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羅海[中藥]

法羅海[中藥]
法羅海[中藥]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法羅海,中藥名。為傘形科植物阿壩當歸Angelica apaensis Shan et Yuan的根。分布於雲南北部、四川西部和西藏等地。具有理氣止痛,止咳平喘之功效。常用於胸脅脘腹疼痛,頭痛,咳喘。

基本信息

別名

發羅海、法羅梅、土川芎、法落海、法落梅、騷獨活、紅獨活、白獨活、 小獨活、紅法羅海、臭法羅海

入藥部位

根。

性味

味辛、苦,性溫。

歸經

歸脾、肝、肺經。

功效

理氣止痛,止咳平喘。

主治

胸脅脘腹疼痛,頭痛,咳喘。

相關配伍

1、治胃寒疼年久不愈:法羅海三錢,延胡索二錢,薏苡仁五錢,白朮(土炒)三錢。煎服。(《滇南本草》)

2、治面寒,背寒,胃氣、心氣、肝氣疼,肺部疼,兩脅肋脹疼:法羅海用新瓦焙為末。每服一錢,熱燒酒服。(《滇南本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

《四川中藥志》1960年版:“陰虛有熱及胃病唾血者忌用。”

炮製

一、採集加工

秋末、冬初葉枯萎時採收,挖取根部,除去莖葉或保留長約1cm的葉鞘殘基,去淨泥土,乾燥。

二、炮製方法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薄片,乾燥。

貯藏

貯乾燥容器內,密閉,置陰涼乾燥處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1-2m。根圓柱形,長達20cm,徑1-4cm,棕褐色,頂端殘留紫色膜質葉鞘纖維。莖粗壯,中空,帶紫色,被白色短柔毛。莖下部葉的葉柄基部膨大成廣卵形、闊兜狀的抱莖葉鞘,長6-8cm,寬至10cm;葉片輪廓為長橢圓形或三角狀卵形,二至三回羽狀分裂,具3-4對羽狀裂片,末回裂片長橢圓形至披針形,長4-5cm,寬1.5-2.5cm,先端漸尖,邊緣有鈍鋸齒;莖上部葉簡化,僅具有3裂小葉片的寬闊葉鞘。復傘形花序頂生或側生,直徑達20cm;花序梗長16-20cm,被粗柔毛;總苞片5-9,披針形;傘輻30-65,帶紫色,被短柔毛;小總苞片4-8,線形,小傘形花序有花25-50;萼齒不明顯;花瓣5,白色;花柱基短圓錐形。果實橢圓形至廣圓形,黃棕色,質厚,側棱具寬翅,與果體等寬或超過,每棱槽中有油管1。花期7-9月,果期8-10月。

生長環境

生於高山草地及高山山坡灌叢中。分布於雲南北部、四川西部和西藏等地。

性狀鑑別

藥材性狀:根呈圓柱形或圓錐形,常單枝,少2-4分枝。長7-25cm,直徑2-4cm。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蘆頭周圍有數層膜質葉鞘,呈紫紅色,習稱“紅纓”。近蘆頭一端外表有多數密集的環紋,皮孔明顯,下部有不規則皺紋。斷面黃白色,有棕色環及裂隙,顯菊花紋理,具有多數油點,近蘆頭一端縱切面有橫隔。體輕泡。香氣濃烈,味苦,辛辣麻舌。

飲片性狀:為不規則的類圓形薄片,表面黃白色;邊周深褐色,粗糙,具有強烈的芳香氣。

藥理作用

1、鎮痛作用。

2、鎮咳、平喘作用。

3、其他作用:對小腸及子宮有解痙作用;抑菌作用。

4、毒性:中毒主要症狀為先興奮,後驚厥,呼吸先停,最後心搏停止於舒張期。

相關論述

《綱目拾遺》:“己酉,友人王鼎條患心腹痛。有客從滇帶此物來,呼為法落梅。用根,其形儼如上黨參,色亦黃白。味甘苦,服之疾愈。據云彼中人皆名法落梅,而不知諸書何以作梅字耶?蔡雲白言:建參,閩人呼法落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