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黃耆1兩半,防風1兩,遠志1兩,地骨皮1兩,人參1兩,茯苓1兩,大黃1兩,知母2兩。
【主治】漏睛膿出外障。初患之時,微有頭旋昏悶,四體如勞,五臟多積風氣壅毒,致令瘡出於眼中,或流清涎,雖然不痛,漸加昏暗。
【製法】上為末。
【用法】每服1錢,以水1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
【附註】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防風湯”。《眼科全書》有熟地黃、麥門冬。
相關詞條
-
黃芪洋參絲瓜湯
絲瓜切成小塊或小片,加入黃芪,西洋參及清水300毫升,煎煮20分鐘左右。
配方 功效 用法 黃芪 西洋參 -
黃芪赤風湯
黃芪赤風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醫林改錯》卷下。具有大補元氣,活血化瘀之功效。主治癱腿,諸瘡諸病,或因病虛弱。
組成 用法用量 功用 主治 文獻摘要 -
黃芪桂枝五物湯
本方主治血痹亦可治療風痹。適當加減可治療肩周炎、末梢神經炎、坐骨神經痛、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風后遺症等疾患。有報導以本方加牛膝、紅花、木瓜和天麻等治療末梢...
出處 功效 藥物組成 藥方用法 主治 -
竹葉黃芪湯
竹葉黃芪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聖濟總錄》卷一三一。具有養陰清熱,益氣生津之功效。主治①癰疽發背(有頭疽);②一切惡瘡(諸般疔腫),陰虛熱盛或氣陰兩傷,症...
組成 用法用量 功用 主治 方義 -
防己黃芪湯
防己黃芪湯,中醫方劑名。為祛濕劑,具有益氣祛風,健脾利水之功效。主治表虛不固之風水或風濕證。汗出惡風,身重微腫,或肢節疼痛,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脈浮。臨...
歌訣 組成 用量 用法 功用 -
妙用當歸治百病
《本草妙用系列叢書:妙用當歸治百病》內容簡介:歷代醫家把當歸視為補血活血佳品,素有“血家百病此方通”之稱。因其補血養血之功,被譽為補血第一要藥,適用於心...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序言 -
防已黃芪湯
防已黃芪湯,來源於漢代著作《金匱要略》,由防己、黃芪、白朮、甘草等組成,適用於小便不利,氣虛水腫,氣短心悸,食少便清。
制方原理 方劑簡介 使用方法 -
妙用芍藥治百病
《本草妙用系列叢書:妙用芍藥治百病》內容簡介:芍藥是一味常用中藥。《本草綱目》中講:芍藥有安脾經、治腹痛、收胃氣、止瀉痢、和血脈、固腠理六大功效。《本草...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序言 -
黃芪
黃芪,又名綿芪。主根肥厚,木質,常分枝,灰白色。莖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細棱,被白色柔毛。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產於內蒙古、山西、甘肅、黑龍江等...
形態特徵 生長環境 入藥部位 性味歸經 用法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