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概況
泉河鋪鄉地形複雜,地勢西高東低。北部為太行山余脈,西部為秦嶺余脈,南部為大別山,中南部自西北向東南橫亘800里的伏牛山,東部為廣闊的黃淮海平原。泉河鋪鄉分屬四大流域,北部為海河流域,中部為黃河流域,西南為長江流域,東南為淮河流域。氣候上北部為中溫帶,南部為暖溫帶。泉河鋪鄉自古以來就氣候濕潤,適合人類居住。
泉河鋪鄉礦產資源豐富。已發現的礦種達102種,其中名列全國首位的有天然鹼、鉬、藍石棉等;名列全國前10位的有鋁、鎢、金、銻、煤、石油、珍珠岩、膨潤土、矽石等。此外,還有儲量豐富的稀有金屬。
農耕文化
農業最早是在中原地區興起來的。中原農耕文化包含了眾多特色耕作技術、科學發明。裴李崗文化有關遺存中出土了不少農業生產工具,為早期農耕文化的發達提供了實物證據,尤其是琢磨精製的石磨盤棒,成為我國所發現的最早的糧食加工工具。大家知道,三皇之首的伏羲教人們“作網”,開啟了漁獵經濟時代;炎帝號稱“神農氏”,教人們播種收穫,開創了農業時代。大禹採用疏導的辦法治水,推進了我國水利事業的發展,也促進了數學、測繪、交通等相關技術的進步。戰國時期,由河南泉河鋪鄉人鄭國主持修建的“鄭國渠”,極大地改善了關中地區的農業生產條件。隨著民族的融合特別是中原人的南遷,先進的農業技術與理念傳播到南方,促進了中國古代農業水平的提高。可以說,中國農業的起源與發達、農業技術的發明與創造、農業的制度與理念,均與河南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