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榨街道

油榨街道

油榨街道地處南明區城郊結合部,整個轄區呈琵琶形狀.山帽山、梧桐山等十餘座大小山峰分布於轄區東西,最高山峰為山帽山,海拔1281米。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街道一角 街道一角

自然形成的觀音洞、通天洞、叫化洞、無名洞點綴其間,南明河順轄區北端繞界而過。轄區東南至雨高橋、山帽山、湯把關與龍洞堡辦事處毗鄰,南抵貴陽鋼廠後門舒家寨與二戈寨辦事處相接,西至南嶽山與興關路辦事處交界,西北與新華路辦事處接壤,北與西湖路辦事處隔南明區河相望,東北至團坡橋、水口寺與雲關鄉紅岩村相交。由西南往東北,整個轄區呈琵琶形狀。管轄範圍8.28平方公里(與雲關鄉管轄範圍交錯)。設有16個社區居民委員會,住有漢族、苗族、回族、侗族、彝族、黎族、瑤族、白族、水族、壯族和布依族、仡佬族、土家族、蒙古族、朝鮮族16個民族的居民。轄區總戶數(包括流動人口)26561戶,總人數77001人。現管轄路、街、巷22條,主要道路有解放路、市南路、青年路、油榨街、寶山南路、嘉潤路、富源北路、粑粑街、東新區路、南嶽路等,其中嘉潤路由倒岩路改名,新增機場路1條,轄區內成型居民小區有在水一方、虹橋新村、福樓旺邸、經典時代、幸福家園、錦繡家園、東寶花園、貴鋼團坡橋家屬區、美嘉假日花園、綠景園、城南楓竹苑、騏寶苑等12個小區。

街道發展

研究發展 研究發展

1990年,為加快改變油榨街作為貴陽市城區東南方向入口的形象,市委、市政府將油榨街列入了舊城改造、集資建房的試點,到2002年,油榨街已是一個道路寬廣、樓房林立、市容整潔、商貿繁華的片區。有貴陽市電視大學、貴州省團校2所大專院校,1所公辦中學和2所公辦國小、2所民辦國小;有貴陽鋼廠、省冶金設計院、省地堪設計院、省黃金公司、貴州瀑布(集團)有限公司、省電力調度通信局、省電訊器材公司和市第二人民醫院等20多家國有大中型企事業單位;有各類民營、私營、個體企業和集體企業60餘家。境內的森林公園樹木茂密、環境優美,是貴陽市著名的自然境區。中興商貿城、嘉潤路商城、東方鋼材市場、陽明路花鳥市場的搬遷創造了更好的融資環境。 轄區內有528多家企業、2100戶個體經營戶;有鞋料市場、東方鋼材市場、中新建材市場、陽明花鳥市場、紅星美凱龍國際建匯中心五大專業市場;有以市南路為中心的一橫一縱餐飲、洗浴、娛樂一條街,街上蒞臨著劉老四百雞宴、雲天大酒樓、大白鯊漁港、和元海鮮酒樓、大海都酒樓、北京御鋪烤鴨、澳門豆撈海鮮店、麻辣空間、鴻鑫薈萃酒樓、領秀海鮮火鍋、水景南岸浴業、領秀量販KTV;有貴陽市人氣最旺的樓盤,在水一方、經典時代、福樓旺邸、幸福家園、美佳假日花園等樓盤;有銷售產值上億元的東方鋼材市場、中新建材市場、紅星美凱龍國際建匯中心;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家,限上商業企業16家。正式宗教活動場所一處:青年路觀音洞尼庵。

社會事業

社區工作 社區工作

目前轄內的16個社區居委會中的10個社區已完成星級社區建設並已購買80-150平方米社區辦公用房,每個社區按書記、主任及民政、綜治、城管委員各1名,計生委員2-4人配置,另聘有低保、社保、巡防、流動人口協管、禁毒人員,各社區工作人員平均12-14人。按照“應保盡保”的原則,我辦事處現有低保保障對象1026戶,2192人。享受低保廉租房補貼129戶,已分配低保廉租房35戶。低收入廉租房補貼61戶。由於我街道人口較多,因而老年人、殘疾人、軍烈屬等也占據了較大的比例:我轄區現共有60歲以上的老年人10020人,占轄區總人數13.5%,按照國際標準已進入老齡化階段。共有殘疾人784人,其中一、二級殘疾人(重殘)277人,已納入低保保障範圍65人,各社區均配備殘疾人專職委員1名,由殘疾人擔任。優撫對象軍烈屬、因公犧牲、老復員、病故、參戰退役人員共215人,其中享受辦事處每月發放定期定量補助對象11人,參戰退役無正式工作人員41人。城鄉統籌就業501人,完成目標任務的54%;新增就業崗位498個,完成目標任務的51%;城鄉統籌培訓115人,完成目標任務的50%;辦理《就業失業登記證》160個。;“零就業”家庭動態為零。;小額貸款貸出2人計16萬元,另2人已上報在審批中。;勞動監察年審78戶;退休人員指紋認證4000餘人;為推進創建國家級創業型城市工作做好“創業帶動就業”的宣傳工作,並為32名小老闆建立了一企一帳的基礎台賬,發放創業獎勵2人8000元、場租補貼6人10800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