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陽村[浙江省麗水市縉雲縣新建鎮下轄村]

河陽村是有著千年歷史的古村落,至今保存著明清古民居1500多間,古祠堂15個,古廟宇6個,古石橋1座,流傳著堪稱一絕的古文化“河陽剪紙”。

歷史

河陽距縉雲縣城不遠,是個千年古村。公元932年,原吳越國掌書記朱清源兄弟倆為避唐末五季之亂,攜帶家眷,寄籍這一方山水。他們耕讀傳家,漸漸繁衍出一個望門大族:在宋紹聖元年(1094)以降的250年裡,前後中了8位進士。這樣的輝煌在中國科舉歷史上不多,就連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也感念祖先的榮耀,賜了一對“石稀罕”,並特賜一塊“八士門”牌匾,褒獎勤耕苦讀的河陽人。

皇恩浩蕩。聰明的河陽人把這塊牌匾高高地嵌在村口的牌坊中。來到河陽,進門入村,一腳跨越千年,迎面就是一條古色古香的“八士門街”。“不入八士門,不算河陽人”。“八士門街”不寬,卻承載了河陽人所有的喜怒哀樂,既是村里婚喪嫁娶、走親訪友的必經之地,也是村民談天說地、胡吹神侃的最佳場所。有趣的是,皇帝的恩典並沒有給河陽人帶來鴻運,“八士門”再也沒有升格成“九士門”、“十士門”,頗有些“月滿則虧,水滿則溢”的意味。不過,勤勉的河陽人還是守住了祖先遺下的1500多間古民居,讓人依稀看見當年的輝煌。

簡介

地理位置

河陽村位於浙江省 麗水市縉雲縣,地處於甌婺台要衝,距金溫高速公路出口6公里。全村現有農戶956戶,農業人口3021人,土地總面積6500畝,其中耕地1460畝。歷代以來,由於交通阻塞,經濟相對滯後,一向以農耕為主。

環境風景

古村河陽 古村河陽

河陽村不僅山環水繞,風景秀麗,而且保存了一 大片錯落有致的明清時期古建築民居。舊時,先賢一向崇尚"耕讀"。歷代出過不少狀元、進士。剛進村門,就能見到所謂"八進士門"。相傳,此門是前人為紀念村里宋、元時期一連出了"八名進士"而修的,年代竟可推溯到元末。門前的無頭石獸名叫“稀罕”,乃是當年明太祖朱元璋御賜。近年來,當地開發了"古民居觀光業",到村里來遊覽的人日漸增多,有不少人專程從上海、杭州、溫州等地趕來的。2005年接待遊客9300多人,2006年1-9月突破了10000人。

概況

歷史

河陽村於2000年被批准為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區,並被中國美院、浙江工商大學等十餘家院校定點為寫生試驗基地。

現今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河陽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05年全村農業經濟收入450萬元,二、三產業及外出勞務收入1700餘萬元,村集體收入達58.3萬元。據抽樣調查統計,農民人均純收入5585元。全村有各類汽車30餘輛、機車近500輛。道路、路燈、供排水等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方便、安全、保障功能進一步加強。

河陽村文化娛樂生活豐富多彩,建有舞龍隊、腰鼓隊、老年活動隊、健身球隊等,其中村老人協會先後六次獲先進榮譽。該村先後獲得麗水市新農村建設示範村、衛生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建築

八士門街

“八士門街”是河陽村的中軸線。街兩旁的店面雖然外貌簡樸,卻是清一色的排門式,一家挨著一家,各自經營著餛飩、拉麵、烤紅薯等等。一路走過,那這濃濃的香味便會喚醒舌尖的味蕾。特別是那燒餅,油而不膩、皮薄餡多、鹹淡適中、香味撲鼻,是縉雲的一大名點。我是縉雲的女婿,每每去丈母家做客,總能嘗到這種來自鄉間的點心,既親切又溫馨。

不過,行走在150餘米長的八士門街,能勾起人們記憶的,遠不止這些可心的小吃。陪同我們參觀的村民叫朱勇華,有“麗水第一導”的美稱。他指著一枚大大的鵝卵石砌成的“銅錢”問:“千年以前,還沒有天氣預報,可朱氏家族卻能用這個“銅錢”預報天氣,你們知道其中的奧妙嗎?”低頭凝視,只見這個“銅錢”缺了一角,那些紋理是用一塊塊磚頭分隔開來的,其它別無異樣。看我們一個個默不作聲,朱勇華不無自豪地說:“磚頭浸過鹽滷水,而鹽水有吸潮作用,若久晴轉陰,空氣中水分增加,地上的這幾條磚道就會潮濕。還有,這個銅錢不完整,缺角的‘銅錢’進門了,寓意‘招財進寶’。”是啊,這是河陽祖先的生活智慧,也是中國文化的縮影:含蓄,委婉。倘若在家門中用鵝卵石拼出“招財進寶”,那就俗了,不會是“八進士”的後裔。

古民居群

河陽古民居群大多為清代中晚期建築,只有少量建於明末清初。民居的院落呈正方形或長方形,主要為前廳後堂式十八間結構,屬四合院格局。圍牆是一式的青磚封火山牆。院落之間以弄相隔。

時光陶洗了生活也撕裂了細節。穿堂過弄,從這幢到那幢,一樣的青瓦白牆,一樣的雕梁花窗,隨處可見樑上的蛛網塵灰和牆上的斑點黯跡,間或還有幾間破敗無人的房子,這兒顯然還沒來得及好好地整修。而那些已開放的古弄堂、十八間、宗祠堂,雖說修整痕跡明顯,但散落的記憶碎片和歷史厚度依稀可辨。走出後院,窄得僅容一人的小巷也奢侈地鋪著卵石,牆根長著薄薄的青苔,斑駁的屋牆記錄著千百年風雨的洗刷。

廉讓之間

“廉讓之間”是河陽建築最精緻、設施最完備的“十八間”。輕輕叩開這千年古宅的木門,仿佛打開了一個已經隔得很久的世界,一種清幽閒適的生活韻味撲面而來──卵石鋪砌的庭院中有一口水井,幽幽的井水映照日月,給整幢古宅平添了幾分靈氣。片片浮雕,絲絲彩繪,濃縮著民風民俗的神韻。廊下、神龕、牛腿上都刻有梅花、牡丹、白鶴、飛鳥等精緻的傳統圖案,窗戶上的方格子木雕細如篩洞,手指不入。尤其是那門楣上的題刻,筆法飄逸,剛勁有力。我們細緻地分辨著前廳、後堂,也到過伙房、豬舍和茅廁。看著奢華的居住條件,忽然之間找到了“八士門”還是“八士門”的原因:安逸的生活容易磨滅人的意志,且不說它的主人如何躊躇滿志,即便是那些幫工也可像牧歸的老牛舒適地臥著反芻白晝的勞累,哪裡還想得到超越?

答樵路

答樵路是河陽古民居的精華。一座座如桅似帆的馬頭牆爭先恐後地述說著古代河陽人的生活細節。一堵牆,就是一個故事,最精彩的莫過於那堵矮矮的“貞潔牆”,其情節如同當下的緋聞,好聽耐看,但因為有一扇扇大門的阻隔,局外人很少能夠知曉。據說,故事主人公的後代如今健在,只怕隔牆有耳,聰明的導遊就此打住,卻把我們的好奇之心說得痒痒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