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繫結石病

(一)取穴主穴:分2組。 (一)取穴主穴:分2組。 1983;(3):41。

【概述】

泌尿繫結石病(以下簡稱尿石病),為泌尿系常見病之一。可發生於泌尿系統任何部位,但多原發於腎臟。其臨床表現為發病突然,劇烈腰痛,疼痛多呈持續性或間歇性,並沿輸尿管向髂窩、會陰及陰囊等處放射;出現血尿或膿尿,排尿困難或尿流中斷等。

針灸治療

五十年代末始見於報導。六十年代也有一些臨床資料,以治療輸尿管和膀胱結石多見。近十餘年來,採用各種不同的穴位刺激之法治療不同部位的尿石,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就目前情況而言,針灸不僅能解除結石所致的泌尿系絞痛,還能促使一些小型結石排出。以往認為,在內服中藥的基礎上配合針刺、電興奮及解痙藥物等,可提高排石率,但最近不少單位單用針灸或以針灸為主,同樣具有較好的療效。據用各種不同穴位刺激法治療的1043例病人統計,其總有效率為72.93~95%,排石率在50~65.3%之間[1~5]。
關於針刺排尿石的機理,不少實驗表明,針刺可命名輸尿管蠕動波幅增大,尿流量增大,有利於促進結石下移。

穴位注射

(一)取穴
主穴:腎俞、關元、陰陵泉。
配穴:足三里、三陰交、陽陵泉、交信、大橫、腹結、中極、環跳。
(二)治法
藥液:10%葡萄糖注射液。
主穴每次必取,配穴據症酌加。如少腹痛引睪丸及大腿內側加交信;絞痛發作,腰脅相引,劇痛加陽陵泉和環跳;小便困難、尿血加三陰交;小腹脹滿、尿來中斷加中極;乾嘔腹脹加足三里;繞臍痛加腹結、大橫。進針後略加提插捻轉,待得氣感應明顯後,每穴注入藥液2~8毫升。每日或隔日1次,30次為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療效標準:1、痊癒:症狀消失或基本消失,結石排出體外,或拍片複查為陰性者;2、有效:症狀基本改善,部份結石排出體外(一個結石分散排出部份,或兩個結石排出一個)或拍片複查結石移2厘米者;3、無效:經治療兩療程(60次)後,症狀雖有改善,但拍片位置未見下移,結石未見排出者。
共治805例,治癒494例(61.37%),有效93例(11.55%),總有效率72.92%。認為:本法治療範圍可至直徑1.7厘米左右、橫徑小於1厘米的結石,對腎區結石療效亦好(治癒率達44.12%)[3]。

電針

(一)取穴
腎結石
主穴:腎俞(陰極)、關元、陰陵泉(陽極)。
配穴:京門、膀胱俞、照海、天樞。
輸尿管結石
主穴:中上段:腎俞(陰極)、膀胱俞(陽極);下段:腎俞(陽極)、水道(陰極)。
配穴:中上段:氣海、三焦俞;下段:次 、中極。
膀胱尿道結石
主穴:關元、中極(陰極)、水道、三陰交(陽極)。
配穴:交信、腹結、內關。
(二)治法
腹背部穴均取患側,每次取主穴2穴,據症情酌選配穴。主穴以電針刺激,進針得氣後,作提插捻轉,以提插為主,得氣感傳宜至患側腎區或少腹部,然後接通G6805電針儀,以斷續或疏密波交替,輸出電流強度按病人耐受力而定。配穴以毫針刺,施提插加捻轉之中強刺激,亦宜儘量激發氣至病所。均留針40分鐘,疼痛發作甚者可延長至1小時。體針於留針期間行針2~3次。
(三)療效評價
治療83例,按上述標準,總有效率平均為73.0%。認為結石部位在輸尿管中下段的,橫徑小於1厘米,外形光滑,尿道無畸形,患側腎功能好者,排石效果較好,且治療時機最好選擇在結石活動期[4,5]。

