNwEjMwUTO0cjM5MTMzkzMwYTMwQTNwAzMxAzL1kzLwU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9.5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9.84萬元,占總收入的60.28%;![農作物種植](/img/c/f80/nBnauM3X1MTN1kDNwUTO0cjM5MTMzkzMwYTMwQTNwAzMxAzL1kzL1E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53.9畝(其中:田5畝,地248.9畝),人均耕地1.2畝,主要種植土豆油菜等作物;擁有林地883.7畝,無經濟林果地,主要種植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12.5畝,其中草地559畝;荒山荒地296.4畝,其他面967.2畝。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第一產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5.1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57.5%。
人口衛生
該村有自然村1個,村民小組數2個;現有農戶52戶,共鄉村人口199人,其中男性105人,女性94人。其中農業人口199人,勞動力97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漢族199人。
到2006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56人,參合率28%;無用戶享受低保。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6.8公里,距離鎮衛生院5.6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倉房國小完小,中學生就讀到新田中學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6.9公里,距離中學10.6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7人,其中小學生18人,中學生9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6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52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53.6畝。
基層組織
該村黨員總數2人,黨員中男黨員2人,團員7人。村小組幹部2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交通不便,經濟作物單一。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修好村內公路,根據本地氣候大量的種植土豆等農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