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聽說以前每年中秋夜,乘船到江中,就能看到清源山、紫帽山相連在一起的倒影;而筍江橋下,16個橋孔都倒映著一輪皓月。
浮橋(筍江橋)原址上的橋已經損壞,但舊址仍然保留。現在的筍江橋是在原浮橋舊橋的旁邊建立起來的,站在筍江橋新址上可以看到舊的斷塌的浮橋。
。
歷史
北宋皇佑初年(1049年),泉州郡守陸廣造舟為梁,名曰“履坦”,又名“浮橋”。至元豐七年(1084年〉,轉運判官謝仲規再修,斷舟以續梁道,改名“通濟”。紹興三十年,提刑陳公與弟賀州同謀,樞密口公及僧文會助之,建石橋,長八十丈,翼以扶欄。郡乘邑志均載其事。關此浮橋,名太守王十朋記之以詩,有“刺桐為城石為筍,萬壑西來流不盡,世無剛者橋豈成?名與萬安同不泯。”明代朱襤也書記其略。如今,浮橋的兩端橋頭已不見蹤影,只留下中間一截橋身悵然面對正在拓寬的筍江新橋。伴隨著浮橋的斷塌,泉州名景之一“筍江月色”再也無處尋覓,只有幾個殘留的橋孔,在秋風中顧影自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