耳穴壓丸

(一)取穴
主穴:腎、輸尿管、三焦、膀胱、耳迷根、皮質下、神門。
配穴:肝、脾、交感、腰椎、內分泌。
(二)治法
每次選3~5穴,貼一側耳,以主穴為主,酌加配穴。將王不留行子或磁珠(380高斯磁場強度)置於7×7mm小方膠布上,貼在所選穴;亦可先以耳穴電療儀作電刺激後再貼敷。每日囑患者自行按壓3~4次,每次每穴3分鐘左右。3日換貼一次,二耳交替 輪用。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共治118例,結果痊癒41例,顯效38例,有效21例,無效18例,其總有效率為84.8%[8~10]。

體針加耳針

(一)取穴
主穴:分2組。1、腎俞、陰陵泉、京門、氣海、中極、歸來(均為體穴);2、腎、輸尿管、膀胱、尿道、交感、三焦(均為耳穴)。
配穴:痛劇加神門、耳迷根(均為耳穴)。
(二)治法
每次主穴均用,據症加配穴。先取俯臥位刺腎俞、京門,平補平瀉,留針15~30分鐘;繼取仰臥位,針氣海、中極、歸來,陰陵泉,瀉法,留針15~30分鐘。均10分鐘捻轉1次。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針後,加用耳穴,用埋針法,以撳針型皮內針刺入,膠布固定。每刺埋1側,兩耳輪換,2日換針1次。並囑患者每日自行壓迫耳部埋針3~4次,每次每穴1分鐘。
(三)療效評價
共治58例,有腎絞痛33例,治後痛止者27例,痛減者6例;有血尿、尿急及餘瀝未盡者44例,結果針後痊癒者28例,改善者16例,有積水8例,針後6例消失;結後排出或X光片示消失者52例[11]。

體針加中藥

(一)取穴
主穴:分2組。1、腎俞、京門、陰陵泉、中極;2、太溪、飛揚、三陰交、膀胱俞。
配穴:腎絞痛加湧泉、阿是穴。
阿是穴位置:壓痛點。
(二)治法
每次取主穴一組,可交替使用,亦可僅用一組。第1組每次選2~3穴,均為患側,令病人取屈膝臥位,患側在上,針剌腎俞要求向京門透剌,中極、京門穴針感向會陰放射,均強刺激,行平補平瀉手法,留針30分鐘,每5分鐘行針1次;第2組每次選3~4穴,針刺得氣後,行迎隨補瀉法,太溪補,余穴瀉,留針30~60分鐘,每隔6~7分鐘行針1次。配穴亦用瀉法。每日1~2次。
配合服中藥:金錢草50克、冬葵子18克、石葦12克、滑石15克、川斷12克、白朮12克、鱉甲15克、王不留行12克、生蒲黃10克、胡桃肉10克、琥珀末3克、車前草12克。瘀血加三棱、莪術各9克,濕熱加木通。每日1劑,以3碗水浸藥,煎半小時,取汁1碗,溫服。
(三)療效評價
共治281例,排石率在73.4~97.5%[6,7,13]。

【主要參考文獻】

[1]解放軍169醫院三外科。電興奮配合“總攻”治療腎下盞結石42例。新醫藥學雜誌 1978;(9):46。
[2]錦州醫學院附屬醫院。電極板總攻療法治療輸尿管結石。全國第一次尿石病會議資料,1979。
[3]朱忠義。穴位注射治療泌尿繫結石病——805例臨床療效觀察。中國針灸 1983;3(5):1。
[4]邱茂良,等。針灸治療54例泌尿繫結石的臨床觀察。江西中醫藥 1983;(3):41。
[5]趙玉美。針刺為主治療泌尿繫結石的探討。中國針灸 1981;1(1):10。
[6]江有源,等。針藥結合治療尿路結石118例臨床報導。中國針灸 1987;7(1):5。
[7]楊丁林。針藥並用治療泌尿繫結石83例。中國針灸 1985;5(5):14。
[8]來心平。耳穴壓丸治療尿路結石。四川中醫 1988;6(10):21。
[9]陳立。耳壓治療泌尿繫結石34例臨床小結。江蘇中醫 1988;9(12):24。
[10]王志英,等。耳壓法治療尿石症68例。山東中醫雜誌 1989;8(3):15。
[12]袁明經。針刺治療泌尿繫結石58例療效觀察。針灸學報 1989;5(1):20。
[13]羅玳紅。針剌配合中藥治療腎石症臨床觀察。中國針灸 1997;17(4):225。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