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忍法師

赤山老人,是清末宗門四大尊宿之一,相傳清末同治、光緒年間,常州天寧寺冶開和尚的威儀第一,寶華山聖祖和尚的戒行第一,金山寺大定和尚的禪定第一,而赤山的法忍禪師智慧第一,是當時極受尊崇的四位禪師。

簡介

 釋法忍,俗姓郭,名本心,出家後法名法忍。以其曾在南京句容的赤山結茅,四方學僧景從,故鹹尊稱赤山老人。他是直隸宣化(後來的察哈爾者宣化縣)人,清道光二十四年(一八四四年)生。
法忍幼讀私塾,從小喜歡拜佛,二十歲時,投本地朝陽寺,禮明月和尚剃度出家。初在寺中,師父不給他讀經,只命他在田中工作,稍有懈怠,輒遭棒喝,這樣歷時六年而無怨無怠。一日,無意在寺中的殘書中發現了《般若經》一卷,他反覆讀誦,心有感受,後來聽別的僧侶誦《法華經》,至〈學無學品〉,恍然有悟,於是立志出外參學。同治八年,時年二十六歲,到北京西域寺,從通悟律師受具足戒,並以直綴一件,換得了一部《法華經》,晝夜讀誦,在經中洞見諸佛出世本懷,深入法華三昧。後來遇到鎮江金山寺的常淨和尚,互相討論宗乘,有舊時相識之感。
同治十一年,到鎮江金山寺,任西單參頭五年,守禁語戒,不與人說話。後來大定和尚任金山寺住持,任法忍為首座。光緒年間,他到陝西的終南山結茅潛修。當時在終南山結茅的,還有覺朗、冶開、體安、法性諸師。他在山中修習禪定,往往入定數日,猶如一彈指。光緒十一年,虛雲和尚於朝禮五台山後,也到終南山結茅,與法忍、冶開等相伴了兩年餘。時,法忍的茅蓬在老虎窩,冶開的茅蓬在拴龍樁,法性住在湘子洞,而虛雲和覺朗、體安同住大茅蓬。
光緒十三年(一八八七年),虛雲下山越秦嶺,經子五穀往四川。翌年,法忍也下山返回南方,他途經南京句容赤山,喜其地幽靜,就在山中結茅住下來。這時他的名望已經很高,四方衲子,聞風而來,隨他參學。到了茅蓬容納不下,不得不從事擴充,他親率來學僧侶,伐木結宇,疊石為牆,這樣就建成了般若寺。光緒十六年秋天,虛雲和尚雲遊到赤山,就住下來幫他修般若寺,在山上過了冬,第二天春天始下山他去。
法忍在赤山,領眾禪耕,他力行百丈清規,「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嘗教導門人說∶
諸方浩浩說禪說教,赤山只抬石鋤土,設有問西來意,便於鋤一柄覓生活。
所以,來山從他修行的僧侶,修的是頭陀苦行。山中每年打七,一大鍋飯,餓了就吃,吃了就入座,無不盡力參究,日夜精進猛勇。這樣下來,道風遠播,從學者更多,像月霞、會泉等名師,都到赤山從他參究過。
他雖然是宗門大德,傳如來拈花之旨,但博通眾經,深契如來一代時教。每於參禪之餘,為大眾講解大乘要義。他於《楞嚴經》和《唯識論》等,都有深入的研究。他曾多次到湖北的歸元寺,為眾開講《楞嚴經》、《法華經》,受到聽眾的歡迎。
光緒三十一年(一九○五年),他在山中講《觀楞伽筆記》,講畢未久得病。一日當眾流淚,許多從學者都在身邊,問他何故傷感?法忍說∶「我傷感座下無人。」眾人說∶「我們都在這裡,怎會沒有人呢?」法忍說∶「這許多皆非我期待的人。」眾人問他可有什麽遺言?法忍說偈曰∶
世間好語佛說盡,何需老僧重說法?
我死不生西方去,一念兜率回娑婆。
說完偈,他又囑咐眾人∶「我死之後,不要念佛,只要念《心經》。」於是就在當晚九時圓寂。是時為光緒三十一年(一九○五年)農曆的十月十六日。世壽六十有二,僧臘四十有三。
據說他圓寂的次日早晨,南京城內的許多弟子,都看到他在街上行走,有人問他∶「師父這麽早,到那裡去?」他回答∶「有事,有事。」就這麽走了。到了這天午後,般若寺的弟子趕到南京,通報老人已於昨晚圓寂,城內許多弟子不信,說∶「我們早上還看到他呢。」
老人不留著作,不記一語,但當時天下禪和子,莫不爭先恐後從老人參究,求得他一句半偈的開示,就受用不盡。

其他相關領域

文化 科技 人文 烹飪 釣魚 休閒 娛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