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大毛蟲

油茶大毛蟲

油茶大毛蟲(拉丁名:LebedanobilissinicaLajonquiere)為鱗翅目、枯葉蛾科、茶枯葉蛾屬動物。分布於湖南、江西、浙江、安徽、廣西、雲南、四川、福建、台灣。在我國南部地區每年發生一代,以卵越冬。是主要油茶害蟲。

基本信息

概述

 油茶大毛蟲 油茶大毛蟲

油茶毛蟲(EuproctisconspersaButler)屬鱗翅目、毒蛾科,俗名茶毛蟲、毒毛蟲、吊絲蟲、扒葉蟲等,是湖南省主要油茶害蟲。1952年在會同、黔陽、懷化、漵浦、辰谿、沅陵及芷江等縣為害,面積達8萬餘畝,1958年發生40萬畝以上。據漵浦思蒙鄉民眾反映,早在40年前已有此蟲為害。嚴重地影響油茶生產。幼蟲及脫皮均有毒毛,觸人皮膚,便紅腫,發生肉疣,痛癢難受。凡發生此蟲的林地,農民收摘茶果時,常中毒害。

形態特徵

成蟲形態特徵:翅展:雌112~142mm,雄92~108mm,體翅淺褐至深褐色,觸角黃色,前翅呈4條淺色橫線分成寬橫帶,第1條橫帶色淺,中間橫帶色深,中室端小白點緊靠橫線外側。外緣區呈深色斑,后角區呈2枚長圓形斑上下排列。後翅外緣區色淺,中間呈2枚淺色弧形線。

危害

為害期

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

為害部位

樹葉

為害特點

蟲老熟後多在油茶樹葉和松樹針葉叢中結繭化蛹,也有在灌叢中結繭的。繭黃褐色,上附有較粗的毒毛,繭面有不規則的網狀孔。

綜防措施

1、林業技術防治:加強經營管理,隔年進行墾復,補植稀疏殘林並施肥,適當疏伐和修剪密度過大的林地,清除油茶林中的馬尾松,以抑制油茶枯葉蛾發生。

2、生物防治:用5x108多角體/ml油茶枯葉蛾NPV噴殺油茶枯葉蛾3~4齡幼蟲。

3、人工採摘:冬季和早春人工採摘卵塊。發生整齊,且以卵塊越冬,長達5個月左右,最好在3底4月初,摘後集中燒毀。采前在手上塗一些肥皂水,可防毒毛。

4、結合墾復滅蛹:若把蛹埋在3寸深,成蟲便不能羽化出土。因此,可培土7~10厘米,並打實,使土中蛹不能羽化,或燒毀地面枯枝落葉層中蟲蛹。

5、化學防治:3齡前效果更好。用90%敵百蟲或80%敵敵畏1000~2000倍液,或50%殺螟松1500~2000倍進行防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