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大革命時期音樂

指1789~1794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音樂。它標誌著被封建統治階級所壟斷的音樂藝術衝出了宮廷與教堂,與廣大人民相結合;革命的音樂家與人民拿起音樂這一文化武器,作為爭取解放、創造新生活的鬥爭工具。它以其革命的激情,高昂的音調,戰鬥的節奏和廣泛的民眾性為特徵,在音樂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頁。

法國大革命時期音樂

內容

18世紀末期的法國大革命給整個法國的社會和政治結構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影響波及歐洲乃至整個世界了,當然也少不了貝多芬。9月份在波恩開幕的貝多芬音樂節的主題就是法國綱領之一的"自由"。開幕演出在博物館廣場露天舉行,上演了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由羅曼·考夫曼指揮波恩貝多芬樂團演出。節日總監施密爾說道:"我們這次上演的音樂旨在反映出法國大革命時代的音樂,展示大革命對樂聖思想上的巨大影響,造成的情感騷動,並改變了他的音樂語彙。"

為期1個月的音樂節共上演64場音樂會,包括樂隊、室內樂、鋼琴獨奏和獨唱,甚至還有爵士樂和法國香頌,總計25個演出場所。音樂節從9月6號舉辦至10月2號。熱銷的音樂會也力求探索貝多芬對後輩法國作曲家,諸如伯遼茲、德彪西和拉威爾的影響。

配圖

革命民眾歌曲的產生和流傳 從1789年革命爆發到1793年雅各賓專政的革命高潮時期,產生了3000多首歌曲。1794年“熱月政變”後,隨著民眾權利的逐漸喪失,民眾歌曲及民眾所能參與的音樂活動逐漸減少。這些歌曲的內容非常豐富,幾乎所有大革命進程中的重大事件,在歌曲里都有反映。不同階層的法國人民、不同階級的思想感情、政治傾向、理想和信念,都在歌曲中表達出來。絕大多數的歌曲是民眾自己的創作,作者中有熱情的愛國者、革命者,他們在作品上常常標以“愛國者”、“自由共和國公民”、“徒工”、“警衛”、“鞋匠”的署名。流行小調、民歌、舞曲、民眾喜愛的歌劇詠嘆調,甚至教堂的讚美詩,都被拿來填詞。新的歌曲一經產生,立即被遍布巴黎的歌手們傳播開去。新政權也十分重視歌曲的作用。國民議會定期出版歌集,並在政府公告、傳單、報刊、日曆以至家庭用品上登載歌曲。其中影響最大的有以下幾首:
《就這么辦》(一譯《一切都會好》),是革命初期最流行的歌曲。它記述了勝利的巴黎人民自己動手、冒雨修建節日廣場的真實情景,抒發了出自內心的歡悅和對未來的信心。用的是舞曲《民族鐘鳴》添上“把貴族吊在燈柱上!”“把貴族統統吊死!”等一些詞句,這些都是當時民眾的口頭禪。這首大膽豪放的歌曲,以其軍鼓般的節奏和迴旋曲形式,充分表達出法國人民對封建制度的切齒痛恨和取得革命勝利後的喜悅心情。
《卡馬尼奧拉》是法國大革命時期最有代表性的歌曲之一。曲名來自義大利的一個地名。1792年,已經喪失政權的路易王室企圖外逃組織反撲,此歌產生於這個陰謀敗露之後。它反映了被激怒的人民絕不再寬恕敵人的決心,歌詞中充滿對路易十六及王后和保皇派的辛辣嘲諷。這首歡快、流暢的民間舞曲,具有勇往直前的戰鬥精神。
《馬賽曲》創作於1792年4月。面對歐洲封建勢力的武裝干涉,法國人民處在奮起反抗的熱潮中。斯特拉斯堡駐軍軍官C.-J.魯熱·德利爾創作了這首戰歌,原名《萊茵河駐軍戰歌》。英勇的馬賽志願軍團高唱它奔赴巴黎,因此而得名,並傳遍全國。戰歌以它威武雄壯、激昂慷慨的音調和大小調式的對比轉換,表現了在民族危亡的嚴峻時刻法蘭西兒女奔赴戰場為祖國而戰的大無畏精神。同年它被革命政府宣布為共和國之歌,1795年正式被定為法國國歌

所屬分類

音樂
外國音樂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